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虞城县村名文化初探》,欢迎阅读!
虞城县村名文化初探
班级:11对外汉语 姓名:王 雷
关键词:村名文化 命名 研究
村名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村名的产生、发展、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它必然蕴涵着大量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文化等人文气息。这样,研究村名也就有了重要的意义。作为古虞文化发祥地的虞城,从古到今的村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虞城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成为城市的无形文化资产。本文通过对虞城村名的分类探讨,揭示村名文化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虞城,为虞舜子商均封地,迄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禹贡》载:禹分天下为9州,黄河之南曰豫州,虞属豫州地。禹受舜禅让后封舜自商均于虞,称有虞氏(后称虞国)。商均后裔虞思、虞遂相继为君。周封殷后微子于宋,号宋国,虞属宋国,周赧王29年(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分宋地,虞属魏地,秦置虞县,隋置虞城县。虽以后历朝历代虞城的领域及其归属地有无数次的变更,但是,虞城作为特定的地名一直沿袭至今。
一、集市文化与虞城县村名
农村集市,是中国传统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上农村集市起源很早,“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种小生产者之间的贸易至少可上溯到秦汉时代。唐宋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坊市制度废弛,草市、墟集贸易日渐活跃。宋代已有不少墟市征收商税,还有一些草市、墟集更因交通便利、贸易繁盛,逐渐发展为镇。在虞城县的地名当中如:张集、大杨集、杜集等。还有的发展为乡,如:刘集乡、沙集乡、闻集乡、郑集乡、乔集乡、古王集乡等。这些乡镇承担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同时,乡镇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虞城地处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还有的并没有发展为乡镇,像赵集村、沈集村、李集村、郭集村、陈集村等,只是在原有的规模上有所扩大,人口有所增加。
这些原来规模相当于草市的集市以“集”命名,并逐渐壮大起来,与它们具备逢集的定制有很大关系。
店集农历单日逢集,三月十九、十一月十一、十二月十一逢古会。店集乡(魏顾堆双日逢集,每年农历二月二、四月八、九月九及腊月初一逢古会。芒种桥农历双日逢集,三月初三、十月初十有古会;蔡道口单日逢集,陈集单日逢集,党洼村武津关单日逢集,蒋庙许庄村单日逢集。
庙会是农村集市的另一种形式。庙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古代中国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以建立家庙。在虞城县的地名当中有很多是以姓氏与庙组合为名村名。如:蔺庙、李庙、丁庙、马庙、朱庙、田庙、高庙、侯庙、赵庙等。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为
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 ”,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村庙又称社区庙,指民间信仰性质的公共性庙宇。民间庙宇众多,有“村村皆有庙,无庙不成村”之说,有时一个人口较多的自然村其庙宇有多个,是古代村社庙宇制度演化的产物。
二、虞城县村名命名
第一类、姓氏与虞城县村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文化大国。姓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展、演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把村名文化与姓氏文化放在一起研究必有重要意义。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许慎(约公元58—147年)在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 刘恕在《通鉴外纪》讲: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在中国农业社会,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它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各地民系和家族以地缘或血缘为纽带,以土地为依托,形成传统的聚居习俗,各个地名也就往往以其姓氏并地貌特征和人文特征而命名。
据统计,在虞城县村名当中,有90%以上的村名都有姓氏或多或少的参与,村的命名多为姓氏与庄、集、楼、阁、庙、寺、寨等组合。以下探讨以姓氏与庄的组合为例。
虞城地处中原,为中国古代群雄逐鹿之地,历代封建主多青睐于此,八大古都中,有四个位于今河南境内。因此,封建主的统治能够对虞城产生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伴随着中国古代王朝发展与兴盛,具有中国特色(A.典型的庄园是一个村为一个庄园B 有集体使用的场所C 能自己生产生活用品D 庄园主原则上不向政府纳税庙)的封建地主庄园经济也得到发展。掌控庄园经济的封建地主多是一个大家族,因此,与“庄”有关的村名多来源于此。如:杨庄、袁庄、张庄、关庄、刘庄等,这一类是有单姓和“庄”字构成;潘耿庄、刘杨庄、高范庄、张马庄、杨范庄等,这一类是由两个单姓和“庄”字组成;还有的是由方位名词+姓氏+庄构成,南祝庄、西王庄、前余庄、南王庄等,这是一种,与上一种相仿,这一种由形容词、姓氏和“庄”字构成,但没有固定的位置,如小王庄、刘大庄、小崔庄、高小庄等;此外,还有一类由人名或官名与“庄”字构成,如张灿庄、李苟庄、郭方庄、王珍庄、李大夫庄等。
还有一类不得不提,不同于由姓氏与庄园构成的村庄,它们具有明确地指向性,在以前担负某种经济功能。如:米庄、菜庄、马庄等。第二类:楼与虞城县村名 第二类、楼与虞城县村名
“楼,重屋也”。——《说文解字》。虞城县村名当中单姓与“楼”组合成的村名有很多,如:赵楼、姜楼、孟楼、张楼、杨楼、王楼、孙楼、李楼等;有的是一个修饰词如“大、小”等形容词或者数词等与姓氏和“楼”组合到一起,如:大王楼、大侯楼、大刘楼、小赵楼、蔡小楼、薛小楼、四倒楼、郭七楼等;有的是因对某个人表达敬意而形成的村名,如:陈老楼、韩老楼、李老楼等;如“举人楼”这般,村名虽不长见,但也记录了古代虞城地区的文化教育状况。
第三类: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关的村名
1、反映人们的生产状况
油坊类,如:丁油坊、崔油坊、徐油坊等;菜园类,如:吴菜园、李菜园、孙菜园、张菜园等;井类,如:三里井、七里井、八里井、潘井等。此外,还有二桑树、麦仁、土坷垃等。
2、反映人们的宗法观念、拜神思想以及对良好品行的追求
赵祠堂、袁牌坊、玉皇、宋火神、门神楼等,值得一提的是由姓氏与“尧”字组合成的村名。“尧”为传说中上古帝王名(为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在村名文化探索中就发现有钟尧、左尧、彭尧、孙尧等村名。 3、反应人们的政治观念和社会价值追求
民主村、幸福村、保卫村、治安村、新民村、利民村等具有意识形态含义的村庄,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诞生在虞城这片热土上。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印证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
三、历史文化与虞城县村名
店集乡,相传汉朝名将韩信率兵打仗在此屯兵修整,名“韩信店”,后简称店集。大杨集镇,古代名为菩萨堌,后因该集系明代刑部尚书杨东明庄园而得名。谷熟镇,古为商都南亳,春秋为宋之谷秋丘。鲁桓公、宋殇公、燕宣侯曾会盟于此。东汉建武二年(26)曾封更始帝刘玄之子刘为谷熟侯,邑于此,后置谷熟县。界沟镇,古为虞国南塞,因镇南2公里处有宽为数米的虞国边界御敌之壕沟(现为豫皖两省分界线)故得界沟之名。利民镇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历史文化名镇,史载舜之子商均封于此,建立古虞国,建都纶城(古利民镇东南)。竹园村,因作为汉梁孝王“修竹园”遗址而得名。古王集乡,此处为宋代状元王尧臣故里。后改称黒固寺。清同治三年,村民为避战乱,以土山为中心筑寨,起名“鼓心王集”,后误称“古心王集”,简称“古王集”。营郭镇,相传此处因作为古代的练兵场而得名,金代名为“营郭镇”。花寺,原名“法华寺”,是明代大寺院之一。营盘乡,该集系古老集镇之一,原名“仁风集”,因集市交易童叟无欺,仁义成风而得名。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曾在此安营扎寨,后改称“营盘集”。稍岗乡,因县内旧有“三岗十八固”,稍岗居南稍而得名。芒种桥,相传此处曾有一座石桥,明代秀才毛仲所修,因名“毛仲桥”,后谐音为“芒种桥”。贾寨,该寨筑于清咸丰十年(1860)。当时设四门,东称“东望纶城”,南称“气蒸古亳”,西南称“南通睢阳”,北称“声震河阴”。因时贾氏倡修,故名。相传筑寨时有周围360个村的民众参加,筑成后在寨内划片定居,始名“安良寨”。
地名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而存在,把握住其脉络,了解地名产生的背景及探知地名本身蕴涵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能提高人们对地名文化的理性认识,更好的发展地名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能够为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虞城县志编纂委员会《虞城县志》,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2]陈桥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商务印书馆,1988 [3] 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1fdbc0cf78a6529647d53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