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 刘宓庆

2023-03-03 18:26: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翻译美学 刘宓庆》,欢迎阅读!
美学,翻译,刘宓庆
Free land 无主土地 不能翻译为自由土地

Continuous recession 不断蚕食 Non-African experts 欧美史学家

New food crops were introduced mainly from Indian ocean 亚洲国

审美意识两种状态:自觉性审美意识和非自觉性审美意识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审美意识都处于非自觉性状态,有时候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陶醉地步都仍然不知道自己在审美。 选择就是艺术art is selection

翻译审美(translate aesthetically, aesthetic translation

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中国的语言观中,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这就不同于西方。 “温柔敦厚” 《礼记。经解》“仁义为美” 《孟子》

云想衣裳花想容(SVO+SVO)云和花都是话题主语,都是话题topic 这种句子在汉语中占优势。主语话题化topicalization 汉语重意念,句子以意念为轴展开而使句法隐含化的极重要机制。汉语宾语的某些特征也是意念主轴的表现。

黑格尔G.W.F.Hegel1770-1821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人的“自由存在性”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产物,“理念的感性显现”I.Kant,1724-1804)的美学思想也是以人是理性判断力为核心,


精选文库

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西方美学长期执着于美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研究实际上将美当做一种外在性超验的预设假定,其结果必然侧重静态内容的考察,并经常限于形而上学的空泛思辨,被认定为“认识论美学”。中国美学思想的重主体具有完全不同的视界和形态。中国美学关注的是主体性审美实践,简称“主体实践”,关心的重点是审美经验

中国近代美学 王国维的意境论(境界论) 蔡元培的人格美育论 朱光潜的审美态度论 李泽厚的社会实践论 都是对美的内在性动态考察,被认为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

鲍姆嘉登A.G.Baumgarten 1714-17621750年正式使用的“美学”命名,其研究对象是“感官感觉到的美,”美的定义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整化”,美学则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姆嘉登认为感觉是审美能力(“美的感应力”)的基础,其次是想象(D.Hume称为“想象的美”,是“感觉的美”的提升,最后是判断(康德称为“反思判断力”,即基于主观态度的情感性判断)。可见“感性”是基本,基础,离开感性就谈不上美学了。 理性主义审美观 始于古罗马时代的普洛提诺Plotinus,204-270,渊源已久,基本上是西方美学的主流。

18世纪末柏克E.Burke,1727-1797对理性主义美学的质疑。希纳第一个揭起了反对西方传统美学“以思辨论证本体”的叛逆之旗,而成为西方现代美学的先驱之一。到19世纪中期鲍桑葵B.Bosanguer,1848-1923)已经明确提出了美学研究应该注重人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add8c6ba8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