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贫穷定律读后感

2022-12-06 02:23: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万小时贫穷定律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定律,贫穷,小时
一万小时贫穷定律读后感



你在职场或者创业中面对的,绝对不是几个单一的问题,不是只要专注认真就够了,而是要面对不同阶段零散的各种问题的集合。

职场或者商界不是简单的角力场,而是一个生态系统,你要有能力驾驭各种因素,所以,你要掌握很多套路,形成你的立体视觉

为此,我更看重“500小时方法论,即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实用套路,只需要500小时,然后,积累一万小时,应对各种细节问题的各种套路,立体构造一个应对一个市场、一类客户的方法论体系。

比如,我最近在尝试几个新业务,我不会一次性投入很多人力、很多资源,而是一个新业务只投入35个人。

给半年时间,这样可以小规模试错,如果没有找到可靠的实用方法论体系就迅速调整方向再测试。

这样不断循环,探索应对各种细节问题的具体套路,直到服务得到检验和认可,才跟进资源扩大市场

这个世界很多人,匆匆忙忙,勤奋工作。别说休息,可能连吃饭上厕所都要挤出时间来。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只要企业不倒闭,他们不会换工作。可是一万小时定律在他们身上,并不起作用。恰恰相反,他们越忙越穷,越勤奋,越把自己的技能缩窄在一个跑道上。

一万小时定律不仅没让他们成为专家,成为赢家,反而紧紧束缚他们,甚至成为了一万小时死亡定律

为什么会这样?

美国一学者,名校博士毕业后,没有去华尔街当金融高管,也没有去大公司拿高薪,而是去了贫民窟。她研究的课题是:为什么陷入贫困状态的人很难脱贫。

女学者隐瞒自己名校博士的身份,潜入贫民窟,像他们一样生活工作。她详细记录了每天的生活,大同小异。

每天早上不到5点就要起床,由于时间紧,早餐只能匆匆吃点面包。工厂制度严格,不允许员工随便离开岗位。因为是流水线式操作,所以连上厕所必须申报上司请假批准才能去。


时薪很低,必须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才能拿到保证基本温饱的工资,如果想要体面一点,需要工作更长时间。一天24小时,一大半都在固定的工位上度过。 午饭和晚饭都是吃快餐,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

终于下班了,累,精力早已经消磨殆尽。睡觉之前会有几个小时的娱乐时间,为了纾解一天的困乏,酒吧、夜总会、歌舞厅、都挤满了人。

大概会在11点到12点之间喝得醉醺醺地回来,睡觉。

这就是贫民窟生活着的穷人日常的生活,以最廉价的劳动力获取报酬,每天工作超10个小时,下班后的娱乐活动往往也是简单的感官刺激。经济学家将这种生活状态称之为贫穷的死循环

英国名著《1984》的作者乔治·奥威尔,对贫穷有过一个精彩描述——“贫穷的本质是消灭未来。简而言之,就是因为你穷,你才视野狭窄、格局狭小,只顾得上眼皮子底下的事,看不到更广阔的可能性,更长远的未来从他们的精神世界中被拿掉了。所以,无论经历多少个一万小时,都是贫穷的死循环。这就一万小时贫穷定律

一旦陷入贫穷的死循环,时间还有什么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万小时定律的价值逻辑是什么?是破局,是突破任何意义的死循环其实,这种无意义的死循环简直无处不在,而大多数人都是缺乏破局能力的。

那么,如何才能具有靠谱的思维破局能力?有一个办法,构建立体视觉 职场上、创业中,一个人的竞争力并不会随着时间同步增长,就像很多出租车司机,不论开几万小时的车,也不会成为赛车手。

低水平的刻意练习,可以让你的技艺娴熟,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但这就是极限点了。一旦接近这个极限点时间价值是递减的,因为你仍局限在低维度的生存规则里。

法国一名社会学家发现:大部分的社会现象并非线性发展,而是遵循一个类“S曲线的模型。聪明人知道局点和风口在哪里,也能在瓶颈出现之前及时转换跑道。

职场上,经验的积累、人脉的拓展都会给你带来晋升机会,但是你不会年年都有升职机会。创业中,不管是客户沉淀,还是销售增长,也都不是直线上升的。随着时间的变化,都会经历一个“S曲线过程。而这个“S曲线有两个关键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29d77fd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