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鱼类增养殖学考试卷子题库》,欢迎阅读!
.
鱼类增养殖学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养殖和增殖
养殖:指将鱼放入水体中并加以适当管理,使其生长、繁殖,长大上市。
增殖:指在渔业水域,直接或间接地对水生生物及其栖息环境进行管理,恢复、维持和增加渔业资源数量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2. 鱼苗和鱼种
鱼苗:系指孵化脱膜后的仔鱼和稚鱼的统称;
鱼种:指供池塘、水库、河沟等 水体放养,以养成食用鱼的幼鱼。 3. 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
鱼苗培育:指将鱼苗经15~20d的饲养,培育成全长3cm左右的稚鱼。
鱼种培育:指将夏花分塘继续饲养2~5个月,使其长成全长10~20cm的幼鱼。 4. 轮养和套养
轮养:又称轮捕轮放,是将多种且多规格的鱼类混养在同一池塘中,分次捕捞达到食用规格的个体并补放适量鱼种的养殖方式。
套养:指同一种或不同种鱼类不同规格的鱼种同池混养。 5. 单养和混养
单养:单一品种鱼苗的培养或单一品种相同规格的鱼种的养成。 混养:指不同种类或同种不同规格的养殖对象同塘饲养的养殖方式。 6. 浮头和泛池
浮头:鱼类因水中缺氧而浮到水面的现象。 泛池:大批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的现象。 7. 整塘与清塘
整塘:是将池水排干,挖出过量的淤泥,整平池底,修好池堤和进、排水口,填好漏洞裂缝,加固堤埂,疏通注排水渠道,清除杂草和砖石等。
清塘:是在池塘内施用药物杀灭影响鱼苗生存、生长的各种生物,以保障鱼苗不受敌害、病害的侵袭。
8. 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
个体绝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繁殖季节前卵巢中所怀的成熟卵粒数。
个体相对繁殖力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单位体重或单位体长所具有的平均怀卵量。 9. 繁殖次数和产卵次数
繁殖次数:指一生中进行繁殖的次数。 产卵次数:指一个繁殖期内产卵的次数。 10. 排卵和产卵
排卵:指成熟卵母细胞从滤泡中脱离出来到卵巢腔成为游离的成熟卵子的过程。 产卵:指卵从卵巢腔向体外产出的过程。 11. 一级卵膜和二级卵膜
一级卵膜:指卵细胞中由卵本身原生质产生的质膜和放射膜; 二级卵膜:指粘性卵和某些沉性卵细胞,由卵母细胞发育后期包围卵母细胞的滤泡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的包卵膜。 12. 一批产卵和分批产卵
一批产卵:卵一批同时成熟,一批产完。产完后的卵巢内只有第2时相的卵母细胞和一些空滤泡,只能在下一个产卵季节才能产出。
..
.
分批产卵:卵成熟一批产一批。产过一次卵后的卵巢中还有不同时相的第3、4期的卵母细胞,在同一产卵季节内一待发育成熟,即可产出。 13. 遗传性别和生理性别
遗传性别:又称染色体性别,指由遗传基因控制,即精卵结合产生的性别。 生理性别:也叫性腺性别,指在遗传性别的控制下,通过个体原始性器官分化而形成的性别。 14. 亲鱼成熟和卵子成熟
亲鱼成熟:指性腺发育已达Ⅳ期、经摧产能起正常排卵反应的鱼; 卵子成熟:指第Ⅴ时相的卵。 15. 发情和效应时间
发情:指成熟亲鱼注射适量的摧产剂后,在正常情况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出现互相追逐的兴奋现象。
效应时间:指末次注入摧产剂到发情产卵的时间间隔。 16. 池塘养鱼和网箱养鱼
池塘养鱼:是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挖面积较小的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 网箱养鱼:指在天然水域中设置由合成纤维网片或金属网片等材料装配成的一定形状的箱体(称网箱),借助箱内外不断的水交换,维持箱内适合鱼类生长的环境,利用天然饵料或人工投饵,高密度地培育鱼种或饲养商品鱼的养鱼方式。 17. 生态养鱼和综合养鱼 生态养鱼:指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在总结传统渔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的综合养殖生产模式。
综合养殖:是以养鱼为主,渔、农、牧(或渔、农、牧、果)和农副产品加工综合经营及综合利用的生产形式。 18. 合理放养和放养效益 合理放养:指使放养鱼类种群对天然饵料的利用程度尽可能与水体的供饵适应,在能养成商品规格的成鱼或能达到预期规格鱼种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最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 放养效益:指产出量与放养量的比值。 19. 增重倍数和养殖周期
增重倍数:指鱼类起捕时的平均净增重和放养时的鱼种平均重量之比。 养殖周期:指从鱼苗养成食用鱼所需的时间。 20. 饵料系数和饵料转化效率
饵料系数:指生产单位重量鱼产品所耗用的饵料重量(饵料消耗量/鱼体净增重 ×100%)。 饵料转化率:指单位重量饵料能生产的鱼产品量( 鱼体净增重/饵料消耗量 ×100%)。 21. 日投饵率和饵料的月分配额
日投饵率:指每日所投饵料重量占养殖水体(池塘、网箱)内鱼体重的百分比。 饵料的月分配额:指全年饵料的需要量分配在各个月份的百分比(投饲率)。
二、填空题
1. 鱼类养殖按生产水域分有池塘养殖、河道养殖、水库湖泊养殖、港塭养殖、浅海养殖和
稻田养殖等;按生产方式分粗养、半精养和精养。 2. 我国目前鱼类养殖的主体是淡水池塘养鱼,主养鱼类以温水草食性和杂食性鲤科鱼类为
主。
3. 鱼类的食性以成鱼期的饵料组成可分为植食性、杂食性和肉食性,以所食的饵料类型可
分为浮游生物食性、底栖生物食性和草食性,以摄取食物种类多少可分为狭食性和广食
..
.
性,以摄食方式可分为滤食性和捕食性。
4. 鱼类对食物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其对食物的喜好性和食物的易得性。依据鱼类对饵料生
物的选择程度,可将食物划分为喜好食物、替代食物和强制性食物,而根据鱼类食物中各种饵料的实际比例(食谱),鱼类的食物可以分为主要食物、次要食物和偶然食物。鱼类的食性变化有年龄变化、季节变化、环境变化和昼夜变化。 5. 鱼类的生长特性有遗传性、不确定性(延续性)、阶段性、周期性、群体性、雌雄相异
性、可变性、等速和异速性。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有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
6. 鱼类的性别有遗传性别和生理性别(性腺性别)之分,目前鉴别鱼类的性别主要依靠生
理性别,通常又有雌雄同体和雌雄异体两种类型。而鱼类的性征有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两类,前者与繁殖活动有关如性腺、生殖导管、交配器、产卵管等,后者与繁殖活动本身无直接关系,但和性腺发育及性激素分泌活动有关,如婚姻装、珠星等。 7. 鱼类的繁殖方式按按产卵季节分有春季产卵型、夏季产卵型、秋季产卵型和冬季产卵型,
按产卵次数分有一批产卵型和分批产卵型,按卵的性质分有产浮性卵型、产半浮性卵型、产粘性卵型和产沉性卵型,按受精和发育方式分有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型、体外受精体表发育型、体内受精体外发育型和体内受精体内发育型,按产卵行为分有无亲体护卫型、亲体护卫型和亲体型,按对产卵场要求分有敞水性产卵型(水层产卵型)、水草上产卵型、石砾产卵型、砂底产卵型、喜贝性产卵型和洞穴产卵型。
8. 淡水池塘溶解氧受水中辐照度、浮游植物等的影响呈不均匀分布,溶氧含量上层高,下
层低,而受风向的影响出现白天上风处低于下风处,晚上上风处高于下风处的现象。一天中溶氧含量最高在下午2~4时,最低出现在黎明前。溶氧的水平、垂直和昼夜变化夏秋季节大于春冬季节。
9. 池塘水质依据水中浮游生物总量和种类可以分肥水、瘦水、老水和转水四种类型,其中
肥水、瘦水适宜鱼类养殖,而老水和转水不利鱼类养殖。通常水中的悬浮生物和溶解有机物是造成池塘水色的主要因素,池塘水色有褐色、绿色、红色、青蓝色、清水色和土黄混浊色等类型,受温度、光照、营养盐、风向等的影响而产生季节、昼夜、垂直和水平变化,是检验池塘水质环境条件的直观指标(晴雨表),有利于鱼类养殖的水色通常有褐色和绿色水系,而红色水系通常是不利甚至危害鱼类养殖的危险色。水质环境条件良好的池塘其水色通常有明显的月变化和日变化。
10. 与鱼类养殖相关的非生物环境因子主要有水温、盐度、溶解气体、酸碱度(PH)、溶解
盐、光照、底质、声音、水深、水流等,生物因子有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微生物。 11. 根据鱼类适温范围大小,可将鱼类分为广温性鱼类和狭温性鱼类两种类型,而根据鱼类
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可将鱼类分为热带鱼类、温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三种类型。一般鱼类能够忍受的温度变化幅度为4~5℃。
12. 根据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性,可将鱼类分为海水鱼类、淡水鱼类、咸淡水鱼类和过河口洄
游性鱼类,其中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都属狭盐性鱼类,而咸淡水鱼类和过河口洄游性鱼类属广盐性鱼类。
13. 对鱼类影响较大的溶解气体有溶解氧、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氨等,溶解盐类有亚硝酸盐、
磷酸盐和碳酸盐类。
14. 卵细胞的成熟过程包括繁殖期、生长期和成熟期,而精细胞的成熟过程包括繁殖期、生
长期、成熟期和变态期。卵细胞的发生过程为卵巢→原始生殖细胞→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1个卵原细胞只产生1个卵细胞,而1个精原细胞生4个精子细胞。鱼类卵细胞实际上是停留在第二次减数分裂阶段的次级卵母细胞,在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产出体外,受精后放出第二极体。
15. 成熟鱼卵的结构包括卵核、卵膜、卵质和卵黄。根据卵黄的分布,大多数养殖鱼类的卵
..
.
为端黄卵。鱼类的卵膜按来源可分为初级(一级)卵膜、次级(二级)卵膜和三级卵膜,其中初级卵膜由卵细胞本身分泌的物质所形成,次级卵膜由卵母细胞发育后期由包围卵母细胞的滤泡上皮细胞分泌形成,三级卵膜是由输卵管或生殖器官附属部分分泌形成。一般浮性卵只具有一级卵膜,粘性卵和某些沉性卵有次级卵膜,三级卵膜为某些软骨鱼类所有。
16. 不同鱼卵的集卵和孵化方式不同,浮性卵通常用溢流方式收集,沉性卵用底部集卵管方
式收集,两者用孵化缸或桶、槽、环道等孵化,而粘性卵用鱼巢方式收集,通常有池塘孵化、脱粘卵孵化和淋水孵化等方式。
17. 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子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其作用机制为
环境因子→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脑垂体→性腺。 18. 鱼苗的形态特点主要表现在身体小、嫩弱、无鳞片等,生理特点是代谢水平高、生长快,
营养特点是要经历内源性营养、混合性营养和外源性营养三个阶段,游泳特点是孵出初期一般作垂直游泳,开口摄食时转为平行游泳。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一般的摄食顺序是:桡足类无节幼体和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成体和枝角类等→鱼糜或人工颗粒饲料。
19. 海水育苗场的主要设施有育苗车间、鱼池系统、供排水系统、水处理系统、充气供氧系
统、调温系统、供电系统、饵料培养系统等。其中水处理系统是水产工厂化育苗和养殖的生命线。橡胶管、木质网箱架和取样器等育苗工具的总体使用原则是使用前消毒、专池专用、严防污染。
20. 鱼类苗种繁育过程的基本步骤有亲鱼的选育→摧情产卵→受精→卵的孵化→鱼苗培育
→鱼种培育。鲤科亲鱼培育的经验是早春浅水培育,中期肥水培育,后期活水培育,产前流水刺激,产后强化培育。
21. 决定鱼类催产期的主要因素是水温。判断摧产日期主要依据亲鱼的性腺是否达到Ⅳ期
末,通常采用抽查亲鱼的成熟度的方法来确定最后的摧产时期。鉴别亲鱼成熟度的方法可以综合为“一看、二摸、三挤、四挖”。 22. 目前使用的摧产剂种类主要有鱼类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
放激素LRH及其类似物LRH-B等,各种摧产剂均须用生理盐水配成悬浮液后,方能注入鱼体。摧产剂的注射部位有胸腔注射、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注射次数分一次注射和二次注射两种。雄鱼一般注射一次,注射剂量约为雌鱼的一半。亲鱼注射摧产剂后的发情产卵效应时间主要由水温决定。
23. 鱼类受精有自然受精和人工受精两种方式,人工授精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其关键是
准确掌握效应时间。
24. 衡量鱼类人工繁殖技术水平的生物学指标有亲鱼成熟率、摧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和出
苗率。
25. 鱼苗培育的方式有静水土池塘培育、室内水泥池微流水培育和网箱培育三种。目前大多
数淡水鱼类采用静水池塘培育,大多数海水鱼类采用室内水泥池微流水培育。 26. 鱼池清塘后浮游生物的演替规律是清塘→浮游植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当水温为
20~25℃时,完成这一过程约需15~20d。池塘培育鱼苗的关键环节是要生态适时下塘,即能平行游泳,已开口摄食的成活适时鱼苗在池塘轮虫繁殖高峰期下塘培养。一般鱼苗经16~18d培养,长到3cm左右时即可出塘分养。室外土池培育是大多数鱼类鱼种培育的主要方式,分一龄鱼种培育阶段和二龄鱼种培育,鲤科养殖鱼类,1龄鱼种培育期通常为3~5个月,出塘规格为全长10~20cm,体重为10~100g,大规格鱼种通常要求鱼种体长15cm以上,体重50g以上。
27. 养鱼池塘类型一般有鱼苗池、鱼种池、成鱼池和越冬池。池塘的池底一般有锅底型、倾
..
.
斜型和龟背型三种类型,其中以龟背型最好。
28. 池塘养鱼中根据鱼种的放养次数有一次放养和多次放养方式,根据的养殖种类多少可以
分单养和混养方式。
29. 池塘混养主要利用有效空间原理和共生互利原理,其类型有种内混养和种间混养,混养
原则有主次分明原则、生态位互补原则、季节相近原则、生活习性相近原则、和平共处原则和互惠互利原则。混养比例主要考虑滤食性鱼类与吃食性鱼类比例,栖息水层相近且食性相似鱼类的比例。80:20混养模式是收获时80%的产量来自主养鱼类,另外20%产量来自于配养鱼类。
30. 轮养又叫轮捕轮放,能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养殖鱼类在饲养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合适的密
度。轮养原则是一次放足,逐级轮放,分批起捕,捕大留小,捕大补小。淡水池塘轮养 中主要的轮捕对象是鲢鱼、鳙鱼和草鱼。
31. 确定池塘放养密度的依据有池塘条件、鱼种种类与规格、饵料供应、轮捕次数、配套设
施和管理措施及历年的放养结果等,其中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质。确定原则是使放养鱼类种群对天然饵料的利用程度尽可能与水体的供饵能力相适应。
32. 池塘饲养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施肥、投饵和日常管理,其中施肥与投饵是中心工作,是池
塘养鱼高产、高效最根本的措施之一。池塘饲养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水质保持肥、活、爽,投饵保持匀、好、足。
33. 池塘养鱼中投饵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一年早知道,制订年饵料需要量、月分配额(投
饲率)和日投饵量。投饵应掌握四看四定原则和均匀性原则,四看指看水温,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类吃食情况,四定指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34. 增氧机的主要作用是增氧、搅水和曝气。增氧机的开机时间和长短要根据天气、鱼类动
态和增氧机负荷等灵活掌握,开机原则是“六开三不开”原则。
35. 八字精养法指水、种、饵、混、密、轮、防、管,其中水、种、饵是基本要素,混、密、
轮是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防和管是达到高产、高效的保证。 36. 鱼病发生的原因有自然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病原)生物因素和鱼的体质因素。其中
人为因素有未彻底清塘、放养密度不当和混养比例不合理、饲养管理不当、机械损伤等,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的生物叫病原体。鱼病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防重于治,疾病防治中的常规四项消毒内容是:池塘消毒、鱼体消毒、食场消毒、工具消毒。 37. 网箱养鱼中的网箱按大小有小型、中型、大型和超大型,按组合形式有单箱式和组合式,
按箱体的装配方式和有无盖网有封闭式和敞口式,按形状有方形、圆形、多边形和碟形等,按设置方式有固定式、浮动式、沉下式、升降式等,其中浮动式网箱是目前最通用,也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网箱形式。传统网箱的结构包括箱体、框架(或浮体)、浮子和沉子和固定设施四部分。
38. 综合养鱼的基本特点是将塘基和部分周围陆地纳入池塘生态系统,其类型主要有渔农综
合经营系统(鱼菜、鱼草,桑基、果基、蔗基、花基等)、渔牧综合经营系统(鱼畜、鱼禽或鱼禽畜)、渔、农、牧综合经营系统(鱼-草-猪,鱼-菜-猪等)和农庄式立体种养生态系统等。
39. 渔业资源增殖的主要方式有资源的保护、管理和人工增殖两种方式。渔业管理措施从类
别上可以分为技术措施、投入控制和产出控制三大类,或分为直接和间接措施两大类,也可以分为生物学方法、经济学方法和社会学方法三类。目前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主要措施有渔业限制、渔业水域保护管理和捕捞控制,其中渔业限制主要是设立禁渔区、禁渔期和自然保护区等,合理捕捞的中心问题是正确地决定起捕规格和捕捞量。 40. 人工养殖通常是在可控制的水域进行,目的是获得优质水产品,人工放流增殖通常是在
不可控制的水域进行,目的是增加放流品种资源量或改善该水域渔业资源结构。人工放
..
.
流品种原则上要求放流本地原种,其选择原则主要有生物多样性原则、生物安全原则、技术可行原则和兼顾效益原则,放流水域一般是湖泊、水库、大江、大河等大水面和港湾、近海等,禁止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经济鱼、虾、蟹类的产卵场等敏感水域进行放流。
41. 人工鱼礁具有环境、集鱼和资源保护功能。按照鱼礁功能分有生态公益型鱼礁、准生态
公益型鱼礁和开放型鱼礁,按建礁目的分有养殖型鱼礁、保护型鱼礁、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和游钓型鱼礁等,按鱼礁在水中的位置分有浮式鱼礁和沉式鱼礁,按制礁材料分有混凝土鱼礁、钢材鱼礁、塑料鱼礁、木竹鱼礁、轮胎鱼礁、石料鱼礁和废船鱼礁等。目前,底置多功能钢筋混凝土鱼礁占主导地位,较为先进的鱼礁为玻璃钢鱼礁。
三、选择题
2、 下列鱼类中以浮游生物为食的是 。
A、鲢鱼 B、鳜鱼 C、罗非鱼 D、大黄鱼 3、 下列鱼类中为肉食性鱼类的是 。
A、鲢鱼 B、鳜鱼 C、罗非鱼 D、大黄鱼 4、 下列鱼类中产沉性卵的是 。
A、鲢鱼 B、鲤鱼 C、罗非鱼 D、大黄鱼 5、 下列鱼类中为体内受精体内发育类型的是 。
A、鲢鱼 B、鲤鱼 C、罗非鱼 D、褐菖鲉 6、 下列鱼类中为雌雄同体的是 。
A、石斑鱼 B、大黄鱼 C、罗非鱼 D、鲤鱼 7、 下列鱼类中具有性转换现象的是 。
A、鲤鱼 B、大黄鱼 C、罗非鱼 D、黄鳝 8、 下列鱼类中 为冷水性鱼类。
A、大麻哈鱼 B、石斑鱼 C、胡子鲇 D、中华鲟
9、 下列 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Ⅰ级保护鱼类。 A、大黄鱼 B、唐鱼 C、文昌鱼 D、新疆大头鱼 10、 选择养殖鱼类的首要依据是 。
A、经济效益 B、生产性能 C、生长速度 D、经济价值 11、 下列鱼类中对食物选择性最强的是 。
A、鲤鱼 B、罗非鱼 C、草鱼 D、鲫鱼
12、 在适宜条件下,使空腹的鱼群一次吃饱的摄食量称为 。 A、一次摄食量 B、饱食量 C、日粮 D、摄食率 13、 鱼类最适宜的pH为 。
A、4-5.5 B、5-6.5 C、7-8.5 D、9-10.5 14、 通常判断鱼类性成熟的指标是 。
A、年龄 B、个体大小 C、性腺发育程度 D、性征 15、 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怀卵的总数称 。
A、繁殖力 B、个体繁殖力 C、绝对繁殖力 D、相对繁殖力 16、 鱼卵从卵巢腔向体外产出的过程称 。
A、排卵 B、产卵 C、卵的发生 D、卵的成熟
17、 在人工繁殖中,亲鱼性腺发育已达Ⅳ期、经摧产能起正常排卵反应时,表明亲
鱼 。
..
.
A、性腺发育已成熟 B、卵子已发育成熟 C、卵子已受精 D、性成熟
18、 某些鱼类的卵子外有包卵膜,是卵母细胞发育后期由包围卵母细胞的滤泡上皮细胞分
泌形成,又称为 。
A、一级卵膜 B、二级卵膜 C、滤泡膜 D、质膜 19、 鱼类人工繁殖主要取决于 。
A、亲鱼的个体大小 B、亲鱼的年龄 C、亲鱼的性腺发育状况 D、亲鱼的怀卵量 20、 肉眼可看清卵粒,但卵巢尚未占据腹腔大部分的卵巢成熟度为 期。
A、Ⅲ B、Ⅳ C、Ⅴ D、Ⅵ 21、 刚产完卵以后的卵巢成熟度为 期。
A、Ⅲ B、Ⅳ C、Ⅴ D、Ⅵ
22、 鱼类性细胞发生和形成的这一时期称为 。
A、胚前期 B、胚中期 C、胚后期 D、胚胎期 23、 鱼类卵子受精后在卵膜内发育成仔鱼的时期称 。
A、胚前期 B、胚中期 C、胚后期 D、胚胎期
24、 精卵接触后3~5min,卵表面的放射膜向外隆起,形成一层透明膜称 。
A、质膜 B、包卵膜 C、受精膜 D、放射膜
25、 精子入卵后,细胞质向动物极方向流动而集中成较透明的小盘状称 。
A、胚泡 B、胚盘 C、受精锥 D、受精盘 26、 鱼苗体侧开始出现鳞片至全身被鳞这一阶段为 。
A、胚后期 B、仔鱼期 C、稚鱼期 D、幼鱼期 27、 主要养殖鱼类胚胎发育期间以 为营养。
A、卵黄 B、单细胞藻类 C、轮虫 D、由亲鱼提供 28、 fingerling指的是 。
A、仔鱼 B、稚鱼 C、鱼苗 D、鱼种
29、 供池塘、水库、河沟等水体放养以养成食用鱼的幼鱼称 。
A、鱼苗 B、鱼种 C、种鱼 D、亲鱼 30、 目前淡水鱼苗培育多采用 方式。
A、土池 B、室内水泥池 C、网箱 D、以上均是 31、 目前我国鱼种培育的主要方式是 。
A、池塘 B、室内水泥池 C、网箱 D、以上三种都 32、 淡水鱼苗经15~20d的饲养,培育成全长3cm左右的稚鱼习称 。
A、春花 B、夏花 C、秋花 D、冬花 33、 鱼苗刚开口时一般都摄食 。
A、轮虫 B、枝角类 C、桡足类 D、人工颗粒饲料 34、 决定仔鱼饵料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食饵的种类 B、食饵的大小 C、食饵的形状 D、食饵的营养 35、 池塘水体中,夏秋季节的晴天产生氧盈层的是 。
A、上层 B、中层 C、底层 D、整个水体
36、 池塘透明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一般早晨 下午。
A、小于 B、大于 C、相同于 D、不一定(小或大) 37、 外界环境刺激对鱼类繁殖活动的影响是通过 来启动完成的。
A、大脑 C、下丘脑 C、性腺激素 D、中枢神经系统 38、 产 卵的鱼类一般利用鱼巢并池产卵。
A、漂浮性卵 B、半漂浮性卵 C、沉性卵 D、粘性卵
..
.
39、 在人工育苗中,鱼类从性腺成熟到精卵开始退化之前的这一段时期常为 。
A、发情期 B、成熟期 C、交配期 D、催产期 40、 在鱼类人工繁殖中,常用催产激素LRH-A称 。
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B、促黄体素释放激素 C、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D、高效鱼类摧产合剂 41、 家鱼摧产过程中,摧产剂常采用 注射方法。
A、1次 B、二次 C、多次 D、以上都常采用 42、 在各环境因子中, 是影响催产期的主要因素。
A、水温 B、溶氧 C、光照 D、以上都是 43、 成熟良好,可以摧产的雌鱼一般 。
A、腹壁薄且有弹性 B、腹壁厚且有弹性 C、腹壁薄且无弹性 D、腹壁厚且无弹性
44、 亲鱼注射摧产剂后的发情产卵效应时间主要由 决定。
A、水温 B、摧产剂种类 C、注射剂量 D、亲鱼种类 45、 是目前大量生产鱼苗时比较理想的一种鱼卵孵化方法。
A、孵化缸 B、孵化环道 C、筛绢网箱 D、水泥池 46、 下列哪些鱼苗为劣质苗 。
A、杂色苗 B、困花苗 C、胡子苗 D、以上都是 47、 为优质鱼苗的特征。
A、头小背厚,集群游泳,逆水游泳 B、头大背狭,分散游动,逆水不前 C、头小背厚,分散游泳,逆水游泳 D、头大背狭,集群游泳,逆水不前 48、 土池培育淡水鱼苗时孵化后的鱼苗应在池塘 时下塘。
A、注水施肥前 B、注水施肥后 C、轮虫繁殖高峰期 D、浮游生物高峰期 49、 经长途运输后的鱼苗,必须先放在鱼苗箱中暂养,其主要目的是 。
A、使鱼苗适应密集培养 B、使鱼苗排出代谢废物 C、投喂使鱼苗饱食 D、调节温差 50、 目前我国鱼类养成的的主要方式是 。
A、池塘养鱼 B、网箱养鱼 C、综合养鱼 D、工厂化养鱼 51、 生产单位重量鱼产品所耗用的饵料重量称 。
A、饵料利用率 B、饵料系数 C、生产效率 D、增重率 52、 起捕时的总产量减去鱼种放养量后的产量称为 。
A、增重倍数 B、毛产量 C、净产量 D、总产量 53、 鱼类起捕时的平均净增重和放养时的鱼种平均之比称 。
A、毛产量 B、净产量 C、放养效益 D、增重倍数
54、 池塘养鱼中,注水和施肥培养饵料生物一般在清塘后 天左右进行。
A、3 B、7 C、10 D、15 55、 适合池塘养鱼的土质以 最好。
A、沙土 B、黏土 C、壤土 D、石砾土
56、 同一种类不同规格(大、中、小)鱼种按比例混养,一段时间后,将达到上市规格的
鱼捕出上市,并在年中补充小规格鱼种,使各档规格鱼种逐年提升的一种养鱼方式称 。
A、混养 B、轮养 C、套养 D、合理放养 57、 养殖鱼类浮头常表明养殖水体 。
A、水质过肥 B、水质败坏 C、溶氧过高 D、溶氧过低
..
.
58、 “肥、活、嫩、爽”是优良水质的基本要求,其中肥表示 。
A、水中有机物和营养盐类丰富 B、水色和透明度经常变化 C、易消化浮游植物比例高 D、水色不浓不淡,透明度适中 59、 限制池塘养鱼放养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
A、鱼的种类与规格 B、水质条件 C、饵料供应 D、养鱼技术 60、 池塘养殖鱼类黎明前后开始浮头,其浮头程度较 。
A、轻 B、重 C、正常 D、危险 61、 池塘养鱼中,一般睛天 时候不开增氧机。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傍晚 62、 池塘养鱼中手工投饵时一般应掌握 三步节奏。
A、慢、快、慢 B、快、快、慢 C、快、慢、快 D、慢、慢、快 63、 池塘养鱼中手工投饵时一般应掌握 的投饲量方法。
A、六分饱 B、七分饱 C、八分饱 D、九分饱 64、 八字精养法中, 是池塘养鱼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
A、水、种、饵 B、混、密、轮 C、水、种、管 D、混、密、管 65、 相对于池塘养鱼,网箱养鱼是一种 的养鱼方式。
A、低成本、低密度、低效益 B、低成本、高密度、高效益
C、高成本、低密度、低效益 D、高成本、高密度、高效益 66、 网箱养鱼的水域一般应选择流速为 米/秒以下的水域。 A、0.5 B、0.8 C、1.0 D、1.5
3
67、 目前国内大多浮动式网箱鱼种的一般放养密度为 Kg/m。
A、5 B、10 C、15、 D、20 68、 网箱养鱼中日投饵量大多依据 确定。
A、养鱼者的经验和鱼的活动情况 B、鱼的活动情况和气候情况 C、网箱内鱼的重量和鱼的活动情况 D、网箱内鱼的重量和投饵率 69、 某网箱养鱼场,投放鱼种10000尾,平均尾重180g,经15天饲养,总投饲料量2000kg,
无死亡记录,抽样测定平均尾重220g,则该培养期内的饵料系数为 。 A、2.0 B、5.0 C、10.0 D、13.3
70、 某鱼品种网箱养殖产出规格要求为1000g,投喂颗粒饲料经一年养殖,平均增重倍数
为6,则入箱尾重以 g/尾为宜。
A、100g B、143 C、167 D、200
3
71、 10个3×3×3的筏式网箱,计划放养量10Kg/m,要求放养鱼种规格为150g,则应购
入鱼种 尾。
A、15000 B、18000 C、27000 D、30000
72、 某养殖场投放平均尾重为100g的某鱼种10t,经一个养殖周期预计产量为60t,预计
饵料系数为2.2,则全年所需的投饲量为 t。 A、132 B、220 C、110 D、50
73、 人工放流品种原则上以地方性、定居性资源为主是基于 原则。
A、生物多样性 B、生物安全 C、技术可行 D、兼顾效益
74、 投放在海洋自然保护区或者重要渔业水域,用于提高渔业资源保护效果,全封闭,禁
止开发利用的鱼礁称为 。
A、生态公益型鱼礁 B、公共型鱼礁 C、保护型鱼礁 D、增殖型鱼礁
75、 以聚集、滞留、诱集水产生物为目的,在海面或海中设置的浮体式渔场设施称
..
.
为 。
A、养殖型鱼礁 B、渔获型鱼礁 C、浮式鱼礁 D、沉式鱼礁 76、 热带鱼的特点是 。
A、耐高温 B、不耐高温 C、不耐低温 D、耐低温 77、 静水养鱼池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 。
A、空气溶入 B、人工增氧 C、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D、药物增氧 78、 淡水池塘中溶解氧的分布是 。
A、均匀合理 B、均匀不合理 C、不均匀合理 D、不均匀不合理 79、 晴天肥水池塘溶氧量最高的时候是 。
A、黎明前 B、上午 C、下午 D、晚上 80、 淡水鱼一般喜欢在 的水中生活。
A、酸性 B、中性偏弱碱性 C、中性 D、碱性 81、 对池水的肥瘦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A、鲢鱼、鳙鱼 B、草鱼 C、团头鲂 D、鲫鱼 82、 家鱼育苗量性腺发育第 期时能进行人工摧产。 A、Ⅱ B、Ⅲ C、Ⅳ D、Ⅴ
83、 鱼苗池和成鱼池的不同要求是 。
A、水深和面积 B、方向 C、土质 D、结构 84、 夏花出塘前拉网的主要目的是 。
A、除野 B、分类 C、分规格 D、增强体质 85、 鱼苗刚下塘时的主要饵料是 。
A、原生动物 B、轮虫 C、枝角类 D、桡足类
86、 刚由内源性营养阶段转为外源性营养阶段的鱼苗,都是先吞食 的。 A、水中的细菌 B、浮游藻类 C、轮虫 D、有机碎屑 87、 鱼苗下塘时温差应不超过 。
A、2~3℃ B、5℃ C、5~10℃ D、10℃ 88、 下列 浮头时为轻浮头。
A、青鱼 B、草鱼 C、鲢鳙鱼 D、团头鲂 89、 下列 俗称为肥水鱼。
A、青鱼 B、草鱼 C、鲢鳙鱼 D、鲤
90、 当水中溶氧缺乏时,下列鱼类最先浮头的是 。 A、麦穗鱼 B、鲢 C、鳙 D、鲤 91、 白鲢的主要食物是 。
A、原生动物 B、浮游植物 C、浮游动物 D、底栖藻类 92、 家鱼产 卵。
A、漂浮性卵 B 浮性卵 C 粘性卵 D 沉性卵 93、 鲤、鲫鱼产 。
A、粘性卵 B、漂流性卵 C、沉性卵 D、浮性卵 94、 鱼苗的特征是 。
A、无鳞 B、鳞片不完整 C、鳞片完整 D、无鳞或鳞不完整 95、 池塘中溶氧的最大消耗是 。
A、逸散 B、鱼类呼吸 C、其它水生动物呼吸 D、水中底泥有机物耗氧 96、 清晨池鱼浮头总是在池水的 。
..
.
A、上风处 B、下风处 C、池中央 D、池四周 97、 草、鲤、鲫无胃,投饵应 。
A、一次投足 B、少量多次 C、大量多次 D、随时投喂 98、 大规格鱼种指全长达到 ㎝的鱼种。
A 、3~5 B、5~10 C、10~15 D、>15 99、 轮捕轮放的主要对象是 。
A、草鱼 B、团头鲂 C、青鱼 D、鲢鳙 100、 海水鱼类的集约化养殖方式主要是 。
A、池塘养殖与工厂化养殖 B、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 C、网箱养殖与工厂化养殖 D、港湾围拦养殖
四、简答题
1、 简述池塘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由于溶解氧补偿和消耗的特点,造成池塘溶解氧在分布上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 (1)水平变化。由于风力的作用,池塘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比上风处多,因此,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生的氧气和大气溶入的氧气都比上风处高。但夜间由于集中在下风处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在夜间的耗氧比上风处高,溶氧的水平分布白天相反。
(2)垂直变化。由于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均有垂直梯度变化,使溶氧分布很不均匀,尤其是夏秋季节的晴天白昼,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白天,上层辐照度大,浮游植物数量多,光合作用产氧量多;下层正相反,产氧少而有机物耗氧量大。辐照度越强,水温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显著,造成上层氧盈越大,下层氧债越高,中层氧跃层越为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夜间,由于池水密度流,溶氧的垂直变化并不显著。
(3)昼夜变化。白天与夜间的溶氧差异较大。白天辐照度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高,往往在晴天下午溶氧超过饱和度;夜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池水中只进行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而大气溶入表层水的氧气又不多,致使池水溶氧明显下降,至黎明前下降到最低。 (4)季节变化。夏秋季节水温高,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强,生物繁殖快,水质肥,耗氧因子多,溶氧的水平、垂直和昼夜变化十分显著。冬春季节,水温低,则产生相反的结果
2、 简述目前亲鱼成熟度的常用鉴别方法。
(1)鉴别亲鱼成熟度的方法:综合为“一看、二摸、三挤、四挖”。 看:看亲鱼腹部大小,卵巢在体内流动情况和生殖孔形状及颜色等; 摸:摸腹部柔软程度、腹壁厚薄和卵巢的弹性;
挤:用手挤腹部,看生殖孔有否精液往外流,肛门有否粪便(有粪便说明鱼还在摄食,应晚几天摧产);
挖:挖卵器挖卵观察。
(2)家鱼成熟良好,可以摧产的主要标准:
雄鱼:用手轻轻挤压后腹部,从生殖孔有较浓的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 雌鱼:(鲢、鳙)腹部膨大,后腹部(腹鳍至肛门)柔软,腹壁薄且有弹性,倒立鱼体卵巢向前(头部)流动,头部向下时卵巢下垂,生殖孔略突出并呈粉红(草鱼生殖孔开放微红或不红)。
..
.
3、 简述淡水鱼卵孵化管理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
(1)孵化容器的清洗和消毒。放卵前把孵化器洗刷干净,彻底消毒,并仔细检查,严防漏水跑苗。放卵后经常洗刷筛绢网,尤其是在鱼苗出膜前更要及时洗刷,以免卵膜附着在筛绢上。
(2)定期检测水温、水质和胚胎发育情况。着重预防水霉和敌害等。
(3)卵化期间,根据不同的胚胎发育期分别给予不同的水流量。从卵裂到鱼苗出膜前,流速控制在不使卵粒、仔鱼下沉堆集为度,流量一般为7.5L~12L/min;鱼苗出膜后至平游前,流量可适当增大,平游后又适当减低约至5L/min,避免水流过大,使鱼苗顶水游泳而消耗体力。
(4)停水溶膜。当约有5%的卵已经孵出时,即将进水阀门关闭,使孵化器中的水停止流动,鱼卵下沉。一般经过15min左右就有95%的鱼苗孵出,这时立即打开阀门,冲起鱼苗。
4、 简述目前淡水鱼类室外土池培育鱼苗的主要技术环节。
淡水鱼类室外土池培育鱼苗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
(1)鱼苗池选择。要求:靠近水源,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池形整齐,面积和水深适宜;池底平坦,淤泥适量;土质好,池堤牢固,不漏水;通风向阳,光照充足。
(2)整塘与清塘。整塘一般在鱼苗下塘前一个月左右进行。
(3)适口饵料生物培养。其技术要点是:①选择有足够休眠卵的池塘(老塘)或人工接种。②根据鱼苗下塘时间施肥。③根据水温提前清塘。
(4)生态适时下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口饵料适时,在轮虫繁殖高峰期使鱼苗下塘;二是鱼苗生理适时,在鱼苗生长适时和成活适时下塘。
(5)鱼苗放养。鱼苗放养前试水,选择优质鱼苗,运输到达后先暂养鱼苗,调节温差,再饱食下塘,溶氧好放养密度。注意同一池塘应放同批(相同规格)鱼苗,鱼苗放养时间最好在晴天无风的上午进行。
(6)饲养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投饵或施肥;二是分期注水;三是日常管理。
(7)拉网锻炼。夏花鱼种在出塘分养前必须进行2次~3次拉网锻炼,主要是为夏花鱼种长途运输作准备。
(8)出塘。出塘前要进行过筛、计数和质量鉴定。
5、 简述鱼类育苗的基本设施及要求。
(1) 育苗车间。主要有砖混结构温室和简易塑料大棚温室两种。可以是单栋温室和连栋
温室。
(2) 鱼池系统。是育苗场的主体部分。鱼池按型可分为亲鱼池、产卵池、育苗池和养殖
池等。
(3) 进排水系统。分为进水系统和排水、排污系统两部分。进水系统包括从水源进水的
设施、通往养鱼车间的各种明暗沟渠或管道、沉淀贮水池和进入鱼池的进水设施等。排水、排污系统主要包括鱼池排水、排污结构和室内外排水、排污沟渠两部分。
(4) 水处理系统。包括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设施及消毒净化设施。开放流水式工
厂化繁育系统,常以天然水体作蓄水池和净水池,水经沉淀池、生化处理和过滤器的处理后,输入育苗池,水质恶化时及时排放,同时不断补充经沉淀、生化处理和过滤后的新鲜水。排出的水不重复使用,缺乏专用水处理设施,对环境的污染较大。半封闭式的工厂化繁育系统有较好的水处理设施,但注重育苗或养殖前期用水的处理,养殖废水部分排掉,水的使用效率较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仍较大;封闭式工
..
.
(5) (6) (7) (8)
厂化繁育系统,养殖用水封闭循环,只加水不排水,水的使用效率高,可以做到零排放。
充气供氧系统。目前主要应用的是空气充气增氧技术,设施较为简单,一般由罗茨鼓风机、输气管道和气石构成。
调温系统。包括制热和制冷系统两部分。调温方式包括水体调温和空气调温。 供电系统。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 饵料培养系统。分为植物性饵料的培养(如单胞藻的培养)和动物性饵料的培养(如轮虫、卤虫、枝角类、桡足类、双壳类幼虫等)。培养方式为水泥池培养、水槽培养、玻璃柱培养、塑料袋培养等。
6、 简述鱼苗的生物学特点
鱼苗指孵化脱膜后的仔鱼和稚鱼,处于生命的早期,具有许多不同于成鱼的生物学特点。 (1)形态和生理特点
①身体幼小、嫩弱,体表无鳞片。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敌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均很低。
②口裂小,取食器官还没有完全形成。取食能力弱,食谱范围狭窄,对饵料的要求高。在一定发育期内,各种鱼苗摄食饵料种类相同,一般均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轮虫、枝角类等)。
③新陈代谢水平高,个体生长快。是生命周期中生长的高峰期。 (2)营养特点
①内源性营养阶段。以卵黄为营养的阶段。刚孵出的仔鱼口、咽、食道、胃、肠等消化管刚形成,结构不完善,肝和胰脏等消化腺初步形成,分泌机能很弱。
②混合性营养阶段。当鱼苗体内鳔充气后,一面吸收卵黄,一面摄食外界食物(开口饵料)的阶段。
③外源性营养阶段。卵黄囊消失,完全摄食外界食物的阶段。 (3)食性特点 对滤食性、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摄食方式和食物组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人工培养条件下,一般先摄食桡足类无节幼体、轮虫,转而摄食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成体和枝角类等,最后摄食鱼糜或人工颗粒饲料。对肉食性鱼类的鱼苗,单以其他鱼苗为食。
(4)游泳特点
淡水主要养殖鱼类卵黄囊仔鱼多沉于水底,作垂直游动,待鳔充气后浮起平行游泳;海水鱼类的卵黄囊仔鱼大多靠身体含水量的增加而浮起。
7、 简述鱼种质量“四看一抽样”鉴别标准的内容及优质鱼种要求 一看出塘规格。主要是规格的均匀性。同一口鱼池同一种鱼的出塘规格应整齐、均匀,体长、体重相差无几。
二看鱼种体色。优质鱼种体色鲜艳而富有光泽。
三看体表光泽。健壮的鱼种体表有一层粘液,呈一定光泽。而病弱受伤鱼种则缺乏粘液,体表无光泽。
四看鱼种游动情况。健壮的鱼种游动活泼,集群性、逆水性抢食性强,受惊时迅速成群潜入水底。体质较差的弱鱼苗或病鱼行动迟缓,不集群,独游,抢食力弱,逆水性差。 一抽样就是随机抽样检查鱼种的优劣。目前主要养殖鱼类中有很多已制定了相关的鱼种质量标准,可以通常通过随机抽样0.5kg,计数尾数,然后查对优质鱼种规格鉴别表来确定鱼种
..
.
的优劣。
优质鱼种要求规格整齐,肌肉丰满,色泽鲜艳,在离水时剧烈跳动,个体肥壮,头小背厚,体色光润,肌肉润泽,鳞片、鳍条完整无损,鳃盖不张,尾不弯曲,体表无寄生虫和伤痕,体形正常无畸形。
8、 简述池塘养鱼中对池塘的基本要求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池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包括池塘位置、水源和水质、土质和底质、面积和深度、形状与周围环境等。要求面积适中,10亩左右;池水较深,2.5m左右;水源和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池形整齐,堤埂较高较宽;池形呈龟背型或倾斜型。
放养前的准备主要包括整塘、清塘、注水和施肥培养饵料生物。
9、 简述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与传统养鱼技术的区别。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收获时80%的产量来自主养鱼类,另外20%产量来自于配养鱼类。任何一种能摄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杂食性鱼类都可作主养鱼类,配养鱼类通常为滤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与传统的混养技术相比较,80:20养鱼技术简单、实用,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
①传统混养品种常多达6~7种,主养品种不明确,搭配混养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水体,较为复杂;80:20养鱼技术则是从市场需求多且价值高的鱼类中选择一种进行较为简单的养殖,配养鱼类的作用主要是为主养鱼类服务,搭配简单,管理方便。
②传统混养技术追求产量高,但鱼的市场价值较低;80:20养鱼技术追求高利润,主养鱼的市场价值高。
③传统混养技术常以半精养为主,鱼病多,劳动强度大;80:20养鱼技术是精养方式,主养鱼类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鱼病少,劳动强度小。
10、 简述池塘水质调节方法 (1)常规改良法。 ①适时适量进行追肥。
②经常加注新水。目的是增加水深,增加池水透明度,增加水中溶氧。 ③定期搅动底泥。造成池水上下混合,恢复营养物质在上下水层中的平衡。 (2)机械改良法。
①合理使用增氧机。起增氧、搅水、暴气作用。 ②根据水质情况使用水质净化机等设备。 (3)化学改良法。
①定期泼生石灰。直接增加营养物质,中和酸性淤泥等,使池水吴微碱性,有利于硝化细菌和浮游生物的繁殖,也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并可起防病的作用。 ②使用水质改良剂、增氧剂等。
..
.
11、 简述池塘养鱼过程中如何合理使用增氧机?
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曝气的作用,能有效的改善水质,对防止浮头、提高鱼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增氧机的开机时机和运转时间不是绝对的,需要看天气、水温、池塘条件、投饵施肥量、增氧机的功率大小等根据池塘溶氧情况灵活掌握。
开机原则:“六开三不开”原则。 “六开”:
①晴天中午开。目的是增加全池溶氧贮备。
②阴天次日清晨开。因前日光合作用弱,溶氧量低。 ③阴雨连绵半夜开。 ④下暴雨时上半夜开。 ⑤温差大时及时开。 ⑥特殊情况随时开。 “三不开”:
①早上日出后不开。溶氧上升。
②傍晚不开。防止饱和氧溢出和池水过早混合,加深底层缺氧。
③阴雨天白天不开。光合作用弱,表层溶氧不会过饱和,开机无意义。
运行时间:一般30~60min。施肥后、天气热,养殖密度大,开机时间长;不施肥、天气凉爽,养殖密度稀,开机时间短。
12、 简述池塘养鱼中鱼类浮头发生的原因、轻重的判断、预测的方法及发生浮头后应采取
的相应措施。
(1)浮头发生的原因:
浮头指鱼类因水中缺氧而浮到水面的现象。由于池塘混养密放,投饵施肥多、密集的鱼类和大量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好气性细菌等呼吸及它们排泄的粪便和其实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氧,遇天气闷热、气压低、连续阴雨天或天气突变等,常造成鱼池溶氧不足,而使鱼类发生浮头。 (2)浮头轻重的判断:
浮头时间 浮头位置
黎明前后 池中央
野杂鱼(麦穗鱼等)和虾类,中上层鱼类。(对缺氧适应性差)
浮头品种
鲢鳙:一般性浮头
草鱼:严重
浮头面积 受惊反应
小 迅速下沉
鲤鱼、青鱼:危险 鲫鱼:泛池 大
反应迟钝,不下沉或无反应
轻
重
半夜前后或白天 池边 底层鱼类
(3)浮头预测的方法:
①看天气:夏季遇天气闷热,气压低;连续阴雨天;无风或风力弱;大雾;傍晚天气转阴、下雷阵雨;久晴未雨;天气突然变化(如气温大幅下降)等情况。翌晨均可能浮头。
..
.
②看季节:夏季水温高,最易发生。春、秋两季遇天气突变,也易发生。
⑧看水色:池水肥,透明度小,水色浓。遇天气突变,水质突然变清,易发生。 ④看鱼类吃食和活动:突然减少摄食或活动异常。 (4)发生浮头后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①加注新水和打开增氧机。 ②施放速效化学增氧剂。
13、 简述池塘养鱼中巡塘三查和投饵四看四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巡塘三查:早上查鱼苗是否浮头,午后查鱼苗活动情况,傍晚查鱼池水质。
投饵四看四定:四看,看水温,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类吃食情况;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14、 简述八字精养法的主要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水、种、饵、混、密、轮、防、管八字精养法是池塘养鱼技术的总结和概括。
水:指养鱼池的环境条件,包括水源、水质、水深和周围环境等,必须适合鱼类生活和生长的要求;
种:是鱼种,包括数量(充足)、规格(合适)、体质(健壮)等,优良品种; 饵:指饵料和饲料,营养完全,适口,量足;
混:指根据生态学原理实行不同种类、不同年龄与规格鱼类的混养; 密:是合理密养;
轮:是轮养与轮捕轮放,使养殖过程始终保持较合理的储存量; 防:是做好鱼类病害的防治和防逃、防盗工作; 管:是实行精细的科学管理工作。
水、种、饵是养鱼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池塘养鱼的物质基础,一切养鱼技术措施,都是根据水、种、饵的具体条件来确定的。混、密、轮是池塘养鱼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混是巧妙地运用鱼与鱼之间互相有利的一面,尽可能限制或缩小其矛盾的一面,以充分发挥水、种、饵的生产潜力。密是根据混养的生物学基础,运用各种鱼之间的关系,根据水、种、饵的具体条件,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饵料,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轮是在混和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和扩大池塘的利用时间和空间,即进一步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防和管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各种条件和技术,是达到高产、高效的保证。
15、 简述网箱养鱼的主要技术措施。
(1)养殖水域的选择。一般多应设置在交通方便但要避开航道或交通要道,避风条件良好风浪不大于1米,水深5~40米左右,流速为1.0米/秒以下,硬砂泥或泥砂底质,水质良好无污染,透明度在1.5~3米以上的水域。
(2)养殖方式主要是单品种、半精养、肉食性鱼类的鱼种和成鱼养殖。
(3)放养规格,一般产出规格在500~1000g左右较为适宜,以个体增重6~9倍计算,入箱尾重以80~150g为宜。
(4)放养密度常根据水温、Do、水流、网箱设置位置、苗种种类与规格、收获规格、网箱规格、网目大小,饵料,技术及管理水平等条件来确定,目前国内大多浮动式网箱一般以
3
10Kg/m左右为度来投放。
(5)投饲技术。投饵种类:主要有鲜活饵料、冷冻饵料、配合饲料三种。投饵方法有自动投饵机投饵和人工手撒两种方式。人工手撒时,一般应掌握“慢、快、慢”三步节奏,掌握“八分饱”的投饲量方法。日投饵量的确定大多由当日养殖对象的群体重量与投饵率决定,
..
.
即:日投饵量=鱼体重量×投饵率
(6)日常管理主要有分级疏养和进出箱,投饵、巡箱检查和记录测量、网位调整、网箱的清洗和换网、设施修补、隐蔽物和遮阴物的投放、鱼病防治、水质监测及防灾防盗等。
16、 简述人工放流技术
(1)放流品种的选择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生物安全原则、技术可行原则、兼顾效益原则。
(2)放流水域。进行放流增殖的水域一般是湖泊、水库、大江、大河等大水面和港湾、近海等。但禁止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经济鱼、虾、蟹类的产卵场等敏感水域进行放流。 (3)放流前的准备。重点是进行放流品种和水域的放流可行性研究。一是放流水域生态系的结构和环境容纳量调查。二是确定周密的放流工作方案。根据放流水域的生态环境要求,确定合理的放流鱼种结构搭配和数量及苗种供应单位和放流水域;制定放流标志和放流时间、地点、规格、运输、计数验质、暂养和放流方法等具体的放流操作技术方案。 (4)放流过程管理。放流过程实行监理、验收和公证、公示制度。 (5)放流后期管理。主要是跟踪调查和效果评估。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f34ea96c4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