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品鉴的三个层面

2022-10-08 00:15: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品鉴的三个层面》,欢迎阅读!
品鉴,古诗词,层面,三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词品鉴的三个层面

作者:杨春华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3年第02

毫无疑问,要实现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教学目的,诗词是最好的样式:它最为美妙,最为含蓄,最为深广,最讲求意象和意境,最适合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因此,首先必须做到正确的看待诗词在全套教材中的重要位置。诗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于想象,构思精巧;语言精练等特点。朱光潜先生说:诗词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词的特质。这可能是现行教材大量引入诗词的原因吧。

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把古诗词教学概括为三个层面:一是由诗到画、二是由内到外、三是深入浅出。下面我以《相见欢》为例,从三个层面说明如何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 一、由诗到画

苏轼说: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实,不只王维的诗中有画,任何一首古诗词都具有画面感。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把诗歌内容由抽象文字转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全句摹画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那一个星辰寥落的夜晚,一个孤独无望的词人黯然无语,独自走上西边萧瑟空寂的楼阁, 仰望苍穹,一弯如钩残月镶挂在阴郁的夜空,在这幽静深邃的庭院中,几棵寂寞的梧桐树稀立着——是谁锁住了这清秋之景呢?又有谁会解开那困扰人心的门锁,那扰人的离愁啊!像一缕惆怅的银丝想剪却剪不断,想梳理却更繁乱,何至于此,别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滋味笼罩心头。 二、由内到外

既是指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是指从文本内走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外是指文本以外的东西,比如有关的各种材料。有的文本宜于借助外部材料,进行适当的拓展联想,进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而中学生的诗词欣赏,却大都由内而外,即从文本拓展到生活。教师可从文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860bd40f18583d0496459a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