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2022-04-08 18:09:3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欢迎阅读!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精选阅读(一)

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持续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之后,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状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方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但是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之后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焕然一新造句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能够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重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精选阅读(二)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赞美老师的句子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去彭泽县令,从此名垂千古,被认为是表示文人的骨气,是对腐朽的统治阶级表现了一种孤高的态度,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定论。但陶渊明解职归田,真是正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吗?并非如此。

清代林云铭曾提出:陶元亮作令彭泽,不为五斗米折腰,竟成千秋佳话。岂未仕之


先,茫不知有束带谒见之时,孟浪受官,方较论禄之微薄,礼之卑屈耶?陶渊明曾出仕四次,又归隐四次,为什么出而复隐,隐而复出呢?只是正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吗?

我们先来看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件事情的原委。《陶潜传》中说: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难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乃即日解印绶去职。督邮是一种官职,是专门来考查县令治绩的。陶渊明以前当过八十三天的彭泽令,那是一个很小的官。而一件小事,便让他弃官回家。有人告诉他,上级派人检查工作,您应当束带见之。就如同这天,你要穿戴整齐去见领导。陶渊明说:我不愿意为了保住这点做官的工资而向人低三下四。于是把佩印留下,自己回家了。迎接上司检查,让他穿的正规一些,干净一些,有什么不对。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讲究礼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穿衣是个礼节问题,穿的正规一些,干净一些是净化自己,关乎自己的形象,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就正因这些挂冠而去,实在让人难以明白。陶渊明穿戴整齐去迎接检查理应是分内之事,更是礼仪之事。没有人侮辱他,很难说有什么不向权贵低头,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汚的精神。

我们再来看《陶渊明集》卷五《归去来兮辞序》的相关自述: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一,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媿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这证明:陶渊明做官是为了解决生活的困难,挣点钱花,正因他实在是太穷了;他出任彭泽令是自己主动求官的结果,他托了族叔陶夔的关联向诸侯求情。正好赶上妹妹(嫁给武昌程氏,因此称为程氏妹)的丧事,因此就自免去职了;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证明在他担任彭泽县令期间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至于督邮下来巡视的事他根本就没提。在陶渊明自己的诗文中,并没有关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记载。

历代文人读书最高的理想是货于帝王家,陶渊明对先辈的功业倾慕不已,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思想,他期望有所作为,立德扬名。但几次出仕他都失败了,没有实现他的理想与抱负。屡次碰壁后,才逐渐清醒地意识到透过仕宦之路实现自己的理想是行不通的,他最后选取了消极避世的道路。

陶渊明之后在隐居的日子里,把当县令时的积蓄用完了,过起清贫的日子,还是为辞去县令后悔了。他在<<怨诗中说: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棉。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美名只为一时痛快,腰直了,可肚子却瘪了。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家贫不能常备酒,最后竟沦落到弯下腰向老农讨饭吃的地步。他在《乞食》一诗中这样描述道: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可见,用不为五斗米折腰来标榜自己的清高,为名而累,但是是自欺欺人而已。




精选阅读(三)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底气

陶渊明为后人所敬仰的,不仅仅仅是他的诗歌成就,还有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那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底气从哪儿来的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传颂千古的名句。透过诗情画意的表象,我们能够看到,不好那五斗米的老陶也是有地种的。而这块地即使产不出五斗米也是能够产出三斗米的,并且这三斗米最次也是能够维持温饱的,否则他老先生恐怕也不会有悠然采菊的闲情逸致了。

如果,老陶不好那五斗米就意味着没有米的话,这时他还会不折腰吗?

此刻的人们常常称赞民国时期文人的风骨,而对49年以后尤其是前三十年的文人表现颇为不屑,他们中的有些人在49前后表现甚至都判若两人,原因何在呢?如果我们对历史稍加研究就会发现,摆在民国文人面前的往往是五斗米与三斗米的选取,而摆在49以后文人面前的却是五斗米与没有米的选取。有三斗米的保障或能够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意味着没有米时,不折腰也得被折腰。于是,不好说为了五斗米,就是为了半斗米也大都竞相折腰了。时刻长了,折腰也就成了习惯,不折腰的人则成了另类。

同理,老陶当年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是有底气的,而这底气就来自于那三斗米。如果没有那三斗米,老陶的腰折不折恐怕还真不好说,至于悠然采菊,恐怕就只能在梦里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81b42e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