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声声哀断肠——“捣衣”意象的文化浅析

2022-10-01 19:11: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捣衣声声哀断肠——“捣衣”意象的文化浅析》,欢迎阅读!
捣衣,意象,断肠,浅析,声声
捣衣声声哀断肠——“捣衣意象的文化浅析

摘要: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的重要角度,本文针对捣衣这一特殊意象,阐述捣衣的含义、探讨诗人常借秋夜捣衣寄托思念的文化原因与归纳捣衣诗常见的三类主旨感情。本文例举多首古诗,意图从文学文化的角度共同对这一意象进行探究。

关键词:古诗词;意象;捣衣



古诗词中有许多典型意象,如写月时常让人想到见月怀人,写玉关、胡虏点明良人远征边塞,写秋风常能营造萧瑟之感,撩人愁绪。但是除了这些经典意象外,纵观古典诗歌,许多诗中都出现了捣衣砧声这一意象。那么究竟捣衣是什么?捣衣有着怎样的文化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值得我们从文化的角度一探。 一、捣衣是什么?

捣衣,又称作捣练子,捣流黄,捣帛等。有人把捣衣理解为洗衣裳时用木棒捶打脏衣裳的动作,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捣衣不是洗衣,捣衣的对象是布匹而不是成衣。具体来说捣衣是指人们把已经织好的布帛放置在砧上,砧一般为平滑的石制,用杵,即木棒捣敲,目的是使布料服帖变软,便于缝制,且缕紧则坚,使布料更加结实,制成的衣物不易破损,常用制作冬衣。

在古代捣衣根据阶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两种含义,对于宫廷贵族来说,捣衣也可以是捣未织之丝,以制作丝绸衣物。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布匹通常是由麻制成,捣衣可以使麻布更加结实、柔软,十分适合制作冬衣。古代画作中对捣衣的描摹通常都是宫廷画作,但大部分古诗都是描写普通百姓捣衣以制作冬衣,本文也选择后者进行研究 二、秋夜捣衣为何能寄托思念?

在古诗词中诗人写捣衣绝大多数都是写秋夜捣衣,为何捣衣总爱在秋夜进行?而秋夜捣衣又因何能引发相思、寄托思念呢? (一)写秋夜捣衣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捣衣通常用于制作冬衣,将要制作成冬衣的布匹进行捣敲,以便衣物更加厚实耐穿,以供冬季御寒。所以从时间上来说应在秋季捣衣,再进制成成衣,冬季才能穿上。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中也有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因此捣衣多在秋季进行。

另外,捣衣多与战争勾连,与古代府兵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的府兵制制度是在普通百姓中征兵,需要士兵自行准备物资,如武器、粮食、衣物等。秋季恰好是一个寒暑易节的季节,戍边的将士需要换上冬衣。因此捣衣诗的流传也与府兵制的兴衰有密切关系,府兵制兴起于魏晋,完善于唐,这恰是捣衣诗的兴盛时间。唐天宝后府兵制破坏,捣衣诗也因此销声匿迹。至明代,卫所制寓兵于农,在后勤上同府兵制相似,捣衣诗再度兴起。因此捣衣劳动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

最后,捣衣劳动具有合作性特点,一己之力难以完成,是一种群体性劳动,至少是两人合作完成。因此妇人之间会合作互助,交换彼此的劳动,共同完成。所以妇人们会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进行群体劳动,约好一个时间,一起捣衣。白天劳作繁忙,只有到了晚上才有时间。因此月夜捣衣成了妇人们最好的选择。

(二)秋夜捣衣能够寄托思念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与古代祭祀文化相关,在远古社会,进入冬季一家人需团团圆圆一同进行祭祀,乞求祖先让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都能够平安顺遂,古人认为如错过冬季祭祀在新的一年则难以得到祖先的祝福。因此秋季时分在外游子都需要赶回家乡,而家乡的思妇也希望家人早日归来,因此秋季成了一个思归的季节。

第二,从捣衣的动作来看,捣衣这种行为是一种机械性的劳作,需要拿木杵一下一下捣敲砧板,因此进行月下捣衣这种不断重复、近乎机械的劳作时,思妇往往心中百转千回,思绪飘远,倍加思念亲人。而且,在清冷的秋夜,这悠长单调的砧声尤显得空旷萧瑟,让游子与思妇心中的惦念相思凝聚强化,更加凄苦绵长。可能也正因如此,捣衣的动作和清砧的声响就成为古诗歌中思妇”“思归”“战争主题诗词中经典的意象。


三、捣衣诗常见的主旨感情

在古诗词中的捣衣意象通常传递出以下三类主旨感情: (一)思妇闺思的凄苦绵长

随着秋意变浓,寒意渐深,思妇就会格外牵挂和惦念漂泊的丈夫或儿子。六朝时期的中国处于动乱阶段,争战时多,安定时少,因而借捣衣写闺思”“寄远人的诗赋多了起来。南齐谢眺《秋夜》诗里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秋将尽,冬将至的夜晚,长分居的妇人边捣衣边思念远方夫君,情意绵长。唐朝也有许多表达闺思的捣衣诗,如白居易《闻夜砧》,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点明秋夜捣杵,在月苦风凄的夜晚心生悲伤,表达了思妇内心思念之苦、愁绪之重。 (二)游子思乡怀人的痛苦深沉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的意境,不仅让思妇心伤,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砧声也是游子思乡怀人主题的经典意象之一。王勃《深湾夜宿》中: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渡船声和砧声勾起了夜宿深山险滩的诗人原本压抑的思乡之情。这类主旨的诗是从游子的角度出发,表达游子积郁于胸的对家乡的思念、对现状的感伤和对前途的茫然等复杂情感。

(三)对战争的控诉与对和平的渴望

在上文中已提到捣衣诗与古代府兵制密切相关,战乱频繁之时征兵增加,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人家人戍边,因此捣衣诗才如此不绝如缕,所以古代诗人的捣衣诗中也有一类主旨感情表达对战争的控诉与对和平的渴望。六朝时期,国家分裂,军阀割据,战争频发,因而捣衣数量较多;随着隋王朝的建立,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这类诗歌立刻减少;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分裂,最后五代十国分裂,因此中晚唐乃至五代时期,以捣衣来反映社会艰辛、分离苦难的文化现象也多了起来,达到了一种无人不写捣衣诗、处处均唱鸣砧曲的现象。诗词在书写思妇思念戍边家人,游子在外听闻熟悉的砧声的过程中,处处流露出对战争迫使家人难以团聚的不满与无奈。

秋夜渐寒,良人在遥远的边疆戍守,手中木杵一下一下,耳畔砧声阵阵,牵肠挂肚的思念之情,热切痛苦的盼归愿望和对社会动荡、对战争厌恶情绪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凝结成一篇篇捣衣诗。其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复杂情思,需从文化角度鉴赏才能窥得一二。 参考文献

[1]周家庭.“捣衣的词义与写法[J].重庆与世界,201803.

[2]冯蒙蒙,周掌胜.《汉语大词典》捣衣释义辨正[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09. [3]石润宏.宋词捣衣意象的变化[J] .文学界(理论版),201112.

作者简介:张玥(19932),女,广东省佛山人,广州市番禺区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c40129d05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