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苦斋记》教案》,欢迎阅读!
《苦斋记》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大都有他的书斋。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七录斋是张溥的书斋,饮冰室是梁启超的书斋。这些书斋的名字往往都有特定的内涵,或反映作者的志向,或寄托自己的情怀,或自勉,或自嘲,意趣无穷。继《项脊轩志》之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书斋的文章——《苦斋记》(板书),看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相关介绍:
1、关于作者: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通晓经世之学,尤其精通天文、兵法。他建言献策,辅佐朱元璋开创帝业、建立明朝,是明朝功勋卓著、驰名天下的开国功臣。朱元璋称刘基为“吾之子房”,后人把他比作“诸葛武侯”。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一直很想让他做宰相,但刘基却一再推辞,最终告老还乡,与家人一起生活。他由于性刚嫉恶,与淮西诸功臣不合,终为胡惟庸所陷,忧愤成疾而死。一说被胡惟庸派医生借治病为名将其毒死。后被封为诚意伯,谥号文成。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诗歌雄浑而富于想象,散文风格古朴,笔意奔放,一反元末卑弱之风,有不少优秀作品,反映了元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与丑恶都有所讽刺。著有《诚意伯文集》。
2、关于标题:在旧社会,士大夫阶层生活优越,常常在住室之外,另辟一些房舍,作为闲居读书之所,也就是通常说的书斋。为了表示风雅,又常常为书斋写一些解说文字。一般称为“什么斋记”。“记”可以由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写。这篇文章是书斋主人章溢请刘基写的一篇记。这种性质的文章,一般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斋的情况,着重写景物的布置;一是斋的意义,着重写主人的襟怀。从“苦斋记”的标题就可看出,本文记叙、阐释的一定就是“苦”字的内涵。
三、课文探究: 学生齐读第一段。
问1:第一段主要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第一段交代了苦斋的所属、格局、位置以及所在之地匡山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其上多北风”的恶劣气候环境造就了植物“味苦”的特性,从而交代了“苦”之由来。(板书1:苦斋介绍、“苦”之由来)
学生齐读第二段。
问2:第二段从哪些方面写“物性之苦”?
明确:第二段从“木、草、菜、果、笋、蜜、茶、鱼”等方面,具体突出“物性之苦”。(板书2:周围事
物、一概皆“苦”)
学生自读第三段。
问3: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三段主要写建斋的缘由以及苦斋主人的生活乐趣。(板书3:建斋缘由、“苦”中求乐)这里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苦斋主人却通过“植粟艺菽、茹啖荑实、蹑屐登崖、倚木长啸、降临清泠、拊石和歌”品尝到一般人感受不到的乐趣。这种“乐”可以说成是“以苦为乐,苦中作乐”。
学生齐读第四段。
问4:第四段借苦斋主人之口,阐述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明确:第四段主要阐述了“苦与乐可以相互依托、转化”的道理。(板书4:自然人事、“苦”乐互化)当今之人只知道“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的道理,所以富贵子弟享受惯了条件优裕的生活,一旦生活变得困顿,连性命都无法保全,以前的“快乐”不就变成“痛苦”了吗?孟子的名言在于说明成大事者“乐”从“苦”中来。赵子的话在于说明良药、忠言虽“苦”,但对治病、行事有利,忍受了一时之“痛苦”,“快乐”才会到来。“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灭亡”“勾践兴国”更是从自然和人事各自的一正一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苦乐相互依托、转化”的道理。这样一来,章溢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苦斋”的用意就很明确了。
(师)说:最后一段收结全文,交代书斋命名和作记原因。(板书5:以“苦”名斋、因斋作记)
四、文章主旨:
本文记述了苦斋的所属、格局、所在、地理环境和周围物产,以及其主人的生活情况与乐趣、言谈,从而说明苦斋的命名由来与本文的写作原因,阐发了苦与乐的相为依托转化(即“苦生于乐,乐由苦来”)的辩证关系与生活哲理,批评了膏粱之子只知“安逸享乐”的思想,表现了苦斋主人“以苦为乐”的宽敞襟怀。
五、写作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8c7b320aef8941ea66e05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