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雍也》练习

2022-05-08 12:04: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语 雍也》练习》,欢迎阅读!
论语,练习
《论语》练习《雍也》篇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华(1)使于齐,冉子(2)为其母请粟(3)。子曰:“与之釜(4)。”请益。曰:“与之庾(5)。”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6)急不济富。”

【注释】 (1)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2岁。 (2)冉子:冉有,在《论语》书中被孔子弟子称为“子”的只有四五个人,冉有即其中之一。 (3)粟:在古文中,粟与米连用时,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粟字单用时,就是指米了。 (4)釜:音fǔ,古代量名,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 (5)庾:音yǔ,古代量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 (6)周:周济、救济。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西赤出使到齐国去,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粮食。 B 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吧。”结果冉求却给了子华的母亲八十斛。 C 孔子认为周济他人应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D 儒家一贯主张以“宽恕”之心待人。孔子提倡周济贫者而非富人。 2、结合上面的语段,你认为这两段体现的孔子思想有什么相通之处?

原思(1)为之宰(2),与之粟九百(3),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4)乎!” 【注释】 (1)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15年。孔子在鲁国任司法官的时候,原思曾做他家的总管。 (2)宰:家宰,管家。 (3)九百:没有说明单位是什么。 (4)邻里乡党:相传古代以五家为邻,25家为里,12500家为乡,500家为党。此处指原思的同乡,或家乡周围的百姓。



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注释】 (1)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2)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3)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4)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人只有表里俱佳,才能称为彬彬可观的君子。这里的外表指的是容貌的美丑。 B 一个人的内在与外表,如一篇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内容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念,而形式指文笔或书法。

C 不论是“质胜文”或“文胜质”,都是有所缺憾。 D 这段话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 2、结合本选段,你是如何理解孔子的文质思想的?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5),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5)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孔子“推己及人”的“恕”,孔子将心比心,处处为他人着想。

C 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

D “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入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2、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






《雍也》篇练习答案

一、1 D(本题考查的是对孔子“宽恕”与“仁爱”思想的分析与理解。D项应该是“儒家一贯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

2、这两章都是讲救济贫苦。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但他注意把握分寸,做到适度而为;也就是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二、1A(外表指的是表现在外的语言能力、举止行为等。 2、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的,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1A(“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有误。孔子认为即使如尧舜这样的圣王,都不一定能做得到。)

2、孔子最高的道是“仁”,而“恕”是通向仁道的最基本的途径,待人以“恕”也是仁道的基本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推己之心来对待别人,这种“恕”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db2f0a4b0717fd5360cdc5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