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欢迎阅读!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Public Affairs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简称国务学院)前身是复旦大学1923年建立的政治学系。1964年,复旦大学在国内首批设立国际政治系,1980年恢复设置政治学专业,1984年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8年增设行政管理专业。2000年成立国务学院,下设政治学系、国际政治系、公共行政系及筹建外交学系,十二个研究中心,拥有雄厚的科研和教学实力。现有教师62人,其中教授22人(含博导17人),副教授共30人,获博士学位教师51人。
学院立足于培养未来的国家和社会领导人、学术精英和高级公共管理人才。目前,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170人左右,其中留学生40人。学院一贯注重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及战略思维,强调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努力开启学生的智慧和悟性,以期通过四年的修读使学生们实现人生质的飞跃。学院拥有深厚的学术和文化底蕴、完备的课程体系、严格的管理体制、灵活的培养机制和丰富的学生活动,为造就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务人”提供最优的条件。
国际政治系
国际政治系下设国际政治专业,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88%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该专业培养具有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外事管理基本理论,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外事、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国际关系概论、国际关系史、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对外关系、国际组织、全球事务与全球治理、国际安全与军备控制、美国政治与外交、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公共行政系
公共行政系下设行政管理专业,现有教师17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掌握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公共行政学、西方行政学说史、管理学概论、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公共行政研究方法、地方政府学、市政学、公共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行政法、企业行政、政府经济学等。
政治学系
政治学系下设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本科专业,现有教师23人,其中首席教授1人,特聘教授1人,教授10人,副教授9人,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熟悉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政治学原理、中西方政治思想、当代西方政治学、中外比较政治制度、公共政策与项目评估、发展政治学、中国社会政治分析、政治文化分析、组织行为学、港澳台政治与行政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青年学、西方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组织行为学。
学院图书馆
学院图书馆的藏书总量达4.6万多册,订阅的中外报刊近200种,外文期刊17种,拥有网络化的多功能资料服务平台,实现了论文提交和查询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谈判与表决模拟实验室
该实验室包括远程视频系统、投影和电视系统、无线会议表决与电子政务模拟系统、计算机中控系统和音响系统,承担“国际谈判”、“选举政治学”、“议会政治”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名师风范 王沪宁 教授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教授、博导 林尚立 教授
长江学者、教授、博导、国家重点学科政治学理论学科带头人、“本科教学名师” 陈其人 教授
著名政治经济理论家、教授、精于学术,硕果累累 蒋昌建 副教授
首届国际(中文)大专辩论会“最佳辩手”
科研实力
2002年至2008年,学院教师承担并完成了68项研究课题,编撰本科生教材60多部,部分教材被列为全国高等教育优秀教材、教育部“九五”、“十五”规划教材。
学生风采
学院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学术实践、学术创作和各类课外活动。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术和社会视野,有卓越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近几年,本科生年级连续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和上海市五四红旗团组织标兵。2002级本科生班成立了“前程联盟”,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平台。2005年亚洲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学院4名本科生获得了“四金”的优异成绩。2006年2月,11名国务学子自发组队参加哈佛模拟联合国。2007年7月,学院承办了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复旦大学主办的“全球治理创新青年设计大赛”,来自14个国家、27个团队的79名大学生以方案、展览、讨论的方式,提出对全球治理中各种重要问题的创新设计。
毕业去向
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相当部分毕业生选择在国内或国外继续攻读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学术研究;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就业,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各大银行、跨国公司、新闻媒体等工作。近年来,亦有部分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国际化办学
学院为加强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格局,鼓励学生参与长短期的境外交流和学位项目。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出境、出国进行学习或学术交流。2004-2008年,学院参加交流的本科生达到170人次。 目前,与学院建立长期合作交流关系的国外、境外大学有:乔治·华盛顿大学、乔治城大学、伦敦政经学院、巴黎政治学院、隆德大学、庆应大学、首尔市立大学、延世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成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2002年以来,学院已与日本庆应大学、韩国延世大学开展远程教育合作,在利用视频网络为研究生开设国际组织、东亚国际关系和东亚政治经济课程的基础上,互派选课学生前往对方大学开展学术活动。
积极拓展来华留学生教育。近年来,学院留学生的数量大幅度增长。现有自韩国、日本、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caaed0f7cd184254b3535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