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社会学角度解读《苏州园林》》,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社会学角度解读《苏州园林》
作者:刘文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年第07期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说明文教学内容,对这一课的教学,通常都侧重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然后要学生结合文本说说哪些地方给你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这与《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读是一致的。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教材的解读固然没有错,但究竟有没有必要仍停留在文体论式的解读呢?本单元所选内容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醇厚的东方文化气息,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苏州园林特征的把握,无疑失去了对文本的深度思考的机会,也失去了一次深入体会中国园林建筑精髓及了解中国人的生存哲学的机会。因此笔者认为对于那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说明文,更应从社会学的角度和文化学角度来细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社会学角度来阅读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的《苏州园林》呢?
一、红尘闹市中的世外桃源
曹雪芹在《红楼梦》正文开头说:“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自元代后期直至明清时代,经济高度繁荣,丰富的物质与迷人的风景使富商巨贾、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纷纷云集于此。但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个性自由越来越多地受到压制,许多有识之士不堪忍受,就产生了逃避社会,遁迹山林的想法。于是在这片繁华之地营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苏州园林。
在苏州现存的私家园林中,不少园林的主人,都是有地位、有文化、有抱负、有才华的人。由于其抱负在当时得不到施展,便产生了寄情于山水、遁隐山林的想法。如叶圣陶笔下的《苏州园林》写的就是苏州四大名园的“拙政园”,它是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40年)王献臣因仕途不得志,隐退苏州时建的。
二、出尘园林追求的自然之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b88adf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