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屠呦呦的故事-历经艰难终发现青蒿素_》,欢迎阅读!
屠呦呦的故事:历经艰难终发现青蒿素
青蒿素发现历程:
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
1970年,课题组的主要精力还是开展对胡椒的深入研究,2—9月,先后送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测试胡椒等各种提取物和混合物样品120余个。经效价测定,发现胡椒经分离提取后,不能提高效价;调节成分比例,虽能提高效价,但远不如氯喹。
1971年广州会议上,“523 ”中医中药工作只能上、不能下的目标被再次明确。由此,屠呦呦课题组被充实到4人,“屠组长”的麾下,才算真正有了3个团队成员。
直至1971年9月初,筛选了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个。他们期盼着能有所收获,但结果令人失望——
筛选过的中药里,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高的也只有40%左右。难道史书上记载不可信?难道实验方案不合理?难道在中医药这个宝库中就发掘不出宝来?一个氯喹不可超越,一个常山已到了尽头,真的就无路可走了吗?“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屠呦呦的执拗和坚持带动着大家。从《神农本草经》到《圣济总录》再到《温病条辨》……厚厚的一摞医书被翻得书角微卷。
很长一段时间,青蒿这种不起眼的菊科植物,都不是最受关注的药物,直到有一天,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 这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温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关键。青蒿在中国的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等典籍都有记载。青蒿治疗疟疾则始于公元340年间的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之后宋《圣济总录》、元《丹溪心法》、明《普济方》等著作均有“青蒿汤”“青蒿丸”“青蒿散截疟”的记载。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除收录了前人的经验外,还载有治疗疟疾寒热的实践,清《温病条辨》 《本草备要》,以及民间也有青蒿治疗疟疾的应用。 在反复研读文献过程中,《肘后备急方》关于青蒿的描述给了屠呦呦新的启迪。在各种传说中,这个场景往往被描述为:在某一天的凌晨或者深夜,阅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屠呦呦被灵感击中——那本古方上说:“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然而,真实的实验却是繁复而冗杂的。 第191号样品
屠呦呦在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特别提示:分离得到的青蒿素单体,虽经加水煮沸半小时,其抗疟药效稳定不变,“可知只是在粗提取时,当生药中某些物质共存时,温度升高才会破坏青蒿素的抗疟作用”。
为什么古人用“绞汁”?既往的提取研究,一般中药常用水煎煮或者用乙醇提取,但结果都不好,难道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忌高温或酶的影响?再有青蒿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绞出“汁”来,只有嫩的枝叶才会绞出汁来,这是否还涉及药用部分以及采收季节的问题?经过周密的思考,屠呦呦重新设计了研究方案。对一些重点关注的药物,还设计了多个方案。中药青蒿来源于菊科植物如青蒿就设计了用低温提取,控制温度在60摄氏度以下;用水、醇、乙醚等多种溶剂分别提取;将茎秆与叶子分开提取等。课题组从1971年9月起,启用新方案,对既往曾筛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选过的重点药物及几十种新选入的药物,夜以继日地筛选研究。又是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证实青蒿乙醚提取物效果最好! 曙光初现,经历了上百次失败的团队再度振奋起来。提取物中的酸性部分具较强毒性又无效,而保留下来的中性部分才是抗疟药效集中的有效部分。在一个个不眠之夜后,这个关键的新发现,让屠呦呦感到一丝兴奋。 课题组成员钟裕蓉记得,当时屠呦呦的家就在研究所里,步行2分钟就能到达实验室,即使是每天晚饭过后,她也要回到实验室里,和大家一起忙碌到晚上九十点钟。
1971年10月初,屠呦呦带领课题组在实验室紧张忙碌着。这是在190次的失败后,大家再一次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着筛选。 10月4日,一双双眼睛,都紧张地盯着191号
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那是一种黑色、膏状的提取物,离最终的青蒿素晶体尚有一段距离,但确定无疑的是: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找到了。
要深入临床研究,就必须先制备大量的青蒿乙醚提取物,进行临床前的毒性试验和制备临床观察用药。
短时间内提取大量的青蒿提取物,困难重重。“文革”期间业务工作都停了,根本没有药厂可配合。回忆那段攻坚期,屠呦呦丈夫李廷钊很心疼妻子:“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回家满身都是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
屠呦呦的肝炎是来自乙醚等有机溶媒的毒害。 “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当时为了争取时间,课题组“土法上马”,用七个大水缸代实验室常规提取容器,中药所又增派人员,开始大量提取青蒿乙醚提取物。“乙醚等有机溶媒对身体有危害,当时设备设施都比较简陋,没有通风系统,更没有实验防护,大家顶多戴个纱布口罩。”日复一日,科研人员除了头晕眼胀,还出现鼻子出血、皮肤过敏等反应。
乙醚中性提取物有了,但在进行临床前试验时,却出现了问题,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疑似的毒副作用。经过几次动物试验,疑似问题仍然未能定论。
是动物本身就存在问题?还是药物所致?实验室内,各方开始了激烈的讨论:从课题组角度看,青蒿在古籍记载中毒性不强,动物实验也做过一些,应该问题不大;但搞毒理、药理的同事坚持认为,只有确证安全性后才能用于临床。“我当时心里很着急,因为疟疾这种传染病有季节性,实在不想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节,否则就要再等上一年。”屠呦呦说。
为了让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尽快应用于临床试验,综合分析青蒿古代的用法并结合动物实验的结果,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
“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当年,屠呦呦的表态令很多人惊叹:这位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江南女子竟然有这样的胆识和气魄。
“在当时环境下做这样的工作一定极其艰难,科学家用自己来做实验,这是一种献身精神。”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说,“那个年代,尤其需要这样的精神。” 屠呦呦的试药志愿获得了课题组同事的响应。
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一起住进了北京东直门医院,成为首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da13d0a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