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方法新探》释读札记三则

2023-06-11 10:00: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训诂方法新探》释读札记三则》,欢迎阅读!
释读,训诂,札记,方法
《训诂方法新探》释读札记三则

要:就《训诂方法新探》中三处字词的考释问题做补充和阐释。对"";被借用表"软弱无能";义在方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举证,并考释其在"熊市";"熊孩子";中的含义;历史文化的角度,探源糖的发展过程,对" 二、 在没有"";的时候,多以采集蜂蜜为食。中国最早关于制糖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战国末年屈原的《招魂》"腼鳖炮羔,有柘浆些。";《招魂》通篇描写的是民间招唤亡魂的风俗,间接说明了甘蔗汁的榨取与食用在当时已相当普遍。据此可推测,至少在战国后期,南方的楚国不但已经有了甘蔗的种植,而且已经掌握了甘蔗汁的榨取技术。 西汉时期,蔗类制品有了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石蜜。所谓石蜜,指的是以甘蔗为原料制成的固态制品。这与战国后期液态的柘浆和天然蜂蜜相比,是技术上的进步。之所以称为石蜜,是由于糖分结晶后呈白色状,坚硬如石。如: 当时及后世文献里关于石蜜的记载颇多,颜色上有黑有白,形态上有固体有胶状粘稠。如: 石蜜所指不尽一致,既有指甘蔗所制之糖,也有指蜂蜜,但以甘蔗所制之糖为常。如: 与石蜜同时期,还有另一种蔗类制品――沙饴。所谓沙饴,是指结晶状糖类制品,常与石蜜并列出现。如: 石蜜、沙饴等糖制品均已产生,但都是作为贡品,还不为普通民众所享有。直至唐代,从西域摩揭陀国传入了熬糖法,蔗类制品才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熬糖法是对当时日光曝晒这一原始制糖方法的改进,极大地满足了由于甘蔗大量种植和消费观念广泛普及所带来的大量社会需求。当时人们称之为"沙糖";,又称为"霜糖";"糖霜";"霜糖";"糖霜";的得名,自然是由于其结晶后颜色似白霜。"沙糖";之所以如此命名,笔者认为书中提及的两种解释 三、浇愁:"";"犒劳"; "多重语境求义";一节中,杨琳以"浇愁";为例,兼举了"";出现的多种语境,如:"";"浇手";"浇客";"浇书";等,从而指出"";"犒劳、慰问";义并解释了其得义之由。但是,笔者对将"";"犒劳慰问";义运用在"浇愁";一词的解释中是存有疑问的。 借酒浇愁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通过对古籍库的检索,笔者发现包含"";的语料共有505条,从宋代开始出现,后代更是屡见不鲜。如: "浇愁";相对,还有"消愁";"销愁";的说法。关于"消愁";,共检索到921条语料,"销愁";则有468条。两词出现的语境与"浇愁";相似,但更为宽泛,不局限于以酒消愁。如: 通过比较上述例句中的"消愁";"销愁";"浇愁";,可以发现"浇愁";即为"消愁";"销愁";之义。"消愁";中的"";"使消失、消除";之义,"销愁";中的"";"去、解除";之义。总体说来,二者都是消除愁的意思,这从字面意义上就可以得出。而"";作为动词,指的是水或别的液体落在物体上,因此不难理解为何"浇愁";常常要与酒水联系在一起,以酒浇愁,抽象化为具体,如用水浇灭火一般,用酒来浇灭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借酒浇愁";由此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意象。"借酒浇愁";除了字面上用喝酒排遣愁怀的意思外,还可以用来比喻以诗文抒发愁苦之情。如: 笔者认为,对于心中抑郁的愁绪应当想方设法排解、消除,按照字面的理解即可解释通顺,故不赞同将"";"犒劳慰问";义运用在对"浇愁";一词的解释中。 注释: 其字无法输入,字形结构应为"上尸下从";。下同。 谭宏姣,王海欧《东北方言詈语特征浅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将《东北方言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尔滨方言词典》中的詈语数量进行了统计,含有动物语素的詈语占18.6%其中虎、熊、兔、狍等东北特色动物66.7% 《汉语大词典》在"";"软弱无能";义下附加例句为: "《中国民间故事选智歼邵本良》:可他碰上杨靖宇将军就熊了。"陈登科《活人塘》十五:人熊被欺,马熊被人骑。"";《汉语大词典》遴选例句通常以相关的、最早的语料为先,加之在古籍库未找到相关语料,故推测"";"软弱无能";义可能产生于近现代。 王德春、王建华《汉英动物名称的国俗同义现象》(山东外语教 学,1995年第3期)提及"国俗同义";一词。 《汉语方言大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第6971 "";解释为:动>斥责、批评;>坏。 参考文献: 2】汉语大字典(八卷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6. 3】汉语大词典(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现代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 1999. 5】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6】游汝杰,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第二版).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6.

7】谭宏姣,王海欧.东北方言詈语特征浅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61-64.

王德春,王建华.汉英动物名称的国俗同义现象.山东外语教 学,199531-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d84253231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