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呼兰河城的看客们

2022-07-23 00:37: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呼兰河城的看客们》,欢迎阅读!
呼兰,河城,看客
论呼兰河城的“看客们”

06汉语言基地班张敏

箫红原名张遒莹,1911年升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城内南街一个古老的地主家庭里。20 30年代在哈尔滨开始创作,出版小说散文集《跋涉》(和萧军合集)0 1934年到上海,次 年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出版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中篇小说《生死场》,箴动文坛。随 后有陆续岀版散文集《商业街》、《桥》,小说集《牛车上》。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武汉、重 庆等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出版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小说集《旷野的呼喊h 1940 春到香港,直至1942年逝世,著有长篇小说《马伯乐》(第一部)、《呼兰河传》及短篇小说 《小城三月》等。

呼兰河县是东北边陲的一个小城,呼兰河是松花江的一条支流,流经呼兰县境内。呼兰 城“是一座典型的东北小村镇,周用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大平原。”“本世纪初,这里是 一个相当闭塞、相当落后的地方。当南方已经掀起了辛亥革命的浪潮,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终 于受到了猛烈丧撼的时候,呼兰县的居民们却仍旧是因袭着封建主义的思想与习惯,过着愚 昧而麻木的生活。”①而命途多舛的箫红就是从呼兰河町走岀的反对封建旧礼教的“娜拉”。 1940年,正是抗日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之时,萧红带着对自己故乡与童年的深深怀念, 带着对苦难民族的一份浓浓挚爱,描绘东北乡上人情、闭塞落后的村庄和无知的人们,用自 己最后的心与血,写成了《呼兰河传》。

茅盾曾给予《呼兰河传》以很高的评价:''它是以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上画,一串 凄婉的歌谣。”②但同时他也指出:“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封建的剥削和压迫,也看不见日本 帝国主义那种血腥的侵略。而这两重的枷锁,在呼兰河人民生活比重上该不会轻于他们自身 的愚昧保守罢? ”③而在研究萧红的学术观点中,也有认为“萧红的思想倾向在写《生死 场》时是健康向上的,反映了抗日斗争的主题,等到写《呼兰河传》时,尽管写作技巧提高 了,思想性却下降了,这原因便是箫红后期脱离了民族斗争的主战场,掉进了自己寂寞的感 圈子里的缘故。……”④但是,我认为《呼兰河传》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回忆故乡,回忆 童年的长篇小说,更多的是在描写故上人们生活细节的同时,对乡上社会和人类生存方式进 行深切的反思,批判他们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的病态精神和''旁观者”意识。这并未脱离民 族斗争的主战场。相反,这篇小说的写成是箫红积极支持抗日救运动的力证。正如鲁迅先 生在《呐喊・自序》中所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 亳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认为是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者,是在 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广文艺。”而深受鲁迅思想影 响的箫红,在她的作品中,写得最多的是广大下层人民平凡的日常生活,关注的也是人们普 遍的精神病态,从而在思想上进行启蒙和拯救。这主题在《呼兰河传》中可以从一下几个方 而来分析。

首先,萧红在《呼兰河传》的第一章中便用了足足九页的大篇幅来描绘一个大泥坑。这 是大有深意的。先看文中对大泥坑的描写:

其余的也和东二道街一样,灰秃秃的,若有车马走过,则烟尘滚滚,下了雨满地是泥。而且东二道街 上有大泥坑一个,五八尺深。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r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 吃它的苦头,冲了人家里满满是泥,等坑水一落了去,天一睛了,被太阳一晒,出來很多蚊子飞到阳近的 人家去。同时那泥坑也就越晒越纯浄,好像在提炼什么似的,好像要从那泥坑里边提炼岀点什么來似的。 若是一个丿]以上不下雨,那大泥坑的质度更纯「水分完全被蒸发走了,那里边的泥,又黏又黑,比粥锅

澈糊.比浆糊还黏。好像炼胶的大锅似的.黑糊糊的,汕亮亮的.那怕苍蝇蚊子从那里一飞也要黏住的。

在这大泥坑上啣乍的事情不知有藝少。一年除了被冬天冻住的季节之外,其余的时间,这大泥坑子像 它被賦给生命


了似的,它是活的。水涨「水落了,过些日子大了,过些日子又小了。大家对它都起着无 限的关切。

一年之中抬午抬马•在这泥坑子上不知抬了女少次,可没有一个人说把泥坑子用土填起來不就好门吗? 没有一个。 有一次一个老绅士在泥坑涨水时掉在里边了。一爬出来•他就说:

“这街道太窄了,去了这水泡子连走路的地方都没有了.这两边的院子,怎么不把院墙拆了让出一块 來? 他正说着•板墙里边,就是那院中的老太太搭了言。她说院墻是拆不得的.她说最好种树•若是沿着 墙根种上一排树,下起雨來人就可以攀着树过去了。

说拆蠣的有,说种树的有,若说用土把泥坑來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

本来这五六尺深的泥坑带给呼兰城人的麻烦和祸害不少,但是城里人没有一个说要把它填起 来,而宁愿站在这泥坑旁说长道短,充当看客。甚至他们只想到要拆墙种树,却不想动这泥 坑分毫。I1为在呼兰城人看来,这泥坑是上天的恩赐,不能损伤一丝一亳,它带给呼兰居民 的福利有两条:一是常常抬车抬马,淹鸡淹狗,显得非常热闹,可以让人们一饱福,说长道 短,得以消遣:二是可以让瘟猪变成淹猪,这样人们就能既经济又心安理得地吃瘟猪肉了。 看到这些人们得所思所说所为,不能不让人感叹这是一种多么无聊、呆板、封闭、保守, 不求任何改变的生活状态啊!让人看了既可笑又可气。

箫红除了描绘了这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外,也浓墨重彩地讲述了呼兰河城“精神上的 盛举”,如请鬼神为人治病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祭鬼神求子孙的四月十八娘娘庙大 会等等。文中对呼兰河城人们“享受”跳大神的热闹是如此写道:

跳大神,大半是天黑跳起,只要一打起鼓来,就男女老幼,都往这跳神的人家跑,若是 夏天,就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人」还有些女人,拉着孩子,抱着孩子,哭天叫地地从墙头上跳 过来,跳过来看跳神的。

过了十天半月的,又是跳神的鼓,当当地响。于是人们又都着了慌,爬墙的爬墙,登门 的登门,看看这一家的大神,显的是什么本领,穿的是什么衣裳。听听她唱的是什么腔调, 看看她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跳到了夜静时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个个都打得漂亮。

似乎下回再有打鼓的连听也不要听了。其实不然,鼓一响就又是上墙头的上墙头•侧着 耳朵听的侧着耳朵在听,比西洋人赴音乐会更热心。

这种自欺欺人的无赖举动都算是呼兰河城盛举,可见这“精神盛举”的热闹噌杂背后所反映 的呼兰河人平时单调刻板的生活和生命的寂寞和荒凉。但呼兰城人却仍是乐此不疲的担任着 “旁观者”的角色,赶赴着各种无赖而陈腐的迷信活动。

而最能体现出呼兰城人“看客”精神的便是老胡家小团圆媳妇事件和王大姑娘事件。 在这里箫红对人的精神病态,对把反常当正常、把正常当反常的倒行逆施的社会,进行了细 腻传神的描写。在这里,作者发人深省的描写了一些本性善良的人们怎样加入“吃人”的行 列:怎样充当冷漠的看客,把正常人活活逼死。小团圆媳妇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但因为她大 方活泼,“不怕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坐在那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 快按照祖先陈规陋习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生活着的人们却认为“不像个团圆媳妇S对她 进行毒打管教,想让她也成为麻木乖顺的人,结果却是把她送上死路。尤其是对给团圆媳妇 洗澡的场而描述上,是如此的触目惊心:

她在大缸里边,叫着、跳若,好像要逃命似地狎喊’她旁边站着三四个人从缸里搅起热水來往她地头上 浇。不一会,浇得满脸通红,她再不能够挣扎了,她安稳地在大缸里边站着,她再不往外边跳了,大概她 觉得跳也跳不出來了。那大缸是很大的,她站在里边仅仅露着一个头。

我看了半天,到后來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满脸汗珠,满脸通红,红的像一张红纸。

而这样地酷刑,却还要进行三次。而这些旁观的人们,听到大神说还有两次要洗的,“于是 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这来看热闹的,不下三十人,个个 眼睛发亮,人人精神百倍。看吧,洗一次就昏过去了,洗两次又该怎样呢?洗上三次,那可 就不堪想象了。所以看热闹的人的心里,都满怀奥秘。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鲁迅笔下的看客:


“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路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 个半圆。”“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 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⑤这是怎么一种麻木、无聊和残忍啊!在一潭死水的百无聊赖 的生活中,人们只有在鉴赏、咀嚼别人的痛苦之时才能得到一丝快乐与满足。而在这充当看 客的角色的过程中,他们已不自觉地成为吃人者的一员。正如茅盾所说“他们仃时也许靠烏世 昧而蛮横,但实在他们并没有害人或吿自己的意思,他们是按照他们认为最合理的方法,''该怎么办就怎么 "。他们只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帀思索币件活的牺牲者”。⑥这些本性善良的人们已变得 亳无人样,所以他们在看到有人样的正常人时就群起而攻之。对小团圆媳妇是这样,对王大 姑娘亦是如此。王大姑娘追求自由恋爱,愿意并勇敢的和自己心爱的人冯歪嘴子结合生子。 但固守陈规的呼兰城人是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的。于是在呼兰城人眼中,王大姑娘便成为 大逆不道的异类。她以前的一切优点都变成缺点。而且还在冯歪嘴子的窗外偷听消息,以供 宣传。于是王大姑娘在贫病交加和这令人窒息的压迫声中逐渐衰弱并最终死去。甚至在她死 了之后,人们也没放过冯歪嘴子,而是幸灾乐祸的等着看他的笑话。这便是萧红笔下无知可 怜的愚昧人们。

“他们被父母生下來,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暧。” “逆來了,顺受C”

“顺來的事情,都一辈子也没有。”

“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 想击退塞凉,因此而來了悲哀。”

他们充当着自己生活和别人生活的看客,他们不怨恨也不憎恶生活,也不期盼热爱生活。活 着就是为了吃饭穿衣,就是为了死。“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 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对于这么一种麻木陈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支配下的呼兰人 们,我们“哀英不幸,怒其不争”。而这种陈规陋习的环境对人精神的腐蚀力量是强大的。 而这种精神腐蚀却仍在进行当中,腐蚀着千千万万国民的心灵,使他们变成行尸走肉。

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 来。”⑦萧红用

轻描淡写的笔触,写岀了沉重的社会现实和悲凉的精神现状,读起来更有惊 心动魄之感。而从《呼兰河传》中批判故乡人们乃至全国各地的“呼兰城人”的麻木不仁、 愚昧无知,从而想从精神上去启蒙改变人们的这个主题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萧红即使在病体衰 弱之时仍坚持不懈地活动于抗日斗争地主战场,是从未脱离民族斗争的火线。这条主线一直 贯穿着她的创作。萧红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生态度,将 兰河人们深受封建传统文化毒害的现实展现在读者的而前,从而对“吃人”的礼教进行批判, 体现了她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而在今天看来,《呼兰河传》中蕴涵的深刻思想性也还是值 得现代“阿Q”们思考和警策的。

参考书目:

①,肖凤《悲情女作家》第一章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

②③,茅盾著,原载194612月《文艺生活》第十期 选自《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下册)》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611月第1,515页〜520

,《萧红小说全集上•序》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鲁迅小说集•药》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26

⑥⑦,茅盾,《呼兰河传》序,《萧红文集》长篇小说集, 安徽文艺出版社,张旋茂、阎志宏

编第7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bc11fe109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d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