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外籍音乐家在上海的音乐活动

2022-08-24 09:01:3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外籍音乐家在上海的音乐活动》,欢迎阅读!
音乐家,上海,外籍,年代,世纪
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外籍音乐家在上海的音乐活动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近三万多外国人纷纷来到上海定居、发展。这其中有许多国际一流的外籍音乐家,他们不仅为上海市民带来了精湛的艺术演出和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还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对新中国的音乐文化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使这一时期的上海成为了具有世界级音乐水准的城市。本文从梅帕器时期的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上海国立音专的外籍音乐家、上海外籍音乐家为中国音乐育的贡献三个方面,浅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外籍音乐家们在上海的音乐活动。 关键词:上海 外籍音乐 工部局乐团 国立音专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欧洲列强在上海设有租借,上海因此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近三万多外国人纷纷来到上海定居、发展,这其中有许多国际一流的外籍演奏家、歌唱家、舞蹈家等,他们为这座城市带来精湛演出的同时,还为上海乃至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本土音乐人才,使这一时期的上海成为了具有世界级音乐水准的城市。 一、梅帕器时期的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

如今驰名中外的百年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起始于20世纪初的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19199月,我国著名钢琴家傅聪的老师,意大利音乐家梅帕器来到中国,被上海工部局董事会选举为工部局乐队新任指挥。梅帕器出生于佛罗伦萨,获得过李斯特钢琴大赛一等奖,跟随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学习指挥,誉满欧洲。梅帕器对这份工作充满了激情,上任后对乐团进行了大规模的扩编、改组,招聘当时全球一流的音乐家,如意大利年轻小提琴家富华、俄罗斯大提琴演奏家席勒等。乐队首席富华,1918年毕业于意大利米兰音乐学院,1921年来到上海工部局乐团,任乐团首席。富华天资过人,演奏技艺精湛,在华期间为工部局乐团贡献了上千场次的演出,还通过德国高亭公司录制过几套珍贵的唱片如爱情-魔法师组曲等。梅帕器为工部局乐团制定了全新的演出制度,并且在日常进行严格的排练和考核,除每周固定的音乐会外,还有各类专题性演出,作品面之广,效率之高,就算放在当今,也令人赞叹。工部局乐团很快成为远东乃至世界一流水准,是当时上海的一张靓丽名片。

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的发展在20世纪三十年代遇到了瓶颈,面对电影业、百乐门歌舞厅等娱乐产业的冲击,工部局乐团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乐团的上座率和收入锐减,面临着解散的风险。在这历史关头,梅帕器做出排演交响乐中的经典巨作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这个扭转局面的决定,激情澎湃的演出征服了上海观众,掌声不断,好评如潮,誉满上海,乐团终于度过危机,得以保存。 梅帕器时期的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是一支高产的乐团,平均每年演出97场,其中1934年创下了最高的演出纪录,达178场次。不仅成为亚洲乐坛的明星,在世界上都名声在外,许多外籍音乐家都慕名来到上海,纷纷与乐团进行合作。在梅帕器担任指挥的23年间,有近百位音乐家与其合作。这其中有俄籍犹太人音乐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俄国著名钢琴家莫伊谢耶维奇、法国小提琴大师蒂博、爱尔兰歌唱家麦考克、京剧大师梅兰芳亲临其音乐会的俄籍歌唱家夏里亚宾、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大师埃尔曼、海菲茨等。30年代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歌剧院也曾来到上海,与工部局交响乐团有过成功的合作。 二、上海国立音专的外籍音乐

上海国立音乐科学校是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创办的中国第一所专业的音


乐高等学校,萧友梅任校长,黄自任教务主任,并亲自授课。国立音专完全参照欧洲音乐院校的标准和体制来建校,尤其在选聘教师方面,严格把关,聘请许多国际一流的外籍音乐家,如俄籍钢琴家查哈罗夫、作曲家阿萨科夫、歌唱家苏石林、大提琴演奏家舍辅佐夫、小提琴家弗拉克尔、美籍音乐家齐尔品等,以及在国立音专兼职的工部局乐团的音乐家,如富华、弗丁纳、什瓦切夫、多布罗沃林茨基、多波罗夫茨基等。

曾经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音乐学院执教大提琴教授舍辅佐夫,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20世纪二十年代来到中国,辗转哈尔滨交响乐团、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后被聘为上海国立音专大提琴教授。舍辅佐夫不仅在大提琴演奏方面造就精深,而且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大提琴作品,如《音乐会的波兰舞》、《素描》等,被业界公认为大提琴大师。阿萨科夫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20世纪30年代被聘为上海国立音专钢琴和作曲教授。阿萨科夫教授非常重视艺术教育践,除正常教学时间外,他经常带领学生参于不同的音乐会,并亲自担任钢琴独奏,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和敬重。

上海国立音专的外籍教授们对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尤其重视,音乐会形式的考核成为常态,无论是正式的考试,还是平日里的演出,都能看到师生们的身影。这样的艺术培养形式,不仅使学生迅速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大量的社会演出起到了正面的宣传效果,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带来了良好的声誉。如此多的外籍音乐家在上海国立音专,全英语、俄语形式的授课,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外学习环境,为他们日后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音乐家,打下了基础。 三、上海外籍音乐家为中国音乐教育的贡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外籍音乐家们不仅为上海市民带来了精湛的艺术演出和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还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国立音专的钢琴和作曲教授阿萨科夫,经过他的精心教导,培养了吕骥、石圣华、向偶等中国老一代作曲家。舍辅佐夫教授在上海国立音专期间,倾尽所能教书育人,在大提琴教学方面有独到之处,经他培养的中国学生有黄飞然、司徒志文等一大批中国本土大提琴人才。舍辅佐夫在此期间还编写过《大提琴教科书》,至今都是教学中的经典教材。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的乐队首席富华,1929年兼职在国立音专任小提琴组主任,经过他的严格教导,培养出如陈又新、戴翠伦、徐喜棉等优秀的中国小提琴人才。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同窗,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俄国著名钢琴家查哈罗夫,在三十年代经工部局交响乐团首席富华的举荐,被国立音专聘为钢琴组主任、教授。查哈罗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为中国培养了丁善德、何瑞荣、江定仙等本土钢琴家。同样在三十年代被聘为声乐教授的苏石林,把纯正的美声唱法带到了中国,培养了沈湘、周小燕、高芝兰等声乐人才,为中国的声乐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上海国立音专外籍音乐家们充满职业责任感的悉心培养下,贺绿汀、丁善德、谭小麟、钱仁康等成为了日后新中国光彩夺目的第一代音乐家。

上海众多的外籍音乐家们在传播世界先进音乐理念的同时,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宣传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们不仅拥有一流的技艺和音乐理论素养,而且还有着传教士般的信念,在中国这片对欧洲音乐知之甚少的土地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门的音乐人才,为新中国的音乐文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徐公肃,丘瑾璋.上海公共租界史稿[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汪之成.俄侨音乐家在上海[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国立音专专科学校一览[Z].上海,1931.

陈洪.忆萧友梅先生与抗战初期的上海国立音专[A].音乐艺术1987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ec3b4f8aa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