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问题

2023-03-15 18:29: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问题》,欢迎阅读!
三结合,家庭,学校,社会,问题
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问题

作者:傅少吟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20

培养一个成功的人才,是当今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家庭有望子成龙” “ 望女成风的期望;学校有 培育四有新人的任务;社会有用之才的呼声;国家有栋梁之才的需求。 但是历经几代的事实证明, 真正成功的人才, 确也不乏出现, 而平庸之才, 甚至是歪才、蠢才、劣才不无存在。 当然, 要培养出成功的人才, 没有明智的方略, 没有切实的举措, 科学的施教, 沒有精心的培育, 良好的愿望只能是子虚乌有、徒慕幻求。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众所周知,孩子的成长是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共同教育的结果。在目前这样一个多元价值观充斥我们社会的今天,如果我们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忽视了社会、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忽视了品德的形成对个体发展的决定性作用,那么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很难产生实效性。因此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的教育体系,推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目标一致、理念趋同、过程同步、方法互补、资源共享,势在必行。

一、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不和谐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条件限制以及来自多方面的错误思想影响,目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存在脱节的现象。而少年儿童不管是在校受到的思想行为上的教育,还是在家庭社会受到的品质教育,虽然采取的形式方法不同,但本质和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存在的不和谐现象 1.家长的教育观念不能紧跟时代步伐

因为有些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 缺少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 所以经常有意无意地走入教育 误区:如溺爱纵容、打、骂、哄、骗、钱物满足, 意愿强加等等。也有的是认为把孩子送上学一切就交给学校老师, 而没有主动与学校老师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出了问题还怪老师、怪学校。至于社会大环境的复杂及不良的影响, 家长往往是忽视警惕, 更谈不上跟踪了解。在长期应试教育中,家庭教育已形成只重分数,不重视孩子全面发展的错误观念。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也是以学生的分数为主要依据,致使学校素质教育得不到广泛的支持,教师在新课程改革面前,顾虑重重,举步维艰。改革教育方法、改革评价制度,在现阶段家长还没有完全接受。在家长心目中,孩子的考试成绩代表了一切,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就看孩子能否考个高分。


2.部分家庭教育成了学生的课外补习班

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相当一部分在学校表现出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学生,一走出校门,回到家里,走上社会,就表现出另外一面,甚至大相径庭。 3.教育低效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瑞士的规则教育、德国的善良教育、日本的吃苦教、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曾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各国的教育工作也都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中,德育低效就是一个极其突出的问题,日本曾经把智、德、体的顺序调整为德、智、体,主要的原因是德育的滑坡。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不和谐现状的成因 总观目前我国儿童教育问题,主要存在五多五少 1.多依赖学校教育,少家长、社会参与

传统的思想总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负责学生的生活,至于社会非到用人时刻否则根本无关系。因而家长、社会很少关心青少年思想的成长,只注重成绩的进步与否; 2.教育理论,少实践活动

近十年来有关教育改革方面的理论层出不穷。然而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大多数还是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至于其他方面教育几乎就没有实行; 3.多重视智育开发,少加强德育培养

目前由于高考等种种原因,学校、家长、社会上的人们只要读书好、分数高,而包括在内的其他素质教育,则少得可怜,甚至忽视。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需要

众所周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现代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因为这是:

教育要求的一致性告诉我们,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教育,在方向上必须保持一致和统一,共同的教育和要求会使学生努力方向更明确,更有动力,可以避免不知所措和犹豫徘徊。三方面的教育都要按照教育目的提出的要求,作为教育的统一目标和要求,当然在内容上,措施上可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家庭教育要配


合学校,家长要和教师沟通配合好,不能各行其事;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携起手来,使学生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感受到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目标一致,使他们更加坚定信心。

三、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又有无法互代的个性优势功能,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其个性表现为:学校——好学生,家庭——好孩子,社会好公民。学校教育具有理论系统性、群体竞争性、科学艺术性与形式规范性四大特征。它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意见、大纲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层次、有序列进教育的。同时,它是通过规范化、多样化、情趣化的方式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施教的。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集体还是个别教育,它常常是以竞争为动力,推动教育的发展。家庭教育表现为亲切感人,及时具体与持久面广。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延伸,它们是一个紧密联系、各自独立的有机系统。总之,培养人才是个系统工程小学教育是基础工程,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师和家长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践告诉我们,只重视校内的正规教育,而忽视校外的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只重视纵向衔接,而忽视横向沟通,是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只有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联系、合作、建立起三位一体的人教育体系,才能完成育人历史使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e01c7f384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0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