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生平简介

2022-09-02 10:01: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生平简介》,欢迎阅读!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二、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授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登高》写作背景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

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杜甫名句集锦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卫八处士》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其二)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二首》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怀李白》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费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


政治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尤其是宋代江西诗派更视杜甫视为宗祖.他的影响力巨大.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时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

李白终其一生都徘徊在出仕与高蹈之间。他在《蜀道难》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种忧虑,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剑阁峥嵘而崔嵬这可能是对当时政局混乱他抑郁不得志的一种隐喻。在《行路难》中他用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等太行雪满山来形容自己艰难处境。由于当时高力士杨国忠的受宠,贤士都被拒在朝门之外,因此他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悲叹,但他的乐观主义天性又使他对理想追求都是执着的。他唱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在《夜泊牛渚怀古》中他写道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借用谢尚知遇袁宏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怀才不遇渴望知音的心情。以上都说明李白对仕宦生涯是积极的。而另一方面李白又受道家的影响,不时又有高蹈出世的想法,而且他也曾在深山隐居过。在《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中他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表现了他对道家的崇信和对儒家的嘲弄和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的感情。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描写奇幻的梦境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最后他说安能摧眉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表明了自己洁身

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志向。可以说李白的一生都在出世入世的矛盾中彳亍着。 而杜甫就简单的多。他一生都在谋求获得官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他一生都相信自己能有朝一日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这种精神一直渗透在杜甫诗的字里行间。他的七律《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诗歌的特点,诗开头就以景色引出作者心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样有动人的对比。其后写出万方多难的境况,最后写出个人报负,他想像诸葛亮一样建功立业。全诗即景抒情写山川联系古往今来社会变化,说人事又借助自然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物、国家灾难、个人情感于一炉,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写的是唐军攻克安史老巢后诗人听到消息后的喜悦。全诗以流走的音韵真挚的情感快速的节奏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诗体上说李白擅长古歌行体,擅长五七绝句,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他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的前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使用的是散文句法。而杜甫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因此律诗尤其是七律是他的长处。在诗的音美形美的方面李白稍逊于杜甫。而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而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这也是年轻人多喜欢李白而思想成熟的人多喜欢杜甫的一个原因。

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务,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本质又相同的。用韩愈的话说: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的艺术成就和高风亮节永远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907c83152d380eb62946d9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