课堂教学促进互动生成

2022-10-06 15:24:4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堂教学促进互动生成》,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生成,促进,互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课堂教学促进互动生成

作者:葛杭美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4年第1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标中新理念的提出,长期以来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教学需求,它的整个教学程都是按教师的意图展开,即使偏离也会被教师迅速纠正,因此,学生头脑中复制的是教师的思想和语言,这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孕育。这与课标中所倡导数学教学重活动、重合作、重实践,师生互动的教学观念和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作为一名教师,也希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可是,在教学中,这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怎样去培养?这种互动应如何体现?下面这个案例就是我对这个教学方法思考的一个例证。 二、教学设计说明

人教版第四册的找规律一课。本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例如,在生活中,家庭和一些公共场所,如商场、宾馆的室内装修的画面,装饰的瓷砖都是按规律排列的,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然后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三、教学进程 (一)欣赏规律

师:今年小明和小东家都在城里买了一套新房,都装修得很漂亮,星期天小明请小东到他家去玩,来到小明的房间。(显示小明的房间图)

小明:我的房间布置得漂亮吗?你能看出有什么规律吗? 小东:你的房间布置得不错,你也到我家去看看呀!(墙面图) 小明:怎么看上去乱糟糟的,一点规律也没有呀!

小东:这些图形的排列可是有一定规律的哦!同学们能找出它们的规律吗?(先独立思考1分钟,再小组合作讨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课前,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能以最快的速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探索规律(合作交流)

1.师:请同学们在ABCD中任选一个位置来观察墙面上的图形,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察结果,再推选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

AB组同学的规律是:上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向前移一格。(课件展示) CD组同学的规律是:第一竖列的最后一个图形移到最前,其他向后移一格。(课件展示)

斜线组同学的规律是:每一斜行的图形都相同,但数量不同。

(给每个学生一张同样的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先独立思考,到学生有交流欲望时再合作。这时,因为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基础,所以在合作交流时学生的各种见解就能应运而生。同时,在小组同学的讨论、探索、验证和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新的灵感,获得新的知识。在合作交流中,需要学生用语言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得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及严密性得到发展与提高。)

2.师:你们发现的规律都对,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规律也不相同。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叫做循环排列规律。(揭题)

3.师:下面我们就请电脑老师用慢镜头来展示一下,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从哪些角度观察才能发现这种现象?规律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电脑或多媒体演示)

4.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能发现更多更美的规律。

(图形与变换这块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身就具有抽象性,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块内容中,我运用了课件,使学生对整个变化过程有了一定的理解。并初步形成图形与变换的简单初步空间观念。) (三)拓展规律

1.师:小东的妈妈听说小东的同学来了,很热情,把小明请到客厅,拿出许多水果来招待小客人。同学们想一想,他妈妈会把这四行怎么放?为什么?第五横行又会怎么放呢?为什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

2.师:吃了水果,小明又来到小东的书房,发现书架上的玩具放得挺有趣的,猜猜看,他又会发现什么?

3.师:小明从小东家回来,他很想对大家说一说他的感受,你猜一猜他会说些什么呀? 4.师:刚才这些物品都挺有意思的,那假如用这些符号来代替物品,你能发现什么吗? ☆△○ ○□☆△ ○□ ☆☆○ ○□☆☆ ○□

(本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利于学生展开学习活动,促进独立思考以及在小组中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这些形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这种规律,体会规律的多样性。) (四)创造规律

1.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下面大家就用小白纸和各种贴片画,自己设计一块有循环规律的漂亮小手帕,好吗?待会老师还要挑选几幅,在展示台上展示同学们的美妙作品哦!

2.师:请×××上来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效果:学生创作出许多美丽、富有多种规律的手帕。)

3.师:请同学们相互欣赏对方的作品。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通过完成后学生之间作品的交流欣赏,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提高,发现了数学中也有美,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评价,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起自信心。) (五)自我评价

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能对自己做一些客观的评价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世界是美好的,大家要用眼睛去欣赏美,要用大脑去发现美,要用双手去创造美。老师相信每一个小朋友都是美的天使,我们的明天会更美。

(让学生自己去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得以提高。最后,老师用语言点拨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欣赏世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四、反思和体会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而是通过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在这节课中,第一步是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墙壁,学生被这些生动、形象的图形所吸引,使学生的参与性很快得到提高。

第二步就是让学生讨论这个墙壁的规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表现出强烈的主动说的需求,改变了长期以来教学的被动,强调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对于同学提出的观点,学生敢于去反驳、敢于去纠正。在交流互动中,学生所表达的语言不断地在被纠正、完善,一开始学生说:圆形从第一个到了第四个,菱形从第二个到了第一个,三角形从第三个到了第二个,五角星从第四个到了第三个。因为语言太复杂,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这时又有学生说:把第一个图形移到了最后一个。”“其他图形向前走了一格。”“其他图形的顺序是不变的。”……通过学生相互补充和说明,使整个规律的语言最后得到精炼又严密的概括。在这样的辨析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到加强,语言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个规律,体会数学的多样性和有序性。

第三步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创作规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学生根据学过的和生活中的规律,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思维,摆出一块块美丽的图案。通过互相欣赏手帕,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提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既对新知识进行了运用,又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唐静芳.让知识在数学课堂互动中生成[J].教育科研论坛,201204.

[2]田通明,苏晓丽.数学课堂互动学习的组织过程及规律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310. 编辑 王梦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466df5424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