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欢迎阅读!
材料物理 200841804019 王凯
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社会主义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的根本目标。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个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在1992年,邓小平精辟地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共同富裕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
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奔向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过程,要求所有人、所有地区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起来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共同富裕的构想正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把共同富裕当作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去追求,容不得出现一点先富后富、多富少富的差别。在个人收入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其结果,只能是同步贫穷、同等贫穷。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虽然仍强调按劳分配,但收入差距太小,基本上实行的是“大体平均,略有差别”的政策。实施平均主义只能是打击先进、鼓励落后,严重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平均主义的泛滥必然破坏生产力。实践证明,这样的认识和政策,既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在实践中也不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破了平均主义,打破了“大锅饭”,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从而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进而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事实证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
共同富裕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什么是共同富裕?以往人们常常把它看成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解释,而忽视概念本身包含的对社会生产力的说明。根据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提出了应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内涵。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涵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特质,就从质的方面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目标。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达到目标的前提和手段。
共同富裕理论是社会主义原则规定的。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角度深入分析,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两个相互联系的标准:既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离开了就会导致两极分化,也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离开了就会导致共同贫困。这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根本视角上发生了变化。这是个首创性理论突破,是对我国传统社会主义认识体系的变革。不能把共同富裕仅仅看成是终极目标和方向,还应是现实的经济过程;共同富裕不是静态的概念,而是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共同富裕决非是一次性完成的事情,而是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发展的过程。
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它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有的学者指出,共同富裕不是均等富裕,它是在实施过程中,以差距为主要特征。具有差异伴随性。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有着根本的区别。同步富裕是平均主义思潮的表现,追求它只能导致共同贫穷。
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富裕的道路和目标之间的关系。部分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目标之一,是部分先富的必然结果。没有目标,部分先富就会失去方向和归宿;没有道路,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成为空中楼阁。根据唯物辩证法,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在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总态势中已经包含了两极分化的萌芽。其中表现在:现在的制度是允许一定范围内剥削存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在一定范围内成为合法,已经允许个人资本等生产要素参加收益分配;还有少数靠侵吞财产和偷税漏税、行贿受贿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的暴富户。因此,有的学者指出:控制收入差距,不使过大乃至悬殊到足以蜕变出资本主义因素来,就成了防止两极分化的组成部分。
如何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以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作为先决条件。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指出:“只有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他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讲话中指出:“在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有学者具体分析认为,公有制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完全平等的地位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公有制使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成为现实;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使劳动者都有劳动的权利、条件和发展的机会,能够都富裕起来。
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必须以完善政府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体系为根本保证。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音的基本生活。”政府有效的宏观调节政策,一方面,通过完善税制,健全和完善市场规则,改革分配制度和打击非法收入等措施,对高收入加以调节;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系统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低收入层的扶贫与扶持工作保证落实。
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角度进行分析,提出新的观点。他们认为,资本主义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是资本积累,要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就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对雇佣劳动的作用,改变资本积累的性质,避免资本在个人手中无限制集中。他们提出:通过社会制度,完成对雇佣劳动方式转变,实现雇佣关系的横向流动。改变雇佣关系的定向流动为不定向流动。这样使得每一个人不成为固定的“劳”方或“资”方,以实现社会地位的平等。雇佣劳动横向流动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积累限制;二是资本的普遍化。
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出发,在处理先富与共富的的关系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就是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基本指导原则,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着重强调发展,亦即“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方针政策,突出的反映了“先富”的理念。到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应该把“共富”作为重点,这既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保证了我们的发展结果始终不偏离社会主义的原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907c1c758f5f61fb73666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