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相见欢朱敦儒阅读答案 翻译 赏析》,欢迎阅读!
相见欢朱敦儒阅读答案 翻译 赏析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①相见欢: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等。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金陵:南京。
③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④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风光。
⑤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⑥簪缨(zān yīng):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⑦收:收复国土。 ⑧倩:请。
⑨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倚靠在南京西门上的城楼观看清秋时节的风光。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
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流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试题:
1.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在全词中有哪些作用? 2.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详细分析。 答案:
1.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2分)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1分)
2.“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1分)“几时收?”,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1分)“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抒发了对战事的关切之情(解为“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过扬州前线,洒到沦陷的故土,抒发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之情”亦可)(1分)。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时机。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在《登高》中也说:“万里悲秋常作客。”所以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单独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风光的。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8bf3624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