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散文 “微课”教案《石缝间的生》,欢迎阅读!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散文 “微课”教案——《石缝间的生命》 一、课程分析:
《石缝间的生命》语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借在石缝中顽强演绎着生命的尊严和辉煌的一草一木,讴歌了生命的顽强与拼搏精神。学习这篇散文,要求在阅读中带着研究的意识,既领会作品内涵,又接受语言的熏陶。由于散文本身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它所特有的抽象思维和独特审美观,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启发学生要勇敢地面对一切磨难,在拼搏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中的几个词语,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涵。反复诵读,揣摩语言的表现力。 2、 过程与方法:理解石缝得的生命的生长特点,了解作者所赞美的精神与讴歌的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人文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在总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关键语句、段落加以揣摩,领会其内涵和表达作用。 2、 理解本文坚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的礼赞,更是一曲对人民中优秀分子的赞歌。 3、认识石缝间生命所体现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课时计划:1课时
六、教学方法:读启发、探究法、讨论法
七、教学关键:想让学生观察山巅上的景物,用最动情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悟,然后再自读本文,提高自己的感悟自然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导入,背景音乐为《命运交响曲》。) 老师说,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人能做什么呢?有的同学说,除了吃喝拉撒睡,什么也做不了。有的同学说,就是能做什么,也会很困难,一定做不好。老师说,可是就有这样一位女性成为美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一生为她所热爱的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逆境造就的天才。她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与拼搏精神,使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的格外娇艳美丽,充分体现了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里逆境是生命存在的具体环境,现在就让我们就进入课文,看一看作者林希是如何诠释生命的意义的。 (二)、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1、设疑:师:我们已事先预习了课文,请问:文中给我们描写了生长在石缝间的哪几中生命?(野草、蒲公英、松柏)
2、师范读课文,并请同学思考:这三种生命分别有着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课文的描写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概括。
学生默读课文边思考边圈划:
野草: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根须,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
蒲公英: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根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 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
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躯干从石缝中生长出来,扭曲旋转地,每一寸树衣都结着伤疤,伸展开繁茂的树干,团簇着永不凋零的针叶;树根盘根错节。
3、感知初通,想一想:石缝间的生命指的是什么?它们如何在石缝间生长的?从文中找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出相关内容说说。 (三)、探究发现,议课文 1、文章第一小节说:“石缝间倔强的生命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为什么说石缝间的生命是倔强的?
2、倔强具体体现在哪里?又为什么会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明确要点:请同学抓住文中的描写语句进行具体分析、说理。 3、你最欣赏哪一种石缝间的生命?为什么?
明确要点: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紧扣书本,领略三种石缝间的生命的生长特点。 (四)、各抒已见,感悟交流
1、石缝间不同的生命告诉我们什么?
2、亲爱的同学们,当你面对困境时,你们会作出怎样的回答呢?
3、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中“发现”、“认识”、“锤炼”和“升华”四个词语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如果环境注定你不能成为参天大树,那么你怎样面对你的生命? (五).目标达成, 课堂小结。
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对“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缝间的生命的描述,赞美了石缝间的生命的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阐述了生命的内涵就是拼搏,启示我们:要做驾驭生活的强者。
(六). 达标反馈,布置作业:
1.搜集与《石缝间的生命》旨趣相近的名言佳句和与课文内容、题材相关的文章,并交流。 2 根据你所观察到的生活现象,谈谈你从中所感受到的启示,写一篇随笔,字数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石缝间的生命 林希
点题:倔强、潸然泪下〔总〕
野草山花 ← 咏物 → 参天松柏〔分〕
揭示石缝间生命的意义〔总〕
言志:“它是生物学、哲学和美学的统一”
对生命讴歌和赞美〔主旨〕
启示:要做驾驭生活的强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0be89b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