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月11日《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预习》,欢迎阅读!
5 《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预习
【学习目标】
1.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2.激发学生对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搞物候观测。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适点引导 【学习重点】感受说明文准确严密的特点。
一、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 (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 ,这段文字是按 顺序解说事理。
(3)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 答:
(4)文中运用了 、 、 的说明方法。
(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
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三、片段练习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说明方法,有条理的介绍一种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
1.古代诗歌中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的,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说说你从诗中看到了哪些物候知识,这些物候知识可以用书本中的哪些语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你注意积累了哪些关于农业的谚语,这些谚语反映了哪些物候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f23ada6e6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