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代文人水墨花鸟画的发展状况

2022-08-04 19:02: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宋代文人水墨花鸟画的发展状况》,欢迎阅读!
花鸟画,发展状况,宋代,浅析,水墨


浅析宋代文人水墨花鸟画的发展状况

宋代文人水墨花鸟画是宋代花鸟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宋代文人水墨花鸟画作品及作者的分析,条理清楚的按线索进行梳理,总结出宋代文人水墨花鸟画发展的几个特点,且得出两宋时期的文人水墨花鸟画技法已劲经非常成熟的结论。



标签:文人;宋代;水墨花鸟画;技法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发展与成熟为文人花鸟画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文人士大夫的审美理想与院体画家们追求精工细腻的格调完全不同。他们的创作大多喜爱抒情寄兴、状物言志,不会完全拘泥于形式格法,因此也好水墨写意。北宋中后期文人士大夫绘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体系,水墨花鸟大行其道。这种不被宫廷画院接受的的水墨花鸟画在宋代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对后世的花鸟画却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梳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对这些作品以线索的方式研读能够使我们对宋代的文人水墨花鸟画的发展有个清晰的全况认识。



一、墨竹创始人文

在文同之前的竹画,多为双勾着色,而且仅是作背景出现。文同则把竹作为主题,他以水墨单色一笔画出竹的竿、节、枝、叶,并首创以深墨的叶为正面,淡墨的叶为背面,后人谓之墨竹画。文同的真迹只留下了《墨竹图》。此图画的是一枝低垂而又“S”形倔曲向上的墨竹。用凝重圆浑的中锋画竿,节与节虽断而意连;小枝用笔迅疾坚挺,左右顾盼;竹叶则八面出锋,挥洒自如,浓淡相间,在叶尾折转处提笔露白,以示向背之势,聚散无定,疏密有致,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力。文同似乎偏爱画这种纡竹。相传他50岁后,疾病缠身,仕途失意,心情郁闷时常画纡竹,为垂岩所轧屈已以自保,生意愈艰,但又挣扎向上,其实这正是他自身的写照。文同去世后,苏轼在《跋与可纡竹》一文中说:想见亡友之风节,其不屈不挠者盖如此云。他的畫竹,不只是画竹之状,更是寄情于竹,借竹之荣、枯、丰、瘠,抒写人的悲、欢、穷、达。



二、开墨梅派先河的扬无咎

扬无咎的画,真迹多已不复存,仅有《四梅花》和《雪梅图》传于世。《四梅花图》画面分四段画梅,自题跋语中说:范瑞伯要予画梅四枝,一未开,一欲开,一盛开,一将残。四梅纯以水墨绘成,花朵作白描圈线,不加晕染,即圈花法,用笔轻快洗练,毫不拘板。新枝用劲直线条一笔写成,极为挺秀。粗干则用飞白法,显笔复加乾皴,虚实相间,墨色变化丰富。全幅呈现出匀协恬静、清淡闲野的气氛,诚如时人所谓的村梅格调。作品有借梅言情、迟暮感伤之意。《四梅花》图,笔法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影响深远,直接影响到元、明、清的许多画家,即使现代画家画的梅花,也常能见其笔法的痕迹。






扬无咎除墨梅外,还善画水墨的松、竹、水仙、木、石等花鸟题材,都为当世一绝。《画继》《画素》《画史会要》等书画典籍中均有记载。无咎乡里亲宗也都喜欢画墨梅。儿子杨季衡,画墨梅得家法,也能作水墨翎毛。外甥汤正仲,字叔雅,喜画梅竹、松石、亦工墨梅。



三、宋朝宗室画家赵孟坚

赵孟坚善画梅、竹、兰、石。尤善画白描水仙,用笔爽利流畅,风格淡雅。水仙是中国传统观赏名花,它凝姿约素、高洁脱尘、清秀俊逸,被誉为凌波仙。历代文人雅士多喜以水仙为题赋诗作画,天津博物馆藏《水仙图》卷即是宋代画家赵孟坚的名作。《水仙图》全卷以白描线勾为主,以细长流利而匀净劲秀的线描勾勒花叶,用淡墨晕染出阴阳向背,将水仙幽静、婀娜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全卷水仙,布局疏密相间,繁而不乱。花叶纷披穿插,层次分明,姿态如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超然脱俗的清高气节。赵孟坚的另一幅重要的传世作品是《墨兰图》。绘墨兰两丛,生于草地上;兰花盛开,如彩蝶翩翩起舞。兰叶柔美舒放,清雅俊爽。自题诗曰:六月湘衡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诗中表露了作者孤高脱俗的思想境界。全图用笔劲利,笔意绵绵,气脉不断,是赵孟坚画兰的代表作。他的墨兰受文同画竹之法的影响,以笔墨直接写出兰叶,点出兰花,把兰叶翻卷刚柔和兰花的婀娜姿态表现得十分传神。而且,赵孟坚还创出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的写兰规则,概括了草本植物的生长规律,他之后的花草画家多借鉴这种兰叶的穿插方法。



赵孟坚晚年多作梅竹,他所画墨竹取法文同,而用笔比文同瘦劲,并着意竹叶的大小、长短变化;他所画的墨梅学杨无咎,赵孟坚在书梅竹三诗卷中曾这样写道:从头总是杨汤法,拼下功夫岂一朝。又说:浓写花枝淡写梢,鳞皮老干墨微焦。笔分三踢攒成瓣,珠晕一圆工点椒。他的梅花笔法比杨的笔法更为清瘦雅逸,显得爽利。《岁寒三友图》画中的梅花以淡墨衬染着用细笔,浓墨圈钩花瓣、松针用笔尖挺劲拔,墨竹以中锋运使,挺劲有力。松、竹、梅画法各异,充满韵致,整个画面笔墨秀丽,清绝幽雅,意趣横生,是幅极具精神的南宋小品。赵孟坚的作品一笔一画都注意书法与画法的结合,可以代表宋末文人画的艺术色。岁寒三友至赵孟坚时成定格,梅、兰、竹、菊四君子画的程式中,墨兰又是赵孟坚所创。同时画中岁寒三友-松、竹、梅的组合,又代表当时文人认为应该具备的节操与美德。



四、减笔梁楷

梁楷曾为画院待诏,据说当时画院中人见到梁楷的作品,没有不佩服的。见梁楷在南宋画院时就有很高的声望了。梁楷是个参禅的画家,属于粗行一派。不拘法度,放浪形骸,与妙峰、智愚和尚交往甚密,虽非僧,却擅禅画。他画的山水、人物、花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但花鸟题材的画只留下了《秋树双鸦图》。此图画枯杈上一枝垂柳随风摇曳,两只乌鸦绕树飞鸣,一轮圆月淡淡无光。构图洁疏,意境幽邃,寥寥数笔便将秋季黄昏时刻画得淋漓尽致,笔简意赅。这幅画整个画面没有一根死板的线条,皆以圆弧线组成,富有流动感。画面的构图腾空而起,不留地面、天空,树巅、飞鸦占满画面,新颖别




致,给人以高瞻远瞩的感觉。



五、墨梅传人徐禹功

徐禹功师从扬无咎,存世作品仅有《雪中梅竹图》。此图用中墨绘出修竹三竿,梅枝绽放,绢地染墨,以此来表现出梅花的洁白和梅竹枝上的积雪。用浓墨写梅花枝,细笔勾花,笔势潇洒。他的笔力不如扬无咎的劲健,但画面反而有种温润、典雅的明净与清澈。



总结 一,题材比较集中。从宋代开始,中国画里的花草树木,在讲究其形态之外,也多具有象徵的意涵。墨竹,墨梅,墨兰,都在宋代开宗立派。梅、兰、竹、菊,四君子在南宋已基本成为文人画的固定题材。正因含有象征意义;文人借以抒情、言志的手段;所抒情多为胸中郁结之愤慨,所言志多为表现自己的高尚气节。



二,表现技法另辟蹊径。文人画在南宋时期不仅在理论上进一步展开讨论,在实践中也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不求严格的形似,主要注重神韵,笔墨趣味。但宋代的水墨花鸟画脱胎与院画,没有过于狂放不羁,更多是一种不拘泥物象的洒脱。



以上可以得出结论:宋代的文人水墨画技法已经非常成熟,后世的水墨花鸟画都是在宋代的基础上的延展。但是成就却远远不能与宋代相比。



参考文献

[1]令狐彪.宋代画院研究[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08-01;

[2]邓乔彬.宋代绘画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0

[3]马啸编.宋画汇珍(花鸟卷)[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12-0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b049335b4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