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作文预测-用专注敲开成功之门

2022-08-23 22:54:4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5高考作文预测-用专注敲开成功之门》,欢迎阅读!
专注,作文,预测,高考,成功
2015高考作文预测:用专注敲开成功之门

2015高考作文素材2015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戏剧除外)

当茨威格还年轻的时候,他赢得了一个机会见到罗丹。经过一夜的兴奋难眠,茨威格终于见到罗丹。年轻人在自己崇拜的艺术大师面前嘴笨得说不出话来。”“我没有对他说一句恭维的话,我站在各种雕塑之间,就像他的一座雕塑一样。但罗丹喜欢这位年轻诗人真诚的窘态,请他一起用餐,这份餐饭相当于一个中等农民家庭的水平;接着让他观看他激情专注而忘我的创作。于是,茨威格获得了三点启示。第一点启示:伟大的人物总是心肠最好的。第二点启示:伟大的人物在自己的生活中,几乎都是最最朴实的。第三点启示:伟大的艺术家总是拥有一种创作诀窍创作时全神贯注,思想高度集中,以致把自己置之度外,把周围的整个世界忘却。茨威格所的三点启示,对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 用专注敲开成功之门

什么是专注?专注是锲而不舍的磨练和追求,是百折不挠的探索和力量,专注是竭力全力的催化剂。追求专注是对人生最好的诠释;坚守专注,期待着收获;用专注敲开成功之门。这些是雕塑大师罗丹给茨威格的启示,也是送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专注的精神和毅力助你成功。一位久负盛名的企业家,在告别职业生涯之际,应多人要求,公开自己一生成就的奥秘。会场座无虚席,奇怪的确实在前方的舞台上吊着一个大铁球。观众们都莫名其妙,这时,两位工作人员

1 14


抬了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面前。老者请两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上来,让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可是那吊球却一动也没动。另一个人接过大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观众们都认为那个铁球肯定动不了了,观众们开始议论纷纷。这时,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对着铁球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敲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敲了一下再敲了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会场开始骚动。老人仍旧不理不睬继续敲着。大概在老人进行四十分钟时,坐在前排的一个人尖叫了一声:球动了!霎时间会场变得立刻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场上爆发出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个小锤揣进兜里。 老人用小锤就可以敲动的球却不能被年轻人敲动,足以证明: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和坚持的毅力。

刻苦专注治学,终有所成就。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苏廷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他们刻苦专注的读书,终有所成就;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匆忙人生,我们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过客,然而拥有这种精神的人,却能透过这匆忙的世界,洞察星辰,成为历史上不被遗忘的人。倘若你问我拿什么书写人生,我告诉你:用专注,敲响成功之门。

2 14


小树因为专注,才能长成参天大树;鸟儿因为专注,才能实现一飞冲天;小溪因为专注,才能汇流汪洋大海。专注是用来浇灌成功之花的水,有了专注,成功的花才能完美绽放。 【修改与点评】

1.作者从材料的一个角度精心提炼出论点,即题目用专注敲开成功之简洁而醒目。

2.两个分论点,详实的事例,围绕中心观点,展开论述,用事实说话,重在证明专注的力量和结果。3.结尾两段写得十分出色。一是告诉读者成功的秘诀:用专注,敲响成功之门。紧扣文章的论点。二是用一组排比句,从小树、鸟儿、小溪的角度,论述了专注的伟大意义,然后戛然而止,令人回味和深思。结尾深化和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也许我们都错了

也许,有时我们会在追逐中忘记了自己行走的痕迹;也许,有时我们会在爬山时失去思考的能力;也许,在努力争取的过程中我们仅仅靠自己的肢体和意志力寻取。所以,我们会忘记分析,忘记追求的本质,忘记成功的必备要素。正如茨威格总结罗丹成功的秘诀:在平凡执着和专注中,追求伟大。 因为不甘平凡,所以拼死一搏。对于现在社会的竞争,有些人不知道努力,甘心败下阵来。也许是因为不够成熟,也许是喜欢恬淡安适,也许是因为性格缺陷,也许是因为教育缺乏,他们甘原做时代的弃儿。便如此。有些人不知道为什么努力,也许他们只知道自己想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而不知道追求怎样的境界,就像无数对着高新职位前赴后继的人们一样。无数个成功人士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要成功,就必须奋斗。因为不甘平凡,马云选择了

3 1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f1ce654844769eae109ed2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