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马诗-教案-马诗

2022-11-08 21:16: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马诗-教案-马诗》,欢迎阅读!
马诗,古诗,下册,教案,单元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马诗》

了解《马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这首诗描述的是怎样的一匹马?因为古诗年代久远,我们对诗人所处的环境

重点分析

历史背景了解的太少了,所以很难理解。

学生对诗人李贺的生平故事知之甚少,而且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不熟悉,所以对该诗的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很难真正地感悟。

重难点分析

难点分析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体会诗人描述的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及其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教学方法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感悟诗人李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来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中国人喜欢以“千里马”喻良才,在唐代马的地位可不一般。它不仅是干活的主力,更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马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还有一种马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使

导入

命,那就是战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马的诗,看一看唐朝的李贺赋予了马怎样的形象。 2.简介作者,酝酿情感。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李贺也是一个爱马成痴的人。他身处贞元、元和之际,当时藩镇跋扈,怀揣着豪情壮志的李贺渴望有朝一日能为国效力、扫除战乱,建立功勋,但最终不被赏识。他27岁就去世了,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呕心沥血,用才华横溢的诗笔铸成了一个神奇瑰丽的世界,流传下来的240余篇光芒四射的诗篇。《马诗》共23首,本诗是其中一首。 3.写作背景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4.诗文大意。

燕山: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络:缠绕,捆绑。 络脑:马笼头。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5. 体察诗蕴 品悟诗情。 学习一、二两句。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燕山:指蒙古境内的燕然山,是藩镇极为跋扈,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这两句诗里用了两个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景:沙如雪和月似钩。其中如和似都是比喻词。看似平凡的比喻句,其包含的寓意一点都不平凡。

沙如雪从侧面写出了月光皎洁、明亮;月似钩表达了报国之志。这两个比喻句平实中含深意,形象中寄心志。真可谓是“寄意深远,匠心独运啊。”

这是一句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就是描写一幅悲凉肃杀战场景色,也代表有志之士报国的决心。 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大漠”“燕山”等地方,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也是战马奔驰之地。 诗意:广阔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如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兵器)的弯月。 过渡:想到边疆战场上这凄美的画面,李贺也蠢蠢欲动了,立即感叹到: 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两句诗是借马抒情。 络:缠绕,捆绑。 络脑:马笼头。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走:跑。 快走:突出骏马轻捷矫健。

诗意: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

此时李贺多么希望变成一匹战马,受到明主的重用之后,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投笔从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可是昏庸腐败的朝廷不认同他的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6.题目是《马诗》,却不见一个马字,是否离题了?为什么? 生:因为诗人是借马来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及怀才不遇的感叹。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7.德育渗透:

同学们,学完这首诗后,我们要向诗人李贺学习即使以后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要百折不挠,积极向上,迎难而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bf275050a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