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BBC为什么要拍杜甫—— 纪录片《杜甫. 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观后感》,欢迎阅读!
2020年4月6日,全球新冠病毒肆虐时,BBC推出了一部关于诗歌的纪录片《杜甫. 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轰动了居家抗疫的世界人民。这部纪录片的主角是我们熟知的诗圣杜甫,你一定会好奇,为什么BBC要拍杜甫?
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唐代有两位大诗人,一位是诗仙李白,一位是诗圣杜甫,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圣?万人曰杰,万杰曰圣,意思是说,一万个人中优秀的那个人才叫杰,万杰中那个最优秀的人才能叫圣,那么圣人就是站在金字塔顶端,在某个领域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极致的人,杜甫就是这样一个诗人。
先说杜甫的诗。往前看,杜甫的诗汇集了以前一切诗人的精华,它成了超越前人诗的最高峰。往后看,杜甫以后的诗人几乎都受了杜甫的影响,将杜甫当成导师,也是开启后代诗人的最高峰,他是被人模仿最多的诗人,无数文人墨客从他的一平一仄中,体验到了格律诗歌的艺术之美。
有人说,如果从唐诗的大厦中抽出李白和杜甫的诗,那么这个大厦会倒塌。的确,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是盛唐气象孕育的果实,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是从诗歌开始到盛唐时期,用一千年的时光苦苦酿出的果实。打个比方,李白如天上的白云,自在潇洒,杜甫则如地上的一棵树,它的根伸进泥土里,牢牢地抓住大地。
尼采说: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杜甫的一生可谓越走越暗,年轻时的他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由于奸臣李林甫嫉妒人才,这一届高考的考生几乎全部落榜,杜甫的才华就这样被埋没了,你说杜甫运气差不差! 好不容易有给皇帝呈诗的机会,当了个小官,却逢安史之乱的爆发,他被俘了,因为是个小官,也没人拿他当回事,他偷偷逃了出来,投奔即位的唐肃宗。皇帝感念他忠心耿耿,给他封了个闲官职,杜甫在官场为人正直,不善世故,也不会圆滑,从不有意讨好谁,惹的皇帝不开心,遭贬官。杜甫的薪水也养不活家人,于是他愤而辞职,一家人为生活东奔西走,他的后半生颠沛流离,最后死在一条通往岳阳的小船上。这条漂泊的小船,竟成了这位大诗人最后的归宿。
这就是杜甫的一生,平凡得如一粒尘埃,毫不出彩。困顿得如一条崎岖的小路,坎坷不平。杜甫没有李白那么幸运,没能赶上一个好时代,安史之乱的爆发,如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杜甫和每一个人的身上。这样的历史时代,使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尝尽种种生活的艰辛,从个人生活来说,这实在是大不幸的事情,然而这种大不幸却成为杜甫艺术生命的大幸。
在诗人如群星闪耀的唐代,杜甫的才华没有被别人发现。盛唐的诗,浪漫洒脱,而杜甫创作的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与盛唐气象格格不入。他的笔下没有粉饰的美景,只有展开在大地上的苦难民众的群雕: 无奈的壮丁,呼号的老妇,衣衫褴褛的难民,无家可归的儿童......
杜甫为人民写诗,他是人民的诗人,但他不仅仅是一个诗人,也是国家道德良知的守护者,他的灵魂与作品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诗仿佛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你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社会就是这么不公,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你听!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算鸟语花香,也不能让残破的国家起死回生。你想!“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是怎样凄凉无助的晚景!
读杜甫的诗,似乎提前预习了人一生的苦难。人在年轻时爱读李白,人老了,渐渐地明白了生活的艰难,于是杜甫的诗就走进了你的心里,每个字都是你心中
说不出的心酸,他用沉郁顿挫的节奏轻轻敲打你的心扉,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仿佛隔着时空在为你疗伤。
明明杜甫比李白小十多岁,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李白似乎从来未曾老去,杜甫从来未曾年轻,他的眼神总是那样凄凉,他的面容总是那么沧桑,他的诗句总是那么沉重。
杜甫的诗在苦难中浸泡,散发着苦涩的味道,与意气风发的盛唐好像极不搭调,一位伟大的诗人就这样埋没在唐诗的土地上,直到杜甫去世四十多年以后,才被诗人元稹发现。元稹读了杜甫的诗,惊叹不已,称杜甫为孔子一样的圣人,称杜甫的诗为最好的诗,是集大成的作品。杜甫就好像卞和手中的那块和氏璧,世人拂开尘世的浮烟,才惊觉,原来这是一块堪称极品的宝玉,即使落在尘埃里,它总有发光的那一刻,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块玉愈发散发它的光彩。
杜甫个人是不幸的,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是一座大山,个人的困顿,国家的衰落,把杜甫推向一个黑暗且薄情的世界里,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一个薄情的世界里,他深情地爱着这世界上的一切。
他爱自己的理想,他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也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美好愿望。
他爱自己的家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战乱中,他时刻牵挂着家人。
他爱自己的家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颠沛流离的逃难路上,家乡是他温暖的牵挂。
他爱自己的偶像,与李白一别,他足足念了几十年。春天忆李白,冬日忆李白,做梦忆李白。为了李白,他可以与全世界为敌,这是怎样的友情?纵使李白只是把杜甫当作生命中的过客,而杜甫却将李白当做自己的生命去爱惜。
他爱自己的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客人到了,他是那么真诚,那么高兴: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他爱心中的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用史诗般的语言为心中的英雄歌唱。
他爱自己的诗,一生用生命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爱自己的工作,值个夜班,他一夜无眠: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虽是个小官,他比谁都勤政用心,明明是吃地沟油的命,却操着中南海的心。
他爱自己的祖国,面对残破的长安,他心如刀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他“漫卷诗书喜欲狂”,他与祖国同悲喜,是那样的真切。
他爱自己的人民。一场春天的及时雨,让他喜出望外,看到丰收的希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他住在破败不堪的茅屋里,却真诚地盼望天下穷人有一座遮风挡雨的房子: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怎样悲天悯人的情怀?
杜甫的诗,让我们感受到杜甫从内到外散发着的儒家君子的光彩,将自己的悲愤化为关爱别人的力量,即使穷,也要兼济天下。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爱着,尽力温暖着别人,就像他笔下的那场春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大唐浪漫,但离我们很远,2020,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却离我们很近很近,我们是如此近距离地感受着灾难带给我们的焦灼与痛苦,我们需要安慰,我们也需要力量,这恐怕就是BBC拍摄纪录片《杜甫》的原因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2caee9e19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