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教育随笔:让材料“活”起来》,欢迎阅读!
幼儿园教育随笔:让材料“活”起来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通常会遇见这样的问题:老师费了很大功夫,精心准备了很多材料,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却没有真正利用起来。材料只成了一种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要想让材料活起来,切实发挥材料的激发作用,真正为教学活动过程服务,形成有效的教学活动,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紧紧围绕活动目标有效组织适当材料
教师在选择教学活动材料时,应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来进行,如果偏离了活动目标,整个活动方案再精彩也不是有效的。例如:在好玩的弹性物体这节观摩课中,老师准备了好多材料,简单介绍了什么是弹性物体后,老师就让孩子轮流上台到筐里摸一摸,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有的甚至在台上追着拍起了皮球。然而将活动材料一股脑地抛给幼儿,没有合理地组织它们最终使得这次集体教学活动草草结束。经过反思调整后,老师重新上了这节课,介绍了弹性物体后,老师让孩子分组上台到筐里挑出他们认为的弹性物体,并请幼儿说出理由或做出示范,这样孩子们对弹性这个概念有了真正的体验和了解。因此,只有把握住活动目标,才能真正发挥操作材料的作用。否则,材料只是一种摆设,活动的形式也是只追求新颖,华而不实。 二、材料的呈现应具有层次性,物化探索目标
教师准备的材料越丰富越好,但对于幼儿来讲,在活动中,一次呈现的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根据活动的主题呈现相应的层次性。如果把所有的材料一股脑地展现在幼儿面前,或者乱七八糟地全部堆放在桌子上,反而会使幼儿无所适从,甚至成为他们打闹的玩具。例
1
如,在鸡蛋浮起来的实验活动中,如果把水、杯子、鸡蛋、食盐、塑料棒等全部摆在桌子上,幼儿不知该做什么,直接把鸡蛋扔进水里,玩起了水,还用塑料棒敲杯子。但如果让幼儿观察鸡蛋在水里沉到杯子底,然后再呈现食盐、塑料棒,引导幼儿往水里加食盐,并用塑料棒不停搅拌,仔细观察鸡蛋的浮起来的神奇变化,这样就形成了有意义的探索活动。依次呈现这几样材料,幼儿只须教师一点拨,就会探索怎样让鸡蛋浮起来,这就是材料物化了探索目标。所以,材料的呈现应该整齐、有序,结合活动主题和目标循序渐进分层次呈现。 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材料的诱导作用,有层次地呈现材料,同时让幼儿参与材料的准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让材料动起来,以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c61897ba9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