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职语文《窦娥冤》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欢迎阅读!
十九 窦娥冤
练习与思考
一、 熟读课文,看看这折戏可分为哪几个场面,然后简要复述剧情。
参考答案:
个场面,赴刑场,怨天;见婆婆,遗嘱;在刑场,誓愿。 复述略。
二、背诵课文中[滚绣球]一曲,完成下列练习。
1.下列词语是当时的口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请作解释。 合: 怎生: 糊突:
参考答案: 合:应该。 怎生: 怎么。
糊突:同“糊涂”,这里是“混淆”的意思。
2.下边三句在意思和感情上有什么进展?
(1)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2)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参考答案:三句的意思是层层递进的,感情也越来越愤怒。第一句,愤愤不平地向天地发出质问,从名不副实的矛盾中向天地提出质问。第二句更加愤怒地揭露天地的真面目,揭露天地“糊突了盗跖[zhí]、颜渊”的原因,在于可耻地采取了“怕硬欺软,顺水推船”的态度。第三句又进一步,更加愤怒地谴责天地“不分好歹”,“错勘贤愚”,彻底否定了天地。
三、课文在表现窦娥反抗精神的同时,是怎样表现其善良心地与孤苦处境的?这对表现这折戏的中心意思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窦娥请求绕道走后街而不走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她为了婆婆免受拷打,屈招药死张驴儿;她临刑之际嘱托后事,悲痛至极,还劝慰婆婆不要烦恼哭泣,替婆婆设身处地考虑,一片孝心。写窦娥的善良,反衬吏治的黑暗,说明执法者确实不分好歹,错勘贤愚,更能使读者观众同情窦娥,痛恨黑暗的社会。
四、在窦娥表达三桩誓愿的曲词中运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苌弘化碧,望帝啼鹃”,“飞霜六月因邹衍”,“东海曾经孝妇冤”。运用这些典故,在窦娥,是以历史上的苌弘、邹衍,神话或传说中的望帝、东海孝妇自况,既表明了自己的善良、清白、无辜,又说明其自尊自爱。在她看来,人命,不分贵贱,都有同等的价值,都是“关天关地"的;在作者,则是以这些典故人物来热情赞美窦娥善良坚强的人格,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运用这些典故,给窦娥的信念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使窦娥在反驳监斩官时显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也给作品的浪漫主义精神提供了充分的依据。运用这些典故,古今熔于一炉,上下几千年,词曲的意境显得无比悠长阔大。运用这些典故,也使这些词曲显得文采斐然。
五、课文写窦娥临刑前指天发誓,三桩誓愿都应验了,这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发生的。请你谈谈对这样写的看法。
参考答案:古代作品中,如《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殉情后合葬,墓上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也运用了大胆的想象。但作品的内容都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作品通过想象、夸张,以超现实的情节,让美好的愿望在作品中得以实现,以寄寓
作者的爱憎,反映人民的情绪和理想。结合作品内容来看,这种写法表现了作品揭露社会矛盾的深刻性和解决社会矛盾的理想化。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喜爱“大团圆”结局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以及传统的文学作品奖善惩恶的教化功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b80a7c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