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夜雪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夜雪文言文翻译
这首五绝作于任江州司马时。是说,夜间忽觉被窝里有点冷,继而看见窗户发亮,原来是下雪了;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夜雪文言文翻译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衬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 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白居易时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马。 夜雪 原文: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夜雪翻译: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夜雪字词解释:
⑴讶:惊讶。 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 ⑵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夜雪赏析:
在众多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爽淡雅,别具风采。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
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立刻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突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不仅凝重古朴、清爽淡雅,而且新颖别致,立意不俗。试想,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全诗朴实自然,却韵味十足;诗境平易,而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
1
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资料:
白居易〔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0342efb1a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