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母亲(老舍)教案》,欢迎阅读!
《我的母亲》(老舍)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二、教学设想:
1、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认真揣摩、品味。 2、教学过程可按整体阅读→重点阅读→品味语言这几个步骤进行。 3、理解母爱的无私,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母爱的伟大无私,热爱母亲2、感受作者的博大志远,学习作者的感恩亲情,反省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点:由于作者生活的时代与学生生活的现在相隔较远,学生个人的阅历的不同,他们对母亲的诠释也就因人而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品味作品朴素自然的语言应为教学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职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为师生课堂的交流和沟通带来了难度。调动学生的情感,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去领略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则是本课教学难点。 六、教学准备:上课前,准备好二首歌曲,一是阎维文的《母亲》,二是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一首钢琴曲《给母亲的信》。一首诗孟郊的《游子吟》。课件由导读启示——赏析探究——评价归纳——训练迁移四个环节,按照走近母亲——认识母亲——升华母亲——歌颂母亲——体恤母亲五个步骤层层展开。 七、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由课前的倾听母亲和课堂上的走近母亲——认识母亲——升华母亲——歌颂母亲——体恤母亲五个步骤构成。本文在学生了解作者、把握文章写作线索、整体感知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阅读及语言品味。 八、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术家”称号。老舍善于描述“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与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行为趣味,老舍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的《我的母亲》老舍在《怎样学习语言》一文中谈到语言运用的几点是语言运用方面的典范。 看法: (二)、作者简介:
1. 语言的运用是要看事行事的。
2. 作家必须先胸有成竹地知道人物的一切,而后设身处地地写出人物的话语来。
3. 一个作家运用语言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用心,好像用颜色画一幅匀整、美丽的画儿,不使这里多一块,那里少一块。一个作家的本领就在于能用精练的语言把情感表达出来。 4. 我们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作者是一位艺术上精益求精的语言大师。 (三)、全班齐读课文:
1. 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 2. 指出本文的语言特点。 (四)、初读全文,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文,了解母亲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从而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脉。 1.字词正音解释:
外甥:shēng姐妹的儿子。 撮土:cuō私塾:shú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抓。 师,实行个别教学,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窘:jiǒng本义:生活或处境困迫;没有办法。窘迫穷供给:jǐ①满足社会购买力的需要;②按一定规格供应困。困苦。 或作为伴随物而配给。 份礼:fèn份子:若干人均摊等份额的钱同办一件事。 拥挤不堪:kān人或车船等紧紧地挤在一起,不能承受。 刮痧:shā民间治疗某些疾患的一种方法。用铜钱等物愣:lèng呆,失神。发愣:发呆。 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等处,使局部皮肤充血,减轻庚子:gēng天干的第七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病情。 月、日。 筹划:chóu谋划。 廿三:niàn二十。 2.时间顺序:
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五)、音乐欣赏:倾听母亲
母爱是学生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说它熟悉是因为每位学生都正在享受着无私的母爱,说它陌生是因为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目前特有的家庭地位,使很多学生很少对母爱进行认真的咀嚼与反思。因此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欣赏震撼心灵的音乐阎维文的《母亲》,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潜移默化地升华母亲形象。 (六)导读启示:走近母亲
带着课前欣赏音乐的那份感动,教师顺势激情导入:母亲!一个饱含多少深情的称谓;母爱,一种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它如阳光普照般温暖;如春风化雨般细密,如海纳百川般博大,如蜡炬成灰般无私。我们曾经了解过朱德的母亲,那是一位勤劳善良且富有远见的女性,今天我们学习的老舍的母亲也是这样的一位女性。让我们一起走近老舍的母亲。由此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一目了然本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关键在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尤其是要发现和提出那些有思考价值的探究性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讨。 研讨。
(七)赏析探究:认识母亲
本步骤要针对某一问题,激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每一位学生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1、整体感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品味是在阅读的基础上,经过用心体会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为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完成知识的自然过渡,在认识母亲之前,先展示上节课板书设计,让学生根据板书设计及课文内容以“母亲是…….的人”为格式造句,整体感知母亲形象;这一问题的设计有利于了解学生阅读课文后的情感体验,也是认识老舍母亲的关键所在,为重点阅读、语言赏析打下基础。 2重点阅读
母亲是伟大的,她的伟大体现在文章字里行间,尤其是课文的第11、12段,是最令人感动的,也是最精彩的。教师引导学生赏析11、12段,并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 讲析第11节:
指名朗读第11节,思考:可分几个层次?写母亲什么样性格品质?语言特点如何? 1.分两层:
第1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记叙母亲在兵荒马乱中表现出的坚强个性。 第2层(“这点软而硬的个性”……)写“母亲”对“我”的人格影响。 2.写母亲的坚强,既概括又具体。
⑴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⑵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⑶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这处是归纳起来写。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说得何等精辟。所谓“生命的教育”,就是教育“我”怎样做人,“我”的生命渗透着母亲的熏陶。也可以说母亲在为人处世、习惯品德方面给我的影响。 讲析第12节: 齐读第12节 主要写三件事:
1. 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2. 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3. 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这三件事的内涵在于表现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① 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罡,“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
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作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这令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岂止是母亲全部的爱,也是母爱对儿子的全部希望。 ② 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的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
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③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 并板书“母爱无边” (八)、评价归纳:升华母亲
考虑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特点极其对我有什么影响? 1、文章写母亲的勤俭、朴实、倔强和为人热情:
P.10第7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盘……她终年没有休息……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第9节:母亲待人热情,家里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第10节:“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 第11节:写母亲并不软弱。“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2、母亲对“我”的影响:六次: 第8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第9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第11 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九)、训练迁移:歌颂母亲
本步骤要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思维训练题,使学生的“思考”迁移成为一种“创新能力”。 紧承上一环节的评价,教师有感情阐述:是啊,母爱犹如一缕阳光,使我们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犹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同学们,尽管跨出一步便是天涯,但作为游子的你,永远走不出母爱的风筝线,因为线的那头永远握在母亲的手中,老舍的母亲让我们热泪盈眶,我们的母亲呢?请让毛阿敏《烛光里的妈妈》伴着你,以母亲或母爱为话题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说一段赞美母亲的话。
学生考虑五分钟,小组选代表口头作文,并采取自评和他评的方式。我们知道,单调的文本阅读,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因此设计这一环节,既有利于了解学生情感体验的变化,又有利于捕捉课堂的着力点和生长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发,使师生对母亲的情感在交流中自然升华。 (十)、师生寄语:体恤母亲
学生自由发言,对母亲说一句话。
寄语:同学们,孝敬我们的母亲吧,不仅仅是今天。正如歌中唱到: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不管你功劳多高,不论你成就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进行德育教育的灌输。 (十一)、品味语言特色: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如上文提到的“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而“去吧,小子!”这句话中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潜台词。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颜色,只以“墨线”勾勒形象的“轮廓”的一种画法。作者描写人物形象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再如“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3.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再如“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句中“找饭吃”写得通俗极了。“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这一句充满了感情,但语言却是大白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8a1384ce87101f69f31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