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鸟鸣引发悲思,唐诗

2022-08-26 20:12: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然界鸟鸣引发悲思,唐诗》,欢迎阅读!
鸟鸣,自然界,唐诗,引发


自然界鸟鸣引发悲思,唐诗

一、烘托伤春、惜春之情苏轼《浣溪沙》:“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松林间沙路洁净得不沾泥土,潇潇的暮雨声和布谷鸟的啼叫声在回荡。

作者虽贬官黄州,但他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生活的乐趣,杜鹃鸟在这里烘托了作者伤春、惜春之情。

由景入情,作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得出了“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哲理,表达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但胸怀旷达、信念坚定不移的思想感情。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西江月》)、“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语穿帘。 ”(朱淑真《伤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曹雪芹《红楼梦·桃花行》)、“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曹雪芹《红楼梦·葬花吟》),都是借杜鹃鸟来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二、抒发乡愁、思念之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历来都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重大主题。

《华阳国志》中有:“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起人们别恨乡愁。 ”杜鹃的鸣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去。

”所以子规鸟又叫思归、催归,它很容易引起游子的乡愁和思念






亲人的感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曲折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

再如,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黄庭坚《醉蓬莱》:“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 ”柳永《安公子》:“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以上均是思乡之情。

三、倾诉悲苦、哀怨之情杜宇也叫望帝,传说是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后禅让退位,归隐深山。

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

每年暮春杜鹃花开时节日夜鸣叫,悲鸣不已,直到口中滴血。 其声凄切,所以人们借以倾诉悲苦和哀怨之情。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这里白居易被贬江州,月夜送客,听到琵琶女被弃的故事,诗人伤感万分,再联系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苦竹绕宅,朝晚听到杜鹃啼血,悲伤无限。

李商隐《锦瑟》中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诗人巧妙地化用了上述典故,把自己的悲苦哀怨写得淋漓尽致。 四、感慨险峻、亡国之情李白《蜀道难》中有:“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诗人借景抒情,“子规啼月”是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象,在这里烘托了凄凉的氛围,渲染了旅愁和蜀道古木荒凉、危乎高哉的险峻雄奇景象,因而成为千古名句,广为流传。

李煜《临江仙》中有:“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子规相传为失国的杜宇之魂所化,因而人们常借它表现亡国之悲。

这里诗人已预感到亡国,内心悲痛惆怅万分,就借子规这个形象鲜明的意象来传达亡国之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c6fffef6c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