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与性恶论

2022-10-21 22:06: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欢迎阅读!
性善论,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

中国自古以来都推崇性善论,而西方主张性恶论。

性善论,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典故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 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

性善论有以下特征: 1“性善论”中的“善”是一种价值或更精确的说是一种价值体系。“性善论”中的“善”可分为三个层次,‘善’首先指的是仁、义、礼、智诸德行和符合它们的德行。其次,‘善’指的是人的优秀性。最后,‘善’指的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第一层是基础,仁义道德是唯一的“善”,其他的“善”只能是对它的引申、补充。第二层内涵是对第一层的补充,仁义礼智之所以谓“善”,是由于它是人类的优秀性和应具德性。由于它,人才与禽动物区别开来。第三层是对前两层的引申拓展,道德之所以是善,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利益,满足人们的需要。 2、强调尽心知性。“性善论”强调人的本性存在先验的善的同时,认为人有不善的原因即外部环境和自身主观愿望的影响。为了能使人的善性得到保存和发展,“性善论”强调道德修养,存心养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道德修养从良心、善端开始,向着仁义礼智诸善德和君子圣人的人格这一目标迈进。尽心知性,存心养性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

3、强化宗法伦理观念。儒家最早的典籍中就出现了宗法伦理思想。孔子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关系被认为是统治中不可缺少的“大伦”。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把君臣父子关系依然看作是最根本的二伦,并进一步提出了“人伦”的概念。孟子认为“人伦”是人的本性,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性善论”强化了孔子的宗法理论说明了人之所以成为人和人的价值所在。后来,视人伦为人的本性的思想被宋理学收,完善为封建的伦理纲常思想。

性恶论是在西方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一个主流思潮。以奥古斯丁、路德、加尔文的观点为代表的西方性恶论,都把人的欲望说成人的本性,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必须加以限


制和改造。这种性恶论思想对西方的政治经济、法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的性恶论是古罗马帝国时期在基督教内部产生的。围绕对《圣经》的解释,发生了关于人性的争论。《圣经》上说,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受了蛇的怂恿,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犯了罪,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罗马帝国教父学的主要代表奥古斯丁据此提出了原罪性恶论。他认为,由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犯了罪,就造成人的本性的堕落,他们的子孙天生就有罪。他说:“我们一定不要幻想在我们自身没有恶习,因为如使徒所说的:‘肉体之所欲,反抗心灵’……我们在现世里无论如何不能够达到至善的。他认为,人有原罪,人性是邪恶的,人不能自己救自己,只有服从教会通过教会得到上帝的恩典,才能得救。

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都把奥古斯丁奉为理论权威,他的思想统治西方长达几世纪之久。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大都否定基督教的“原罪性恶论”,说这种理论是用宗教谎言欺骗群众,企图把群众变成愚昧无知的牛马,听任教士们摆布,温顺地缴纳各种贡赋。他们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类天然就倾向于互助友爱。人文主义对“原罪性恶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虽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对“原罪性恶论”的冲击是巨大的,但由于宗教神学的影响年深日,,宗教改革时期,德国的马丁·路德和法国的加尔文又恢复了奥古斯丁的理论路德和加尔文较奥古斯丁的进步之处在于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认为《圣经》是最高权威,他们都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路德和加尔文都认为,人得救的最大障碍是人的骄傲,人只有靠自己的有罪感、忏悔、对上帝的无条件服从和信仰上帝的宽恕,才能得救。

路德认为,人之所以都有原罪,是因为人的始祖亚当就是有罪的,人生下来就有情感、欲望,这些都是邪恶的,反抗上帝的。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不信仰上帝,没有得到圣灵和上帝 的恩惠,他就会放纵自己心中的情感、欲望,只能不间断地作恶犯罪,从一个罪走向另一个罪。

加尔文说,原罪是由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带来的,人人有原罪,堕落和邪恶渗透于所有人的灵魂的一切部分。“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原罪之中,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原罪的污染。因为婴儿是带着他们的罪一同来到世界上,所以,他们就是由于他们自己的罪而不是由于别人的罪而应该受到惩罚。

路德和加尔文的性恶论是在中世纪末提出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西方一直受到重视,西方近现代都出现了新的性恶论观点。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抛开“原罪”,提出自己的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人与人是平等的,平等的人为了自我保存就会彼此侵犯,人对人像狼一样。现代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也坚持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被压抑在内心深层的无意识本能欲望,尤其是性本能欲望。这些本能欲望的活动原则是快乐原则,就是无条件地要求快乐和满足,社会文明是对立的。不过他反社会对人的本能欲望过多的压抑。

在我认为,人一生下来善恶是空白的,但是有着向善的内在趋向和向恶的内在趋向。管是向善趋向还是向恶趋向,都需要随之附加一定的社会背景条件,和对一定的社会背景件的认识。比如,向善所蕴涵的社会背景条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静止的、和谐的社会,而向恶所蕴涵的社会背景条件是开放的、竞争性的、充满冲突的社会有些人会认为恶劣的环境是对自己的磨练,从而有一颗坚定的善心;而有些人会在美好的生活中迷失自我野心膨胀,从而向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a08b667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