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生教育工作中常见问题与分析》,欢迎阅读!
学生教育过程中常见问题与分析
目前,老师的感受最深的是人们的传统道德水准日渐低落,少数学生家长不能正确对待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溺爱学生的家长越来越多。部分学生缺乏正义感、责任感、同情心、爱心;行为习惯不良,自私、心胸狭隘、不尊重老师和同学,要求别人高标准,要求自己没标准。一些老师经常说,学生越来越难教、难管,老师越来越难当,班主任更是难当。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包括媒体宣传、社会评价、法律法规和道德素养等。
1、媒体宣传的负效应:现在一些不良媒体记者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抛之脑后,对弘扬社会正气的宣传不感兴趣,热衷于报道社会的阴暗面。将因体制造成的问题,归咎于教师。人们如果用百度搜索一下“教师体罚学生故事”,就会找到719,000多条。加之电视、网站到处都是教师体罚、伤害学生的报道,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误认识,学生不良行为的养成、厌学、道德素养下降都是由老师造成的。再者就是互联网上的网络游戏、黄色淫秽影视和图片,腐蚀了一些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使他们思想堕落,意志消沉,厌学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2、社会评价的扭曲:当前社会上功利思想比较严重,媒体每年高考过后,都在报道高考状元,搞得状元满天飞。其次是教育性行政部门也在以升学率的高低,评定省级示范校,市级示范校,并将收费标准与之结合,将学校推入利益的漩涡之中。再次是初中也在以升入重点高中将学生人数来宣传自己,并通过各种手段极力争夺高分学生,为学校升学率增加筹码。上述种种行为,将智育推到了评价学校和老师的最前面,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生理健康放到了忽略不计的地位,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
3、法律法规的曲解:2006年国家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生的权益得到了充分保护。通过普法宣传,使人们的法律维权意识得到了显著增长。但是在普法和维权宣传的同时,没有告知学生在享受权益的同时还有责任与义务,致使少数道德水平低下的学生,包括个别学生家长,在发生违反学校纪律,损害别人权益时,常常拿出义务教育法相关条文来质问老师和学校,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造成很大被动,许多家长和学生只是强调自己的权益,不谈自己地责任与义务。
4、道德素养的缺失: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许多教师都会遇到一些学生根本就不懂“温、良、恭、俭、让”,顶撞老师、顶撞父母,欺负同学,生活高标准,学习没标准,与人发生矛盾时,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不通过正常渠道和正当方式解决,而是采用极端方法,致使问题造成严重后果。有时我们还会会遇到个别学生家长,不反思自己教育孩子存在问题,而是指责教师教育学生所用方法不当,批评老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造成了心理伤害。而事实恰恰与之相反,因家长的溺爱助长了学生的肆无忌惮情绪,给教师的教育造成了很大被动。
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可是现在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过犹不及;自私狭隘;重智育轻情感;缺乏理性等 1、过犹不及;具体表现对孩子过分关注、溺爱。特别是独身子女家庭,这种“过
犹不及”的教育是常见现象,主要有尽力满足孩子的物资要求,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尽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重视,但许多家长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现象带来的严重后果。被父母骄纵溺爱的孩子,大都软弱、骄横,没有社会责任感。我曾经在班上做过一个调查,问学生假如你家长买回你最爱吃的东西,是先给你父母吃呢?还是你自己先吃?百分之九十回答是自己先吃。又问他们当你先吃时,你家长有没有要求你先让父母,回答的学生几乎没有。长此以往,学生的孝心和忍让之心将不复存在,此种现象值得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2、狭隘自私;这里讲的自私狭隘主要指的是学生家长的自私狭隘。一是部分学生家长心理不成熟,不读书、不研究孩子心理,行为上不能给孩子做出榜样,很少和孩子沟通,贪图享受,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见到老师后说:“这孩子不听话,我实在没有办法了,你看怎么办?”二是一些学生家长由于自己上学时没有努力,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遗憾,为此便把自己的期望留给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不顾孩子的现实和能力,给孩子提出可望不可即的目标,经常给孩子说,你要考不到多少多少分,或者考不上什么学校让我的脸往那搁?此等行为可导致学生形成自闭、自卑、叛逆的性格。容易造成学生离家出走或采取极端行为。
3、重智能、轻情感;随着升学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甚至把孩子的智能高低当做教育的唯一目标。例如,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在你处理问题时,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协助教师教育孩子,家长不是帮助教师让学生认识问题,而是代替学生敷衍老师,常说的一句话“给老师说以后改了,赶紧去上课吧。”此后就给老师施加压力,常说:“本来他就学习差,再不让他上课他会更差。”给人的感觉是学生差是因为老师不让其上课造成的。这种以“智能”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给学校教育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使教师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重智能轻情感的教育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知识传授多。智力开发少。(2)娇惯宠爱多,严格要求少。(3)物质满足多,精神给与少。(4)希望期望多,因材施教少。(5)身体关心多,心理指导少。(6)关心智力因素多,培养非智力因素少。(7)脑力劳动多,体力劳动少。(8)为个人着想多,为社会着想少。重智能轻情感的教育思想,毁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也造就了一些(畸形成才)的学生。
4、缺乏理性,溺爱护短;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家长把他们的缺乏理性教育,溺爱护短行为带到学校。典型的行是,当他的孩子出现问题或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容不得老师说他孩子的缺点,千方百计找理由指责别人的孩子,为自己孩子的错误开脱,不从自己孩子的身上找原因。再者就是一些学生家长不能正确对待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把老师的批评教育看作是歧视他的孩子,有的学生家长还指责老师不懂教育规律,把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说成是伤害学生自尊心,有的家长还说“在家我都没有说过他(她)半个不字”。这种行为往往会使学生变得没有法制观念,不尊重老师,倚强凌弱,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三、学校教育: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育人为本”的淡化,考核评价机制偏离教育规律,职业信念缺失和职业怠倦。 1、“育人为本”从古到今都是教育的根本宗旨,韩愈早在他的师说里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毛泽东同志要求学生
“德、智、体”全面发展。当代社会要求教育要以人本,构建和谐社会。不论古
代还是现代教育思想,都要求教育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放在首位。但是,随着浮躁和功利思想的泛滥,严重腐蚀了人们的思想,扭曲了人们的教育观念,把智力教育放在了首位,使学生的德育严重边缘化,甚至当成了口号。如前些年地方政府为了减少教育投入,批准设立重点学校,公办民助学校。为了使这些学校能够获得资金收益最大化,给他们提供政策优惠,贷款修建校舍,通过考试选拔学生,让学生缴纳高额费用。学校也以学生考试成绩在社会上大肆宣传,与其他学校争夺高分学生,实现了高分学生和高收费的双赢,使教育不均衡现象更加严重。这种教育不均衡的负面影响进一步传导至普通学校,普通学校也在为提高自己的学生成绩费尽心思,于是就出现了重点班、实验班等,以此来提高自己学校的社会声誉。这种不加分析、不顾自身条件的竞争,严重挫伤了大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其结果是学生的文化成绩没有比过那些重点学校和民办公助学校,自己学校的学生品德教育没有跟上,造成一些学生私欲膨胀、目无师长、对人冷漠、不求上进。即使少部分所谓“优秀学生”也是有知识品行差无文化。
2、考核评价机制偏离教育规律;符合教育规律的考核评价机制主要包含教师的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但是在日常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由于教师的隐性工作评价和定性评价难度较大,一般考核评价机制多进行显性工作评价和定量工作评价。由于考核评价机制的导向偏差,结果导致学校
“重教学、轻育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例如,教学重点关注少数“尖子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学生智力、能力、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发展;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交往和沟通减少。与学生的交往沟通多限于学生出现问题时,对学生进行批评。与学生家长的交往和沟通,也多限于电话和短信,这种沟通方式虽然方便快捷,但缺少感情因素。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互不理解,对立情绪日益强烈,遇到学生发生问题时,学生家长不予配合。为此在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时,应加重教师的隐性工作评价和定性评价的权重,使教师的平时考核制度化、规范化。教师要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给学生一些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
3、职业信念缺失和职业怠倦:职业信念是行为的灵魂,职业是体现信念的载体。教师的信念就体现在教育教学行为实践中,具有信念的教师,往往视工作为事业,讲奉献多,讲报酬少;学习研究多,牢骚抱怨少;情商付出多,指责学生少;学生爱戴多,不满意见少。职业信念缺失和职业怠倦的现象有,把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当做差事,敷衍塞责,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要求做的工作我做了,但效率和效果极差。成功者想办法,失败者找借口。一些人当工作中出现失误时,总是找客观原因,不从主观上找原因。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个别老师却上课铃响之后才进校门,问其原因他却说:“还有人不来上班,找人代替签到呢”。学生做操,中途教师才到场,有个别教师到场后几个人凑到一起闲聊,学生的做操动作是否规范则视而不见,不到或迟到的理由是学生家长找我谈话等
。教师进出校门不下车;办公室让学生打扫;课前一只歌活动迟迟不能开展;课前师生互致问好的缺失等,这些显现都和职业倦怠有直接关系。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以积极地心态,用科学的、宽容的、挚爱的心态与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从学生的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改变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15e93b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