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差异]试论从本体论到差异论的建构

2023-01-24 09:26: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本体论,差异]试论从本体论到差异论的建构》,欢迎阅读!
本体论,差异,建构
试论从本体论到差异论的建构

引言

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卢曼就指出了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缺陷: 社会学缺少足够的自己的理论,也即缺少出色的感知装置,以至于它发现不了近几十年来跨学科运动中对它的发展具有特定意义的内容和结果,感知不到这些运动在以特殊的方式挑战社会学。他认为,一般来说,一个专业在理论上的封闭性和坚实性与跨专业的开放性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处于一种互相提升的关系中。在他看来,帕森斯的理论就为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范例。作为古典社会学以后唯一的一位社会理论家,帕森斯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方案,借此,他得以接受来自控制论以及其他学科的刺激。

除了理论短缺以外,卢曼认为,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导致社会学走不出固有的思考范式即从人出发进行思考,不能通过接受其他学科研究结果而做出创新。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学与社会的合谋: 社会不停地要求社会学在自己为自己所描绘的图象上添彩加色,也即生产出能够被日常的语言世界所认可的理论; 而出于多种动机,社会学也在试图不停地满足这一要求。这样,通过对社会关心的一些主题如技术、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现象的研究,社会学提出了一些公式用以说明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不利处境,而这一点恰恰能够唤起很多人的同感。但是,卢曼认为,这种理论短缺虽然被热情和人性感所平衡,但这种平衡的后果却是,社会学无法感知来自跨专业运动的刺激,长时期处于驻足不前的状态。

对本体论的认识论的批判与韦伯的观点相似,卢曼认为,只有旧欧洲的传统即古希腊、古罗马和基督教的思想产物促进和陪随过现代社会的产生,并且至今还在影响针对这一社会的期待。但是,他强调,孕育了这一思想传统的社会其独特的沟通方式和分化形式已不再存在,所以,虽然这一传统仍然是欧洲历史流传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但它已显然不合时宜,实际上在不停地被否认。

卢曼认为,旧欧洲传统中具有支配地位的世界观可以用本体论概念加以描写。而本体论具有两个根本缺陷: 一是它将认识的前提设想为事实,这种设想与物理学或自然论的设想相似,可以被称为形而上学。而从这一设想出发,世界上的许多领域无法得以认识如宗教领域的现象就无法被认识。二是悖论方案无法被这一设想所包含; 这一方案本来是为爱利亚学派的本体论作辩护而被发明出来的,但自此以来,它一直被视为一种必须被回避的思想干扰。在下文中,我们将看到,卢曼所主张的建构论的认识论是如何克服这一悖论难题的。到底什么是本体论呢? 在其1997 年出版的主要著作《社会社会》中,卢曼写道: 作为本体论,我们想标示的是一种观察方式的结果,它从存在/不存在这一区分出发,并且将所有其他区分置于这一区分之后。在只有存在才在和不存在不在这一假设中,这一区分具有其不可模仿的说服力。

作为被排斥的第三项的规律,这一点被纳入了逻辑学。通过这一规律,存在和思维互相证明着相同性。差异论的建构论在当代一些思想家,尤其是德国哲学家君特对本体论的批判以及关于走出本体论的认识论局限的思考的启示下,卢曼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作为认识论的基本取向,主体/客体的区分图式必须被彻底放弃; 人们必须认识到,主体只是二值图式化的观察技术的产物; 主体本身的优势地位值得怀疑。


认识是意识系统的建构。主体概念标示着人类个体( 动物也是个体) 解决复杂性问题的形式,这种形式既是主体在自身中解决问题的形式( 意识系统的操作形式) ,又是它在客体中解决问题的形式。而认识论的任务即在于解释和继续加工这种同时性,即解释意识系统面对外部环境所进行的操作活动。

卢曼的思考是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的提问和激进的建构论的提问之间的差别出发的。他指出,唯心主义思考的核心问题是: 认识如何能够确认自身之外的某一认识对象? 或者说,尽管认识( 或主体) 不能进入自身之外的、独立于自身的现实,认识如何可能?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是认识与现实对象之间的差异中的统一问题。激结语讨论至此,我们无疑已经发现,与其论战对手哈贝马斯相似,卢曼在其社会( ) 理论建构的过程中尝试从过去的社会理论和思想中最基本的问题入手展开研究,从而在某种最根本的差异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理论

在这种基本追求的驱动下,哈贝马斯发现了从亚里士多德经马克思到韦伯的社会理论的工具论的解释取向,认为这种取向是对原本完整的理性的分解。由于社会实践中的这种理性的单面化导致了社会的不合理发展,哈贝马斯主张通过重建理性的统一来改造社会。在理论层面,他的这种重建即为共意论的即合的社会理论的构建。相反,卢曼对旧欧洲的思想和社会理论研究导致他得出的结论是:旧欧洲的理性之所以不完整,是因为它仅仅承认存在的合理性,排除了被否定之物即不存在,从而看不见分中之合、看不见悖论的统一。这种将存在绝对化的认识论和社会理论本身是具有某种特殊分化形式( 等级分化、中心/边缘分化、区隔分化) 社会的映照。但是,近代以来,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先后进入了以功能分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性。在这种社会中,存在的优先地位早已不复存在,社会中的各个功能系统逐渐获得了互相平等的地位,每一个人都具有了进入任何一个功能系统的权利和可能性。社会不再由某一群人( 如贵族) 或地区( 如城市) 来代表,而是由功能系统的运行或操作方式即自我指涉、自我生产、以其他系统为环境并与其处于耦连关系中得以再现。这样,用本体论的工具来描写当今社会已经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更加不合时宜。

而差异论的认识论恰恰可以构成描写和认识这一社会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如本文的开篇所提及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享受很多现代性的成果的同时也在感到不适、在诟病社会。在此背景下,一些社会理论家可能感觉到了批判和改造社会的驱动,因而试图在理论层面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不足。这类理论往往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卢曼的基于差异论的认识论的社会( 系统) 理论从一开始就试图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将客观而全面地描写现代社会视为己任。实际上,只有当人们真正看清了现代社会的真面目,并且看清了其与前现代社会的差异之后,才可能提出合理地改造这一社会的方案。

在此意义上,卢曼的认识论和社会理论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不失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2303d9c75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