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桩基事故及补强加固措施》,欢迎阅读!
桩基事故分析及补强加固措施
【摘要】桩基础在工程建设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数量伴随着工程数量的增加还在持续的增加,在桩基础应用日益广泛的同时,由于地下施工不可预见因素较多,也经常出现一些桩基事故,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需对其进行进加固处理。文章结合某工程实例就桩基事故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补强加固处理措施。
一、工程概况与地质概况
某住宅楼平面形状为凹字形,总建筑面积6000m2,长48.6m,宽30m,为7层框架填充墙结构,总高23.8m,最大柱距6m,底层柱最大轴力为2800kN,桩基为混凝土承台—沉管灌注桩基础。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现场踏勘可知该工程场地原始地貌属海湾漫滩,后为低洼水塘,是新近回填而成,地势较为平坦,相对高差约0.30m。经钻孔揭露,场地内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出现有:素填土、淤泥、粘土、砾砂、残积粘性土。对拟建场地各土层进行分析,认为素填土层未完成自重固结作用,淤泥层呈流—软塑状,属高压缩性土,粘土、砾砂普通层薄,均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残积粘性土标贯击数标准值为18.3击,力学性能好,是该建筑地基理想的持力层,故建议桩端座落于残积粘性土上。
二、工程桩的设计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施工单位的技术和具有的机械设备,将该住宅楼基础设计为混凝土承台—沉管灌注桩基础。灌注桩的桩端置于残积粘性
土上,设计桩径为48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桩身纵向钢筋6Φ14、螺旋箍筋Φ6@150,两端设212加劲箍。桩中心距为1500mm,桩长28m—34m,要求桩端进入残积粘性土不少于1000mm或最后2阵每10击贯入度小于20mm要求单桩承载力R≥420kN。
由于该工程场地淤泥层较厚和水位较高等不良地质情况,为保证桩身混凝土质量,在桩基图纸设计说明中和技术交底时,特别提出了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跳打、复打、控制拔管速度、控制混凝土充盈系数等各项技术措施。
三、工程桩检测情况
该住宅楼工程桩234根,根据规范要求随机抽取6根桩(桩号:4号、48号、96号、143号、175号、233号)进行静载试验,试验方法为慢速维持荷载法,试桩结果6根桩只有4号、233号桩达到承载力设计值,而其余4根桩均未达到设计值,且96号桩仅达到设计值的28%。为了确保桩基承载力可靠及建筑物的安全,有关单位决定再抽2根桩(桩号:89号、108号)进行静载试验,结果89号桩的单桩承载力达到设计值,而108号桩未达到设计值。为了进一步检测工程桩基质量,又抽取29根桩进行桩身完整检测,其检测结果亦不够不理想。无损检测的工程桩占总桩数234根桩的12.4%,桩身完整的一类桩没有,桩身基本完整的二类桩24根,占抽测桩数的82.8%,桩身局部破坏的三类桩5根,占抽测桩数的17.2%。
四、事故原因分析
从静载试验和无损检测结果看,该工程桩出现了严重的质量事故,
为查明原因,除了解现场施工情况和翻阅施工打桩记录外,在离桩身周边附近进行补钻勘察,发现产生该住宅楼桩基工程质量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原地质勘察报告反映的资料不够准确,桩端持力层层顶标高相差较大,施工单位未能及时调整桩机设备,导致施工桩长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进入桩端持力层,这是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②施工单位没有充分理解设计人员要求跳打的意图,图省事、方便而没有进行跳打,是产生四类桩(桩身结构破坏,断桩)的主要原因;③施工单位没有采取严格控制拔管速率、混凝土充盈系数等措施,特别是在土层交界处没有控制好拔管速率导致部分桩身缩颈;④地下水位高、丰富,砾砂层为含水层,属空隙承压水,导致该场地水压高,孔隙水压力不易消散。
五、静压桩技术补强加固 (一)补强加固方案的确定
从该住宅楼桩基静载试验和无损检测资料、以及打桩施工记录反映的情况和勘察补勘的资料,可判断大部分桩的桩端并没有进入设计要求的地基持力层,但桩身完整性问题不大。质监站的监督意见书认为该住宅楼桩基工程不合格,要么报废,要么补强加固。根据静载试验,有部分工程桩单桩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但大部分桩承载力低于设计承载值,并且承载力相差悬殊。如果对该住楼桩基工程进行加桩,必须检测234根原工程桩的单根承载力,否则,无法确定各桩承台下应加多少根桩,况且受桩的最小中心距和场地限制,全面补加桩是不可取的方案。应用静压桩技术,通过对原灌注桩桩顶进行处理,使其
符合静压桩条件,通过静压,使每根桩进入残积粘性土层,满足单桩承载力要求,达到对原灌注桩补强加固的目的。
(二)压桩施工要点
(1)补强加固后,单桩承载力必须达到420kN。由于原灌注桩施工已数月,桩周土体固结较牢等实际情况,经同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并组织专家审查,对原桩施加启动压力值取1000kN,加压后若桩产生松动且下沉0.2—0.3m时,则改用840kN压力值压桩至终止深度,并以840kN压力重复两次,间隙时为2—10分钟,若桩体无下沉后则认为被施压桩承载力达到设计值;如若以1000kN压力施压3次,原桩仍稳定不沉降者,则认为此桩已达到设计承载力。
(2)沉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保持桩处于轴心受压状态,如有偏移应及时调正,以免发生桩顶破碎和断桩质量事故;接桩施工中,应保持上、下节桩的轴线一致,并尽可能缩短接桩时间;测力仪器应注意保养、检修和计量标定,以减小检测误差;施工中应随着桩的下沉认真做好检测记录,保持压桩机垂直压桩。
(3)每根单桩处理完毕后,立即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复检,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六、压桩加固效果
该住宅楼沉管灌注桩应用静压桩技术补强加固后,原灌注桩桩端均进入设计要求的持力层,单桩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通过静压桩的压力值记录,所取得的桩的单桩承载力数据比随机抽检试验资料更全
面、更直观、更可靠。从压桩记录可了解到各桩施压时有不同程度的下沉(0.2m—1.5m)。所有桩在840kN压力作用下,最终达到稳定不沉降,原桩身完整性未受到明显破坏,原灌注桩达到了补强加固的目的,且施工时间短,加固费用低,在桩基补强加固中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磊.浅谈桩基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J].科技展望,2014,11
[2]张赛花.桩基事故分析及补强加固措施[J].山西建筑,2014,32
[3]吴明,彭建兵,王淑贤,孟舒然,臧明东.某高层建筑桩基事故分析与加固处理措施研究[J].施工技术,2014,1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32ca666f4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