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社会学思考》,欢迎阅读!
关于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的“ 精神贫困”表现为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自卑、自暴自弃、自我封闭和学习失败等心理。 导致 大学生“精神贫困”有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和同辈群体等方面的原因,解决大学生“精神 贫 困”问题应从进行经济救助、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方面着力 。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贫困;原因;对策
大学生“精神贫困”是最近几年多方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所谓大学生的“精神贫困”不单 指经济上有困难的大学生的精神上的贫困,还包括了家境中等甚至是中等以上家庭 的一些大学生的精神上的贫困。这种贫困状态对大学生的学习和以后的成长进步都有着莫大 的影响。
一、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含义及其表现
“精神贫困”是指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因种种因素在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 行 为方式等方面落后于社会主流精神风貌的一种精神状态”[1]。这是从思想政治教 育角度提出来的关于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说法。余德华认为,“与物质贫困一样,精神 贫困既有绝对形态,亦有相对形态”[2]。按这种说法,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显 然是一种相对“贫困”的形态。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 也不算短。这样,若从其应该获得的社会支持的角度来说,大学生的“精神贫困”就是指大 学生因为在社会化过程中一些基本的物质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出现的一种落后于 他人的窘境,并且这种窘境也导致其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偏离了主流社会要求的一种状态。 一般说来,大学生的“精神贫困”较多地表现为抑郁和自卑,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具有严重 的受挫感,对困难感觉无能为力,自信不足。还有一些大学生则表现为既严重自卑又过度自 尊,对环境刺激很敏感,情感易波动,尤其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希望融入群体但又 顾虑重重,常常陷在孤僻和焦虑之中。还有一些大学生则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从而意志消沉 ,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思进取。
二、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原因分析
“精神贫困”是由经济、教育、自然条件、文化传统、社会发育程度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 结 果”[3]。对于尚未踏入社会的“准成年人”——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精神贫困 ”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和生活于其中的群体的影响均有关系。
1.家庭因素分析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人的早期社会化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因而,家庭给自 己的成员所提供的支持也是人对自己的认识的基础,正是在家庭中,人们形成了自己 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家庭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经济支持和心理支持也
会影响到他们在学校的 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
从经济支持方面看,每一个家庭能够提供给其成员的经济支持的力度是有差异的。在此,我 们将在校大学生的“精神贫困”的状况分为两种情况来看。第一种是由经 济方面的贫困引起的。此类大学生多来自于农村或是城市中的失业、半失业的工人家庭。对 这类学生来说,家庭能够提供给他们的经济方面的支持明显不足,这就使他们在校期间的生 活相对困难了许多。对于从贫困家庭出来的大学生而言,同学、朋友之间的应酬、加入社团 和参加各种活动所需费用一般都难以维持,因而会形成一种非常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大学 生又处于一个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社会认知尚未完全定型的阶段,所以敏感、自尊、自 信与自 卑在他们身上同时并存。如此一来,经济上的拮据就使他们不得不选择少与同学交往、 少参加集体活动、甚至将自己封闭起来的办法。这样,时间稍长,他们就会游离于学校的交 流生活之外,使自己趋于内向和孤僻。第二种则出现在家境中等甚至是中等以上家庭 的非贫困大学生的身上。非贫困大学生与贫困大学生相比,他们对物质的需要要高一些,因 此需要支付更多的经费。但是,这种需求往往也会因个体不知节省、超前消费及生活奢侈等 而提前用完父母给自己提供的费用,因而常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窘境[4]。所以 ,非贫困大学 生的心理贫困源于自己超常的消费需求。由于自己总在超常消费,所以当家庭的供给小于其 需求时,非贫困大学生的虚荣心就得不到满足,“精神贫困”也随之出现。
从心理支持方面看,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与其家庭教育和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 。出现“精神贫困”的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家庭中亲子之间的 交流少,父母能够给其子女以心理支持和精神支持的都相对较少。贫困大学生的父母一般多 疲于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与子女的交流。贫困大学生也多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中的失业工 人 的家庭,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一般也较低,因而不仅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对已升入大学的子 女 进行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至于非贫困大学生,则多是家长对子女在物质方面的要 求并没有进行相应的了解,对子女的吃穿用度没有进行细心的观察,或即使观察了但却没有 进 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他们的物质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 精神贫困”的状况甚至比普通贫困大学生还要更严重一些,有的甚至 还可能出现问题行为。
2.教育因素分析
大学生的“精神贫困”并不只源于个体和个体所属家庭方面,它与教育因素也有关 系 。由于教育因素所导致的大学生的“精神贫困”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来看。
从宏观方面看,由于历史上我国经济的发展利用的是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来实现的 ,所以 就形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化格局。这种二元化格局又带来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教育资源 配置的不均衡,进而又带来了受教育者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从“精神贫困”大学生来源 的地区分布上看,他们绝大部分来自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和小城镇。“农村孩子读书不一定 有出路,但不读书则一定不会有出路”。这是当下农村人对教育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普遍的 看法。目前,
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居住在小城镇的居民都把“上大学”看做是实现向上流社会 流 动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手段。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家的教育投入的差别仍在导致优 质的 教育资源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向城市流动,农村孩子能够得到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仍然较少。这 样,农村孩子从一开始就享有的相对较差的教育资源的境况和认识,便使他们形成了一种“ 我是农村人”的认识。农村孩子既然有这种认识,他们在与城市孩子的比较中自然也就觉得 自己低人一截,其自信心自然也就尤为不足。
从中观方面看,大学生的“精神贫困”与教育的内容密切相关。表面上看来,目前我国高 中阶段以前的中小学的教育均属义务教育,学生所学内容也是一样的。但是,城市的学生, 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的学生,他们相对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所以 所学内容也更多更全。除了通行的教材之外,城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兴趣班以培 养自己的各种特长,而大多数农村孩子在课余时间则要帮助父母干农活。还有一种情 况就是,在农村,即使一些有这样那样的特长或兴趣的学生,但也会因为无人能教或无 钱去学而不得不放弃特长和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这样,在进入高中之后,在现行的高考制度 之下,农村的学生就不得 不为跃出“农门”而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当这种努力的目标得以实现之后,他们一直引以 为荣的在学习成绩上的优势,也会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立即失去。这也加重了他们的 自卑心理及对社会的不满的情绪。因承受不了他人比自己更优秀的对比结果的打击而导 致精神崩 溃的事例虽然只是个别的,但它也足以告诉我们: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他们是多么脆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c1fbb9b81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