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以舞蹈《映山红》为例》,欢迎阅读!
浅析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以舞蹈“映山
红”为例
1. 引言
胶州秧歌是常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劳动人民生活,具有大众性、娱乐性、观赏性等优点,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性和社会价值,深为胶州人民喜爱,在我国的舞蹈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当下,认识秧歌的群众越来越多,但了解胶州秧歌的歌舞背景以及风格来源的人,却少之又少。本文在众多历史文件与文献资料中,摘取并整理了重要内容,希望可以为传承和发展胶州秧歌尽一份绵薄之力。
2. 胶州秧歌的概述 2.1 胶州秧歌的起源
关于胶州秧歌的起源,据有关文献资料显示,它的形成有着230多年的历史,最早记载在明末清初。有关史料中记载胶州秧歌发源于马店乡东小屯,在明末清初逃荒的过程中,有两户人家以卖烟为生,因无法维持家庭温饱不得已闯关东,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开始在大街小巷进行卖唱乞讨,后又逐渐增加了些舞蹈动作及简单的道具等发展而来。也有不少学者对“卖唱乞讨”起源一说表示怀疑,认为胶州秧歌的规模及特点不是简单的卖唱乞讨可以发展演变的。但是,不论胶州秧歌起源是何种说法,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胶州秧歌的起源与发展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它在老百姓生活、劳动中形成,受到地理、人文环境影响,是人民集体创造、发展、传承的舞蹈。之后胶州秧歌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多次进行搜集整理、学术研讨、开展培训。 2.2 胶州秧歌的艺术形式 六个行当和两种表现形式:
六个行当,也就是人物角色,胶州秧歌有六种不同人物性格的角色组成,分别是 是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和鼓子。两种表现形式: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小调秧歌是胶州秧歌中的舞蹈部分,它的舞蹈动作特点是:翠花扭三步、撇扇、小嫚正反三步扭、丑鼓八态等。 “四门斗”、“十字梅”、“两扇门”、 “大摆队”是小调秧歌的常用队形,其音乐由打击乐、唢呐牌子、民歌小调组成。小戏秧歌的舞蹈特点、音乐节奏、表演形式等与小调秧歌大致相同。根据胶州秧歌的风格,又可分为文秧歌和武秧歌。具妩媚细腻风格特点的是“文秧歌”,舞蹈演员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按一定次序展开,形成动作中收与伸、强与弱非常鲜明的对比特点。具有粗犷、豪放特点的是“武秧歌”,通常以刘彩为代表,最初是由秧歌艺人陈銮增把武术动作掺入秧歌舞蹈中,使舞蹈兼备细腻与豪放特点,更具魅力。
3. 胶州秧歌《映山红》的风格特点 3.1 胶州秧歌的体态和动律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胶州舞蹈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三弯九动十八态”是胶州舞蹈主要体态特征。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的体态和动律,胶州秧歌的舞蹈动作大多为了刻画劳动妇女的形象,更加的突出女性的体态特征。胶州秧歌是它独特的主要体态特征,胶州秧歌的动律特点是“拧、碾、
抻、韧、扭”五种,“三道弯”是胶州秧歌的代表性动作,“三道弯”的体态在其他民族中也能见到,但胶州秧歌的“三道弯”不同于傣族舞蹈流水线的“三道弯”,也不同于藏族舞蹈的“弦子”的“三道弯”,胶州秧歌“拧、碾、抻、韧、扭”是其基本动作,调动身体各个部位,用头、胸、跨、手、脚配合,在流动中变化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体态特征。
舞蹈《映山红》属于女子群舞,所展现的就是胶州秧歌中“扇女”的角色。“扇女”的动律特点细腻多姿,温柔淑静,含而不露。这个舞蹈体态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 “抻”是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表现出了一种力的延伸感。以腰为轴的“拧”,向外拧转形成的“三道弯”体态。脚下的“拧”作为动作的发力点,使舞蹈《映山红》整体线条弯曲柔和,舞蹈动作轻柔。“碾”是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盖被推动,反射在脚部的旋转力上,在舞蹈动作上,主要呈现在脚部。“韧”是在流动的动作变形中,表现出的一种力的性格,手推翻碗的有机配合,训练了身体上下的协调性和内在控制身体的能力。“扭”是动力脚的脚掌和脚后跟的碾动,从而用腰和上身各部位的扭动而形成流动中的三道弯曲线特征。《映山红》属于扇子舞,在女子独舞《映山红》中舞者从开始扭腰向前转步,俯身挥扇,每一个力度都极具张力,通过手旋转挥动扇子一步一步表现胶州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独特的体态特征。舞者忽而起身,忽而跪地,忽而转圈,退步迅速,起伏波动特别大,在舞中表现的情感随着歌词表达的情感逐步递增,舞步在柔美之中又不乏力道,将舞蹈的情感、景象、意境交融于一体,以曲线为美,“抬重、落轻、走飘”的步态动律风格,使得人们在恰似烟云飘散中,回味着百态生活,整个舞蹈下来完美诠释了胶州秧歌 “拧、碾、抻、韧、扭”这五大动律特点。 3.2胶州秧歌音乐节奏
胶州秧歌的音乐节奏有慢有快,大多都采用四二拍子,有慢板、快板之分,慢板时的节奏感觉很舒缓,而快板的节奏活泼,没有急躁的感觉。胶州秧歌最常用的是秧歌体和小调体两种。小调体的结构形式多样,没有锣鼓的穿插。《映山红》结合了这两种节奏的表现形式,歌词虽然短小精致,但却通俗易懂、 意蕴悠长。歌词内容:“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在这短短的四句歌词中,每一句都带有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感叹词,有声调高低的明显变化,极富有音乐性,舞蹈《映山红》刚开始使用的竹笛,音色较柔和、平缓,非常悦耳,之后加入了小提琴细腻的旋律,随着越来越激烈的演奏形成了音乐情绪上的对比,使气氛更加激烈紧张。仔细听可以发现每一句都有一个盼字,我们可以深切的体会到她们那种急切盼望的心,对红军的盼望与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到最后的山花烂漫,使得整个舞蹈的情绪达到高潮,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她们激动的心情,最后的收尾让人意犹未尽。
4. 从舞蹈《映山红》看胶州秧歌的文化内涵 4.1 农耕文化的体现
一切艺术都起源于劳动,而劳动造就了创造艺术的才能。秧歌一词的由来,起源于农业劳动,是古代劳动人民为缓解耕作的劳累,在播种插秧期间即兴演唱的劳动小曲,后来逐渐加入了劳动生活中的动作,演变成了秧歌舞。劳动者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通过一声声富有韵律的吆喝和自娱的舞蹈来调节身心的劳累和单调,从而暂时忘却疲惫和烦忧,充满干劲。同时胶州秧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舞蹈动作简单易学。
《映山红》当中通过年轻女子的舞姿体态,表现出了当时的农耕文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舞蹈中的基本元素是胶州先民的艺术创作,其形态与胶州生态环境及农耕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对其所处农耕环境的反映。从其舞蹈动作来看,舞者在跳动过程时双腿屈膝,大部分动作顺摆,这与胶州劳动妇女在农耕时的插秧方式极为相似,可以说是从农耕的动作中创造出来的动作,“抬重、落轻、走飘”的步态和舞者躺地,双腿向上一上一下舞动的动作也是反映了当时胶州人民在农耕时通过发挥脚的力量来耕作。《映山红》表演方式具有生活化,把日常生活的说话变成唱和念,把日常生活的动作变成舞蹈。 4.2 民族审美心理的体现 胶州秧歌的产生,源于对劳动生活的创造性模仿,因此它和人们的审美意识是无法分割的。以舞蹈为载体来体现当时老百姓们心里特征,内心向往与追求在舞蹈《映山红》中体现地尤为明显,其无论是在视觉效果还是在舞蹈本身中无不透露出一种优美的艺术气息和坚定的民族信念。
《映山红》舞蹈服饰上脖子上系着红色领巾,穿着绿色大襟上衣,绿色裤子,裤脚是红色,手持浅绿色扇子。颜色简洁明朗,同时很好的表现了映山红的颜色,红花配绿叶。在舞台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突,放映了舞蹈创作时的民风淳朴以及当时的审美。红,代表着一种红色精神,象征了红军不服输、坚定信念的精神 ,绿,代表着希望和未来,它是充满生命的绿,孕育着新的生机。歌曲的开头用“夜半三更”和“寒冬腊月”来隐喻表达在地主阶级和反动派残酷的压迫下,贫苦劳动人民的悲惨境况;但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是压不倒、摧不垮的,人们依然心存希望,盼望着“天明”和“春风”,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为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而这所有的希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歌词里所说的“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
舞蹈《映山红》喻指中国革命红色政权,以及虽然革命过程艰辛但却最终一定会迎来革命的胜利。映山红是火红的颜色,鲜红的颜色,是一种红色精神,是我们革命老前辈鲜红热血的颜色,象征着坚定信念、不服输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它记载了那段悲壮的抗战岁月。《映山红》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被深深地烙上了红色的印记,广受世人喜爱,已经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红色符号深深地印在了广大人民的心底,它的传承就是红色文化和爱国精神的传承。 5. 结语
胶州秧歌作为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民间艺术形式,拥有鲜活的生命力,人们通过对舞蹈和音乐的欣赏,感受到强烈的民间艺术的魅力。在《映山红》舞蹈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胶州秧歌在舞台形态下的表演已经显现出了自身的审美特点,并且有别于原生形态下的民间表现状态。“胶州秧歌”始于民间,也传播于民间,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民族的进步与发展,人民需要它,人民喜爱它,主要原因是我们保持了“胶州秧歌”原有的质朴和独特的风格,并能使之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人民需要民间艺术,它是对历史的延续与发展,胶州秧歌就是其一,研究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790db12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