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

2023-01-14 07:26: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欢迎阅读!
祖国,需要,地方
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

他是解放后哈工大第一位华人专业教师,他带动了哈工大土木系的成长;他把一切的功劳都归结为同事的努力、领导的决策;在哈工大工作40余年中,他在不同岗位上挥洒着汗水、贡献着力量。他就是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陈雨波教授。少年壮志思报国陈雨波1922年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1941年考上了西南联大。回忆起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生涯,他说:当时没有正规的学生宿舍,我们住草棚,30多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但是就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培养出了很多杰出的人才。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求学时高我一届,是我的师兄。

西南联大学术氛围活跃、政治氛围自由,在当时国统区是有名的民主堡垒。在当时动荡不堪的政治局势下,社会学家费孝通、民主战士闻一多等很多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都到西南联大作演讲,每次陈雨波都会去听。他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受到当时在复旦大学就读的哥哥影响,很早接触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在西南联大时,闻一多先生是我们文法学科的老师。在他的影响下,我报效祖国的志向更加坚定了。陈雨波教授一直在用行动表达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求学期间,他参加了西南联大的学生自治会,和爱国学子一起上街游行,呼吁民主和自由。1945年他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到国民政府战时运输管理局第一公工程总队做了一名技术人员,为抗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体,陈雨波到清华大学任助教。四十载耕耘结硕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哈工大主要由苏联专家执教,所有的理工科都是俄语教学为了培养中国自己的师资队伍,时任校长冯仲云委托钱三强教授在清华大学招聘20名清华教师到哈工大任职。陈雨波应征来到哈工大任教,成为哈工大第一位华人专业教师,直到1991年离休。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原院长沈世钊院士用勤勤恳恳,踏踏实实”8个字来形容陈雨波的工作风格

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哈工大,陈雨波说:我大学时学过俄文,所以很有信心能把工作好。而且我一直对共产主义、对苏联革命充满向往。怀着这样的想法,我决定要到哈工大工作和学习,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

由于有一定的俄语基础,再加上有俄语语言环境的陶冶,到哈工大不久陈雨波就可以用俄文给学生讲课、在会议上给苏联专家做翻译了。1951年,陈雨波参加南下招聘团到南方为哈工大招募学生,闻名学术界的八百壮士中很多人都是在这次招募中走进哈工大的,中包括黄文虎院士等。1954年,年仅33岁的陈雨波出任教务长助理,主持教务工作 1959年哈尔滨土木建筑系从哈工大分离出去,独立建校,扩建成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陈雨波出任哈建工教务处长,1982年他出任哈建工院长。在任哈建工院长期间,陈雨波及其夫人赵晖女士为哈建工争取到了360万美元的世界银行贷款,对哈建工的发展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学校更好地发展,陈雨波与其他校领导商议决定建设哈建工新校区,这一想法得到了哈尔滨市政府的支持,市政府将原哈航校机场用地划拨给哈建工。但由于种种原因,

1




新校区的工作迟迟不能动工,一拖就是3年。为了让哈建工新区能够正常建设,陈雨波和其他校领导一起日夜值守建筑工地,同时派人与哈航校进行协商。经过多方努力,哈建工新区建设终于动工,建成了现在的哈工大二校区。

为了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陈雨波带领哈建工与黑龙江省建委协商实行委托办学。建工帮助黑龙江省建委培养人才,同时收取相应培养费用,既解决了当时黑龙江省建筑界技术人员奇缺的问题,同时又解决了学校的建设资金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陈雨波还为哈建工争取到了一类本科招生资格,为学校的生源质量、科研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建工与哈工大合并,哈工大工民建专业的大跨空间、高层建筑等领域在国内能够极负盛誉,与陈雨波所作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在谈到哈工大工民建专业的成就时,陈雨波骄傲地说:不管我走到哪儿,和别人谈起哈建工的学生时,人家总会说:哈建工和哈工大工民建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是顶呱呱的。‟”

工作中,哪里需要陈雨波,他就到哪里去,毫无怨言。在学术和科研上,陈雨波没有因为日常工作而丝毫懈怠。主持建设的哈工大机械楼是哈尔滨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在该楼设计中,陈雨波带领团队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在国内首次将新的钢筋混凝土加固砖石结构的理论应用设计中,这项理论应用比旧的设计理论节约钢筋10~20%。甘为他人嫁衣

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89岁高龄的陈雨波教授始终面带微笑。尽管离开工作岗位十几年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对哈工大的深深热爱。当年李昌校长曾说我的一些教学方式不够创新,给了我很多建议,让我继续不断尝试改进并寻求发展。我希望今后的哈工大老师、学子也要发扬这种精神,不要盲目学习、照搬别人的经验,要学会创新。他把一生的心血都投入到哈工大工民建专业和哈建工的建设和发展中去,始终无怨无悔。我从事的是钢结构研究,这个专业前景是很好的。没能更加深入地研究专业业务,我有些遗憾。但是,能让哈建工发展起来,让工民建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上有极好的评价,我觉得是值得的。 从陈雨波教授住所的窗户往外看,是哈工大校园全景。这个校园里的学生,都知道百壮士的故事,都知道哈工大在八百壮士的奋斗中崛起,却很少有人去追问八百壮士中每个人所作的贡献。陈雨波教授说:我在哈工大做的工作总结起来可以用为他人作嫁这个词来形容。哈工大有很多像李昌校长所说那样的无名英雄,我算是其中一名吧。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43e0fd3960590c69ec3768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