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欢迎阅读!
(一)谥号 在我国古代,帝王、后妃、诸侯、卿大夫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特殊称号,这就是谥号。谥号之事,大约起源于西周初年,当时天子、诸侯死后要避讳其名,需另起尊称,这叫“易名礼”又叫“更名典”,从此便产生了谥号。像周文王、周武王,这便是谥号。 西周对谥号掌握得比较严格,赐谥权在王室,天子死后才有谥,诸侯死后并不一律赐谥。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卿大夫和贵夫人也有了谥号,而且还出现了“私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废除“谥法”,到西汉初年,赐谥制度又恢复,经过两汉、魏晋,谥法越来越严密,发展到唐宋达到鼎盛时期。元代以后赐谥趋于荒滥,并且取消了恶谥,谥号成了名副其实的歌功颂德。辛亥革命后,赐谥制度也随之废止。 关于给谥的规定叫“谥法”,《逸周书·谥法解》说这个办法是周公旦和太公望创制的。“谥法”是古代礼的一项重要内容,唐朝王彦威《赠太保于领谥议》说:“古之圣王立谥法之意,所以彰善恶,重劝戒,使一字之褒宠,逾绂(fu)冕之赐,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利,此郅(zhi)家之礼典,向陛下劝惩之大柄也。”
古代根据“谥法”给谥,同时又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评定褒贬而给予不同的称号。死者生前行为有美善的、平平的、丑恶的三种,所以谥号也就分为褒、怜、贬三类。 1.褒奖表扬的,如:
经天纬地 日文 威强睿德 日武 辟土服远 曰桓 布义行刚 日景 辟地有德 日襄 服地志强 曰庄 聪明睿智 曰献 布德执义 曰穆 柔质慈民 曰惠 照临四方 日明 2.怜悯同情的,如:
恭仁短折 曰哀 慈仁短折 曰怀 在国遭忧 曰愍 短折不成 曰殇 年中早夭 曰悼
3.贬抑批评的,如:
乱而不损 曰灵 好内远礼 曰炀 杀戮无辜 曰厉 不悔前过 曰戾 怙威肆行 曰丑 壅遏不通 曰幽
在古代给谥有两种,一种是“公谥”,另一种是“私谥”。下面分别介绍:
1.公谥:这是朝廷赐给的谥号,最为重要。赐谥对象有帝王、后妃、诸侯、卿大夫以及有特殊贡献的人。
皇帝的谥号由礼部官员议定,在继位皇帝参加下,由朝中最尊大臣在圆丘祭天仪式上称天给谥。皇帝一般都给赏谥,对亡国之君、被杀、被废以及大权旁落之君,才给以恶谥。唐以前谥号大都是一两个字,如周宣王、周平王、汉惠帝、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汉朝标榜以孝治国,所以在谥前加“孝”字,如刘彻死后谥号为“孝武帝”。从唐朝开始,谥号加长,唐玄宗给他的前代皇帝一律加成七个字。如太宗李世民本来谥号为“文皇帝”,这时改成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开此风之后,历代王朝竞相效尤,到清朝时有的皇帝谥号长达二十三字。如高宗乾隆皇帝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把一些好字好词都想用上,结果违背谥法初衷,人们反而记不住了。所以唐以后几朝,人们对皇帝便不称他的谥号了,而改称“庙号”和“年号”。 皇后的谥号,原来跟随帝谥,皇帝是什么她是什么,如刘邦谥“高皇帝”,吕雉就谥“高皇后”。汉宣帝刘询追谥曾祖母卫夫子为“思后”,从此后妃便独立有谥了。后妃谥号,也是由礼部议定,在宗庙赐谥,当初就一两字,如上面说到的“思后”,到后来同皇帝一样,谥号越来越长,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的谥号长达十九个字,日“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仁献熙显皇后”。后来人们只记住“慈禧”两字,所以称她“慈禧太后”。
文武大臣受谥,要求一定资格。汉朝规定到列侯一级,唐朝规定三品以上。谥号也是由礼部拟定,报皇帝批准,再派专员参加丧礼,宣读谏策,公布谥号。西汉张良谥“文成”;蜀汉诸葛亮谥“忠武”;唐朝魏微谥“文微”;宋朝司马光谥“文正”。
2.私谥:不是由朝廷赐给,而是民间送给,如门生给老师。乡党给耆宿、宗族亲属给德高望重的老人所送赠的称号为私谥。大约春秋末年已经出现,到宋朝发展到鼎盛,民国时仍有余波。历史上得私谥的如东汉时陈寔,死后有三万人吊丧,时人立碑送谥号“文范先生”;东晋陶渊明死后,谢灵运亲撰墓志铭、送谥号“靖节微士”;宋代黄庭坚死后,门人谥他为“文范先生”;林通死后,时人谥他“和靖先生”;张载死后,门人谥他“明诚夫子”。 (二)庙号
在古代,天子皇帝死后,一般有两个正式称号。一是“谥号”,再一个就是“庙号”。“谥号”上面已经讲过,现在我们介绍“庙号”。
所谓“庙号”,是指帝王死后在太庙供奉牌位上的称号。它是与宗法祭祖制度相联系的,因为皇帝死后,都要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祖庙祭扫,并追尊为某祖、某宗,以确定、显扬他在皇室宗族中的地位。
送庙号的做法,在殷商时代就有了,如太甲死后称“太宗”;太戊死后称“中宗”;武丁死后称“高宗”等。汉朝承袭了殷商这种做法,惠帝刘盈尊其父刘邦庙为“太祖”庙;汉景帝尊汉文帝庙为“太宗庙”。从此,形成定制,以后历代帝王都均有“庙号”。一般来说,开国创业和治国平天下的有殊勋的君主多称之为“祖”,其他承袭皇位的直系、旁系后代均称之为‘宗”。如唐朝,李渊是开国皇帝,死后在祖庙中称“高祖”;其后继位的李世民称“太宗”;李治称“高宗”;李显称“中宗”;李旦称“睿宗”。宋朝是赵匡民创立的,故称“太祖”;继位的赵光义死后称“太宗”;其后为“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等。元代称成吉思汗为“太祖”;称忽必烈为“世祖”,因为这是元帝国的开创者。明代称朱元璋为“太祖”;称朱棣为“成祖”。两帝之间有个“惠帝”,朱棣本来称“太宗”,因为他“靖难”平逆,迁都北京,等于重新建立了明帝国,所以后来改成“成祖”。清朝比元、明两“祖”还多。努尔哈赤本来不是清朝的创立者,可是他在满洲创业,给后人统一天下打好了基础,所以称他为“太祖”;顺治帝因人关定鼎,建立清帝国,故称之为“世祖”;康熙帝又削平三藩,使震宇一统,虽是守成,实同开创,故称“圣祖”;之后几个皇帝一律称“宗”。 (三)年号
所谓“年号”,就是帝王纪年的名号。它是各个帝王当政的时代标记。所以,在我国古代年号特别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我国年号,始于汉武帝,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称“建元元年”。“建元”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从此,历代皇帝都有自己当政的年号,直到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博仪的年号“宣统”为止,两千零五十一年延续不绝。不管是正统王朝,还是“僭窝”君主;不管是偏安政权,还是少数民族割据称帝,只要有了国号,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政权,便会有“年号”。如果失去独立,归臣于某一方,年号自然也就取消了,这叫“奉正朔”。
在古代,新皇帝登位,第一件大事便是建元改号,以此来表示与民更始。当然,也有极少数的皇帝不设年号。如南北朝时,西魏的废帝和恭帝,各在位3年,没有年号。北周的闵帝也没有年号,他们想仿效周朝,所以不设年号。还有种情况是,新帝上任后仍然沿用旧年号。如五代时后汉的隐帝沿用了高祖的年号“乾祐”,后周太祖末年使用的“显德”年号,又为世宗、恭帝沿用,两代新主没有改元。但这些情况,在整个古代历史上毕竟是极少见的,属于例外。 一个皇帝建多少年号,因为没有形成定制,所以非常自由,用年号比较多的如汉武帝,在位 54年,用了11个年号。但最多的是武则天,她称帝15年,共用了14个年号,几乎是一
年换一个。总的看来,宋以前一帝多号情况较为普通。元以后年号更换较少,明清两代年号稳定,基本上是一帝只用一个年号。如清圣祖玄烨在位61年,清高宗弘历在位ho年,从未改过元,只用了“康熙”和“乾隆”的年号。明清共27个皇帝,只有明英宗用过“正统”和“天顺”两个年号。这是因为他在“土木堡事变” 中被蒙古人俘虏带走后,代宗登位改元,7年后英宗被放回来,复位再次做皇帝,所以又用了新的年号。
历史证明,年号不易更换太频繁,像汉武帝、武则天那样经常更换,让人无所适从。谥号字数不易过多,像唐高宗、清圣祖那样用了二十多字,反而叫人都忘记了。明清两代年号稳定,所以人们称呼皇帝便称他的年号。如洪武、嘉靖、万历、崇帧、康熙、乾隆、道光、宣统等,唐宋两代,年号不稳、谥号又太长,所以称呼皇帝只能称其庙号了。如唐太宗、唐玄宗、唐德宗、唐宣宗、宋太祖、宋神宗、宋徽宗、宋高宗等。汉代年号从武帝才有,而且不稳定,谥号用字少,又好记,所以人们称汉代皇帝多称其谥号,如汉文帝、汉宣帝、汉安帝、汉献帝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fbc304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