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

2023-01-13 09:13: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欢迎阅读!
古典诗歌,含蓄,中国
朦胧美,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力的美感效应。其主要特征是:某种深邃的丰富的内容通过某种朦胧的美的形式含蓄的表现出来,成为一种暗示,一种象征,使欣赏者凭借联想和想象获得强烈的审美愉悦。

中国古典诗歌更注重含蓄朦胧。白居易《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忧愁暗恨生,此处无声胜有声充分体现了诗歌中含蓄的艺术境界。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月来深殿早,春来后宫迟句,同是写宫女怨情,但前句直露,直截了当的说出宫女的情绪,而后两句却用两个时间词的极大差距,把宫人由盼望到失望的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了,怨在其中,含而不露。

诗文含蓄,能产生朦胧的意境。《诗经·秦风·蒹葭》是中国朦胧诗的最早代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作品看来只是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诗句,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绘,都是远距离产生美感的极好例证。但这种美感也势必因距离远而变得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是一种朦胧美。正因为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的关系,《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无从知晓,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伊人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烟波迷茫,人在何处?宛在,更是游移之词,难于确定。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透过薄雾与苇丛,凝视水的一方,伊人所居之地,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究竟是眼观,还是心见都很难说,确乎难于实指而不可捉摸。至于这位追求者的感情、心态,作品也一字未提,我们说他(她)炽热的爱恋、执着的追求,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望等等,都是我们读者


的感悟、分析,其实作品本身并未作清楚的交代,迷离仿佛,任读者自己去领悟。

诗文含蓄,使诗意曲折婉转。文似看山不喜平,赏诗也正如观赏园林,曲径通幽,方具诗韵。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含蓄曲折美的典型。

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从题目上看,此诗当是诗人由桂林回长安滞留川东巴山时所作,所要表现的是一种思乡念亲之情。然而诗人却从妻子的来信话题写起,未有期三字一折,比直接说我将归我未归更有言外意,字里行间包含了很多宦途失意、羁旅劳顿的情状在内。第二句再一折,回到眼前现实:巴山夜雨,秋水满池,道路泥泞,难以启程,诗人只能孤灯听雨,彻夜难眠亦可知。三四句又一转,时间上又由现在跳到将来,地点上由巴山跳到长安家内。那时西窗剪烛,共话别时,苦后甘甜,其乐融融。何当共剪西窗烛一句,最见婉转变化之功夫。它超越时空,将眼前跳接未来,以巴山对接北方,而呈现重逢故人的乐景欢情。何当二字,意谓什么时候怎么能够,既含未有期的不可料定惆怅,更多的则是充满却话的期待,凸显诗人朝思暮想而重获知遇的心思。全诗由彼到此,又由彼到此,有长安到巴山,又由巴山到长安,由妻子到诗人,又由诗人到夫妻共话,层层转折,回旋往复,顾盼生姿,情味无限。

诗文含蓄,能蕴含更丰富的情感。因为含蓄朦胧,诗词能产生一种似彼非此,亦彼亦此的多义性,使诗的涵蕴特别丰富。如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究竟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感情?是自豪还是消沉?由于含蓄,诗义是很难断定的。试想,在一次盛大的边塞军营宴席上,战士们举杯痛饮壮行,可是出征的军乐响起,已不容迟延了。这时,有一位士兵仍然举杯畅饮,并说这一去生死未卜,何不一醉方休呢?再结合边地寒苦,将士们紧张征战,久战不归,早已经厌倦了军旅生活,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所以有人认为这首诗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因为它道出了唐代边塞诗歌一种常见的主题:反对拓边战争。但施补华却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读便妙。照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0244c9d06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