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一)

2022-05-28 13:06: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一)》,欢迎阅读!
鲁迅,看客,形象,作品
浅论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看客面面观

所谓看客形象,是指鲁迅作品中除了主要人物之外,甚至连次要人物都说不上的一些芸芸众生形象。他们似乎被作者置于事件进程之外,然而又与事件进程相联系,往往以看热闹,作谈资、发议论的面目出现。鲁迅对这类人物着墨不多,但却能几笔勾通画出一个个愚昧、麻木、无聊、庸俗的面影,他们与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一起共同组成作品的形象系列,丝毫不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而正是以画龙点睛之笔,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产生烘云托月的艺术果。

纵观这类作品,我们从场景主次这个角度把看客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重大事件中的,一是一般生活场景中的看客。其中第一类重在看客,第二类则重在看客”“”“

先来看看第一类看客”——闲看枪毙犯人看客 同是赏鉴杀人,《呐喊》自序中,看客赏鉴的是日本人宰割自己同胞的盛举面对惨剧他们所表露出来年是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这些看客不但缺乏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就连最起码的人类同情心也丧失殆尽,此为第一小类。

另一小类是《药》中的看客,他们赏鉴的对象不再是受外国人宰割的同胞,而是中国的刽子手杀害中国的革命者,终因是不失国格的,于是乎饶有兴味,踮足伸颈,文中是这样细腻而精彩地描写这一群看客的: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一具有动态展示的场景,特别是对看客”“赏鉴杀人的心态进行聚光拍摄的特写镜头,实在令人叫绝。从对看客的这些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出看客是何等的愚庸、麻木、落后,他们不仅不理解不支持革命者所做的一切,不仅不对刽子手投以怨愤的目光,而且以观赏为乐事,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实在是可怜、可恨!如果说刽子手给予革命者的是肉体上的枪杀,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看客给予革命者的则是精神上的虐杀!

再一小类是《阿Q正传》中的看客,由于赏鉴的对象降了格,他们便蚂蚁似的多得如山如海,对阿Q“过了二十年又是……”的充满佛理轮回观念的话倍加赞赏,酒醉似的喝采”“狼般的嗥叫。阿Q的麻木,阿Q的死并没有唤起看客们昏昧的意识。说阿Q可怜可悲,他们甚而比阿Q还要可怜可悲。 再来看第二类看客

首先是赏鉴他人的悲哀,咀嚼他人痛苦的看客

《孔乙己》中,咸享酒店里,看客们伴随着或幸灾乐祸的笑,或附和着的笑,或随便的哄笑,或前或后地对着孔乙己嚷: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疤了!”“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些话语句句带刺,冷嘲热讽,把他人的不幸拿来当笑料,足见看客们的冷漠。

再看《祝福》中对阿毛的故事久已厌烦的闲人,他们又开始对祥林嫂发生了新的趣味,究其由来是祥林嫂额上的伤疤象磁铁一样吸住了他们,于是便寻来历来了。祥林嫂,你那时怎么竞肯了?”“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笑影又冷又尖。是同情,是感叹,是讥刺,不说大家心里也明白。 又再来看《阿Q正传》,闲人们一见阿Q头上的瘌疮疤,便玩笑他来了。一见面,他们便


假作吃惊地说嗨,亮起来了。见阿Q怒目而视,他们又发话道: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事情到最后,他们还玩得不过瘾,终将阿Q碰了四五个响头,才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 这一类看客的特征不外乎捅别人的痛处,揭他人的疮疤,咀嚼他人的悲哀,直至成为渣滓。至于他人高兴也好,不高兴也罢,他们并不在意,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赏鉴的对象有无笑柄,有无隐私,只要他们能说一通,笑一通,便算满足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b0067a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