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看山不喜平 ——先抑后扬造波澜

2022-07-19 10:09: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似看山不喜平 ——先抑后扬造波澜 》,欢迎阅读!
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 ——先抑后扬造波澜

作者:史艳玲

来源:《作文通讯·初中 2018年第1



文似看山不喜平 ——先抑后扬造波澜

东北量大附中初中 史艳玲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清代文学评论家袁枚《随园诗话》中的一句话,意为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对于叙事性作文而言,制造波澜是最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手段之一。而先抑后扬的手法,无疑能在这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抑,即贬低;扬,即褒扬。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顾名思义,是为了肯定某人某事某物,先贬低或否定,而后再褒扬的写作手法。抑便是扬的铺垫,是为了更有力地“扬”。这类写法,使情节巧妙地进行情感转折、情节变换,使读者的心境在阅读过程中随着叙事的变化而起伏,从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如“部编本”新教材七年级下《阿长与(山海经)》一课:

课文先写我对阿长“实在不大佩服”,写阿长“喜欢切切察察”、摆成“大”字的睡相,还写她“烦琐之至”的规矩,刻画了一位质朴却粗俗的农村妇女形象。但随后文章又写阿长买来了“我”念念不忘的《山海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为了表现对阿长的惦念,先浓墨重彩地刻画阿长不讨喜的一面,最后才渐渐显露自己的真情。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情感表达更加真实,加深了作者对阿长的惦念之情。

再如《战国策》中有一段“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开头写冯谡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点,然后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表现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文学创作过程中,使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时一定要关注其欲进先退的特点,合理安排“抑”“扬”的关系。

一、要注意详略安排这种手法的使用一般要以扬为主,“抑”的部分放在前面,用于铺垫,内容要少,略写,能突出其为后文蓄势的作用即可。而“扬”的部分才是文章重点,文章主题基本上从这部分体现出来,所以需要详写。

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文章在介绍人们对阿长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之后,列举了她的种种令人“讨厌”之处,比如饶舌,喜欢向人们低声絮说什么事。多事,“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睡相霸道,“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还有种种烦琐的规矩,正月初一清早第一句话要说“恭喜”,还要吃“福橘”,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等等。这都是属于“抑”的部分。

而后文开始写“我”对长妈妈的空前敬意。“我”对阿长的“神力”是敬仰的,而真正使“我”对阿长产生感激和敬意的是阿长为“我”买到了绘图的《山海经》。这是“我”一直渴望得到的图画书,但一直无法得到。可连书名都叫不准的阿长反而买来了,这让“我”的心里产生无比的崇敬与感激,因为这是别人不肯做或者不能做的事,更让“我”相信这是神力的表现。




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扬”,将阿长的形象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随着一起喜欢她、敬仰她。

二、注意情感变化中产生的对比烘托

“抑”与“扬”本身就构成对比,因此使用这种手法自然也有对比的成分。如描写人物,可以通过细致的描写,写出人的缺点,如丑陋的外貌等等。或者写出“物”的不让人喜爱之处,或直接抒发对人或物的不满,从感情上贬低要写的主要事物,这样才能在后文的情感变化申更好地抒发喜爱、尊重等情感,从而更好地突出主题。总之要从贬低的角度描写,这样才能和后文的“扬”形成对比。

而从“抑”到“扬”的过程往往会成为文章的一条线,所以,使用这种方法也就写出了文章的线索。如《阿长与(山海经)》是以“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在安排线索时一定要注意“变化”二字,有的同学安排先抑后扬材料时,先写两三件令人讨厌害怕的事,情节突然转到对工作负责令人敬重的方面来,转变得很突然,缺乏变化过程,显得很突兀。比如写人物,可以按照“讨厌、害怕——有好感——佩服——敬重”这一线索组织材料。

如贾平凹的《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用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 这是“抑”的部分。这部分便成为人物感情变他的起点,与后文的变化自然形成对比烘托,并成为行文中最重要的线索。 三、要注意前面的“抑”“扬”需要有度

在“抑”的过程中要注意人或物的尺度,不能脱离正确认知的范畴,如果把人的品质当作“抑”的部分来写,后面再怎么“扬”,这个人也是有问题的。可以写人或物的不足,但这些不足应该不会颠覆社会道德或法则的尺度,这样,后面“扬”的部分才会顺理成章地让读者的情感发生变化,产生喜爱或敬仰之情。

老舍在《母鸡》中这样写: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咕咕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泣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当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文中的母鸡似乎一无是处,但这个“抑”的过程并不会让我们过度反感。而后文通过母鸡保护一群小雏鸡的表现中,让我们看到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一面,因而觉得它伟大,甚至是一位英雄。这样的情感变化感觉很自然,不会有认知上的落差。

那么采用欲扬先抑手法写人时如何选材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1.选择几件令人厌恶的事作为略写表现“抑”的内容,再选择一两件能够改变读者看法的事作为详写展现“扬”的部分。

2.写人,可以写老师、父母、同学、邻居、陌生人等;写物,可以写生活在身边的动物

3.材料选好了,组织材料时,一定要考虑文章线索,线索清晰了,写作思路也就清晰了。

先抑后扬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写作方法,只要使用得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ff4faf3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b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