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高中语文10酬赠诗四首课时训练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欢迎阅读!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唐诗
酬赠诗四首
一、夯基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还君明珠双泪垂, 。 (张籍《节妇吟》)
(2) ,散上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3)山水万重书断绝, 。 (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答案(1)何不相逢未嫁时 (2)若为化得身千亿 (3)念君怜我梦相闻
2.与白居易齐名,合称“元白”的唐代诗人是 。“唐宋八大家”中唐代文学家有两位,一位是韩愈,另一位是 。 答案张籍 元稹 柳宗元 二、延伸阅读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①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②,海天愁思③正茫茫。
惊风乱飐④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⑤墙。 岭树重遮⑥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⑦。 共来⑧百越文身地⑨,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漳汀封连:分别为今福建的漳州市、长汀县和广东的封开县、连县,唐代为偏远地区。②接大荒:远望荒僻遥远地方。③海天愁思:愁思如海深天阔。④飐:吹动。⑤薜荔:一种缘墙牵藤常绿蔓生的香草。⑥重遮:层层遮蔽。⑦九回肠:曲结的愁肠。⑧共来:与作者一道贬到南方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⑨百越文身地:少数民族地区。
(1)这首政治抒情诗通过登楼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参照答案抒发了诗人被贬后的一腔忧郁难言的苦闷心情,也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对政敌的长期无情迫害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和愤怒的谴责。
解析政治抒情诗的创作大多与时代和作者的经历、政治态度密不可分,又因为这首诗是寄给朋友的,含思友之情是一定的。
(2)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原诗作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参照答案①颔联写楼前的近景,既真切,又细致;颈联写山重水曲的远景,想象丰富,一俯一仰,视野各异,上实下虚,情景交融,色彩强烈。②这两联景中寓情,抒发了无穷的愁思。诗的第三句,诗人抓住最能引起人们想象、蕴藏量最大、最有社会意义、最有意趣的片刻,将其凸现在读者的面前,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解析“诗中有画”是中间两联的特色,可从画面构图切入分析;而景中寓情自不待言;“愁”是诗眼,解答这首诗的任何一个思想内容的问题,都离不开这个“愁”字。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第(1)~(3)题。(导学号) 峡口送友人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 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是通过哪个意象表现出来的? 参照答案暮春。飞花。 解析很明显,《峡口送友人》的中心意象在第一句“峡口花飞欲尽春”中,“花飞”描写了花朵纷纷飘落的景象,一个“尽”字点明春天将结束,即暮春。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参照答案思念故乡之情。
解析第一首“来时万里同为客”句,第二首“自缘身是忆归人”句,分别用一个“客”字和一个“归”字,都点出作者身在异乡、盼望回归故乡的游子身份,表达了思乡之情。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①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以哀景写哀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情。
②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对一首诗的理解、诠释,见仁见智,不必强求一致。但须在情在理,避曲说,不臆断。 三、语言运用
5.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三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参照答案“爱心大巴”遭怀疑,大学生不信任感拷问学校教育,折射社会现状。 解析答案应包括两个方面:新闻内容要点和从中反映的问题实质。
6.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请依照示例,写出你对下面的俗语或名句的不同看法。(三句中任选两句) 【示例】酒香不怕巷子深。
另一种看法:深巷中的酒香,谁能闻得到?好酒也需要包装和宣传。在信息时代,我们不能消极等待一个偶然过客的发现。 (1)东施效颦。 另一种看法: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另一种看法:
(3)严师出高徒。 另一种看法:
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参考答案(1)“东施”为何不可以“效颦”?多参照、多比较才能发现问题、改善问题,才能不断进步。
(2)如果是不动脑筋地读,读的遍数再多,终究还是浮在表面;而对那些浅显的文章,又何须读上百遍?
(3)严而有道之师方为真正的“严师”,自主好学之徒方为真正的“高徒”,唯有这样,才能真的做到“严师出高徒”。
解析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看法,句式表述尽量和示例相同。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3a1b170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