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国演义名句》,欢迎阅读!
1、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第一回
解释:这句话反映了客观的历史演变规律,在罗贯中眼中,历史进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统一就了就要分裂,分裂久了就要统一。
2、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三国演义》第一回
刘关张三人奋力救了董卓,但是当董卓得知三人都是平凡百姓的时候,竟然流露出了不屑一顾的神态。作者不禁发出感慨:自古至今人们都是很势力的,他们从来都是以你的地位,势力,名望来揣度你、对待你。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能够慧眼识英雄呢?
3、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三国演义》第一回
解释:进行重大的政治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保密,如果不慎泄密,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还会祸及自己。
4、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三国演义》第一回
解释:比喻友谊无比可贵,但是反映了刘关张“家天下”的政治主张,在国家利益和兄弟恩仇之间,他们把后者放在前面,这显然是轻重不分,公私不分。刘关张三人以义气起家,可以说也是因为义气落败。
5、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三国演义》第二回
解释:枳棘是一种多刺的灌木,古人因此视之为恶木,由此“枳棘丛中”便被引申为环境恶劣的意思;鸾凤,是两种高贵而吉祥的鸟,常用来比喻有政治高尚的品德和突出才干的人。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高尚品德和突出才干的人,是不应该在恶劣环境的地方生存的。
6、彼一时,此一时也。---《三国演义》第二回
解释:随着时间的改变,情况发生变化了,做事的标准和原则也要跟着改变。
7、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三国演义》第二回
解释:由于方法不对,反倒给了别人可乘之机,自己遭到了“收拾”。
8、名正言顺,大事可图。---《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做事要有有利的理论依据,这样有利于成就大事。
9、扬汤止沸,不如去薪。---《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做事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0、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虽然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忠”,有“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之说。但是中国文化一直存在着模糊的实用性原则,即“变通”,变通是对传统教义的一种修改和对抗。
11、几番不听忠臣兼,难免宫中受剑锋。---《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听不进别人的良言苦劝,很可能会招来祸害。
12、顺我者生,逆我者亡。---《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皇帝被视为天子,他代替“天”管理民众,慢慢的人们学会了顺从皇帝,皇帝也就越发独裁。“顺我者生(昌),逆我者亡(死)”也就成为了独裁者深存内心同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了。
13、好谋无断,不足为虑。---《三国演义》第四回
解释:这是在讨伐董卓之前,伍琼形容董卓的话,它告诉我们要想成就大事,不但要考虑周密,还要行事果决。
14、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第四回
解释:这时曹操的名言,也是他的人生信条。曹操生性多疑,他误把别人的好心看成了歹意,明明自己杀错了人,却偏偏不承认错误,反而将错就错,斩草除根,为了自己一人的安全不惜杀害吕伯奢一家。“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了曹操那种极端自私,心狠手辣的人生信条。
15、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演义》第五回
解释:赤兔马和武艺超群的吕布相映生辉不禁让人感慨,后世用“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来形容一个领域内十分杰出的人才。
16、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三国演义》第六回
解释: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董卓采纳了李儒的意见,决定将国都由洛阳迁往长安。杨彪对此持反对意见,并且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由此可见封建独裁者罪恶之一斑,他们做事完全从自己角度出发,根本不考虑普通百姓的死活。
17、招贤纳士,屈己待人。---《三国演义》第八回
孙策在埋葬了自己的父亲孙坚之后,“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放下架子,礼貌待人,这样才能招来贤达有本事的人。
18、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三国演义》第九回
解释: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用女儿貂蝉的美色离间了吕布和董卓,后来,吕布果然为争夺貂蝉而将董卓刺死。
19、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解释:当陈炜用“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这句话描述孔融的时候,孔融当即反驳“想君小时必当聪明”。陈炜不得不惊叹“次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虽然陈炜被孔融反驳的五体投地,但是“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作为一个常识,对今天的家长也是有提醒作用的。
20、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解释: 当陶谦死前将荆州让给了刘备,谋士荀彧变向曹操进言:“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要求曹操夺取徐州。要想治理天下,在创业初期必须经营好自己稳固的”根据地“,壮大自己的势力。
21、得何足喜,失何足忧。---《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解释:当刘备终于做成了徐州牧的时候,曹操用了”驱虎吞狼“之计,使刘备失去徐州。刘备为了稳定军心,就用了”得何足喜,失何足忧“这句话安慰大家,其实刘备还是很在意徐州的。这句话也只不过是刘备收买人心的一小计而已。
22、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解释:刘备出战袁术之前,将徐州托付给张飞,可是张飞酒后误事,失去了徐州。张飞羞愧难当,与拔剑自刎。刘备抢下他的剑,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时刘关张兄弟情谊的体现。同时,他的话带有明显的贬低女性的色彩。我们不禁反问:一个人对兄弟的仗义,是建立在轻视妻子孩子的基础上,连自己的妻子孩子都不在乎,这样的兄弟之情是不是很残忍?他还能有多少人性?
23、无谋之辈,见利必喜。---《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解释:这时曹操谋士荀彧评价吕布的话。没有谋略,看不到长远利益的人,见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就会高兴的不得了。
24、方今正用英雄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心。---《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解释:当刘备被吕布逼迫的无路可走,最终投靠曹操的时候,荀彧向曹操建议”刘备,英雄也。今不早图,必有后患“,可是郭嘉却提出”方今正用英雄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心。“这样宝贵的意见,而曹操也采用了郭嘉的见地。由此可见曹操的深谋远虑,谋划的长远,不因大失小,有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气度和风范。 2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a7bffee05087632311212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