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议唐诗对音乐美的表现》,欢迎阅读!
浅议唐诗对音乐美的表现
浅议唐诗对音乐美的表现
音乐具有独特的美感,它可以悦耳,可以赏心,可以移情动志,时时撩拨着听众的心弦。然而它又无形无色,仅诉诸听觉并且转瞬即逝,因此非常难以用文学形式把握。但在唐诗中,诗人不仅让绝美的音乐永久回响在艺术的殿堂并且经由这些作品,让一代代读者被它的美感征服。
清人方扶南将白居易表现琵琶的?琵琶行?,韩愈表现古琴的?听颖师弹琴?,李贺表现箜篌的?李凭箜篌引?并称为摹写声音至文。他们以不同的表现手法殊途同归,为我们展现了唐代音乐的魅力。
白居易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以长篇歌行体来表现琵琶音色的美妙。歌行体源于汉魏乐府,本来就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常见体裁。它句式灵敏,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自由换韵。适宜对事物进展全面细腻的表现。白居易就是在这两者的根底上,选择了以正面描写的表达方式展现了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他从琵琶女调弦试音写起,直到她完好演奏完好支琵琶曲。只见她信手拈来,随意的转轴拨弦三两声,已然未成曲调先有情。她的技巧的纯熟、动作的优美、情态的优雅已经让人充满了期待。她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仿佛乐器已经与琵琶女合二为一,成为她倾诉心曲的最正确方式。在她的演绎下,随着感情的起伏跌宕,我们理解了琵琶大弦、小弦不同的音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一个高亢激越,一个轻柔舒缓。两弦交织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如同两个性格不同的人在对话,也好似主人公陷入矛盾的痛苦之中,煎熬挣扎,难以抉择。在诗人听来: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时而间关莺语花底滑,时而幽咽泉流冰下难,形成滞涩与柔滑两种意境。他们的对话由如泣如诉渐至如断如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在短暂的低回静默之后突然高亢起伏,振聋发聩: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仿佛主人公猛然觉悟,立下决断。然而刚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曲终收拨注意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在音乐描写中白居易采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有明喻,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来表现人物的感情波澜;有暗喻,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形象生动地描摹了琵琶大
弦、小弦的不同音色和细微差异。此外还运用通感修辞手法,如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将听觉感受转化为可视可感的视觉意象,极尽细腻地表现了音乐的特质与美感,并且通过调动读者的不同感官,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弥补他们可能的对音乐审美经历的缺乏。正是有了上文层层的铺垫,才水到渠成地赞美了她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的演奏效果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此时四周万籁无声,惟有琵琶袅袅的余音萦绕着诗人的思绪,他如醉如痴地沉浸在音乐创造的意境中难以自拔。在陶醉与回味中,思想与音乐同在,忘怀身外一切,甚至忘掉了自己与琵琶女的身世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已经陶然忘机,遗落了时间与空间。
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那么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片天地。诗鬼李贺想落天外,极尽夸张之能事。除了开篇正面交代演奏者与演奏地点外,其余全部采用侧面描写。他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防止对音乐的僵硬刻画,巧妙调动读者的审美经历,形成对音乐表现力的自我理解。首先他以乐器的材质衬托音乐之美:吴丝蜀桐张高秋,美质佳音相映生辉;接着以声衬声:昆山玉碎凤凰叫以玉碎的脆响和凤鸣的高亢表现箜篌独特的音色;继而诉诸通感:芙蓉泣露化听觉为视觉:一枝芙蓉带雨开的华艳与润泽;香兰笑那么是拟人想象,表现出音乐带来的舒适宜人感受。接着李贺更进一步对音乐表现效果进展描写: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音乐不仅消融了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李凭翻飞的十指营造的妙境连天帝都为之动容。接着诗人驰骋想象,神游在神话的世界当中: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护神女娲,在炼石补天的紧要关头,因凝神倾听,竟然忘记了手中片刻不敢停息的工作,结果石破天惊,天河崩泻。这不仅表现出音乐的感人至深,而且刻画出促管繁弦之下创造出的音乐意境的惊心动魄;那萧瑟枯槁的神妪、少气没力的老鱼、活力恹恹瘦蛟,听到这震撼心灵的音乐都仿佛被注入兴奋剂一样焕发了活力;伐木不止的吴刚忘却了困倦,停顿了工作;月中的玉兔沉浸其中,听凭夜露浸湿了身体李贺尽力调动读者音乐鉴赏的经历和审美想象,从音乐的感染力及表现效果落笔,使读者各以其情自得,而自己却不必费力进展形神毕肖的描写,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含蓄不尽,余韵无穷。
韩愈在表现音乐时,那么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真切细致地展现了一个不善音律的人对音乐的感受过程。他首先是正面描写颖师的琴声:先是柔和舒缓假设儿女呢喃:昵昵儿女语。接着柔情蜜意如男女私语:恩怨相尔汝。转而大方激昂:划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9a81b2c02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