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衽”释疑

2023-04-11 07:01: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离骚》中“衽”释疑》,欢迎阅读!
离骚,释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离骚》中释疑

作者:王寒宇

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10

要:《离骚》中字作何解的问题,长久以来众说纷纭。笔者参考诸家注,兼顾现代考古成果,认为应当为楚人服饰中上衣、下裳、腋窝处的两块布片。本文由此入手,释字实意,并将其放诸《离骚》乃至《楚辞》全书,探究跪敷衽以陈词兮对屈子幽独跪泣这一动作的着意刻画。 关键词:《离骚》;;屈原 一、《离骚》释疑

王逸将《离骚》中跪敷衽以陈词兮中的字解释为衣前,即衣襟。那么根据王逸所注,敷,布也;衽,衣前也,则敷衽意为铺开衣襟。汪瑗在《楚辞集解》中云:敷衽,犹言整肃其衣冠戒严之意也而屈子跪泣,披发跣足,又怎么会整肃其衣冠呢?

许氏《说文解字》卷八云:衽,衣䘳也。从衣壬声。如甚切。段玉裁注曰:(衽)衣䘳也。凡朝祭䘮服,衣与裳殊,深衣不殊。郑玄注曰:凡衽者,或杀而下,或杀而上。是以小要取名焉。小要者,《丧大记》云:君葢用漆三衽三束是也。假借为衽席。衽席者,今人所谓褥也。语之转,从衣,壬声,如甚切,七部。是古代的衣襟,亦作衣衿。是指交领或衣下掩裳际处。后亦指上衣的前幅。许氏《说文》中所展现的,正是这种服饰经过不断演化之后的结果。

而综合《钦定补绘离骚全图》与江陵马山出土文物,我们认为,从形制来看,楚人上衣主要以右衽为主,即衣领直连左右襟,前襟自左面遮盖右面,在胸前相交,然后左襟压住右襟,在右腋下挽结。在古代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衣襟多为左向,故以左衽指代欠发达欠文明的蛮夷部族,进而引申为异族统治汉民族的代名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自江陵马山出土了一批战国中后期楚国的纺织物,尤其是其中的龙凤纹大串花绣绢棉衣与小菱纹绛地锦棉衣,具有的特征。在沈从文先生的著作《中国古代服研究》中有较为详细的叙述:“……还须另外正裁两块相同大小的矩形衣料作嵌片(长三七,宽二四厘米左右)。然后,将其分别嵌缝在两腋窝处:即上衣下裳、袖腋三交界的缝际间。由于它和四周的缝接关系处理得非常巧妙,缝合后两短边作反方向扭转,嵌片横置腋下,遂把上衣两胸襟的下部各推移向中轴线约十余厘米,从而加大了胸围尺寸。 的意思厘清之后,可以得知,两腋窝处的嵌片”——“平时是因为双臂的自然下垂而收拢的,而由于屈子情绪激动,展开双臂,几欲大声呼号,所以就自然而然的铺展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来。跪敷衽以陈词则应当解释为跪下张开双臂,嵌片铺开,哭诉陈词,这才是符合屈子当时跪倒在地、双臂张开、大声呼嚎的情景。 二、在楚辞中其他处的释疑

据统计,在楚辞中共出现了三次,除《离骚》外还有两处。根据字新解,对比王逸注本,现作出以下对比与探讨。

在《九章》中有抚珮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一句,王逸注曰:衽,衣䘳也。音稔。而我们认为,此处的珮衽应当为珮于衽,即将玉佩挂在衽边。而在人的两腋窝处,是人容易抚按的地方。《玉篇》云:珮,步辈切,玉佩也,本作佩,或从玉,由此可知,本句中的珮则是指珩璜一类的玉器。在郁愤填膺之际,屈原手抚佩在衽上的美玉,提醒自己应时时有君子的襟怀与懿范,所以渐渐平复了心情,继续向前独行。

《招魂》中有衽若交竿,抚案下些一句,王逸注曰:竿,竹竿也,衽,一作袵。補曰:而甚切,后又有五臣注云:衽,衣襟也。言舞人回转,衣襟相交如竿也。流传甚广的解释为:摆动衣襟像竹枝摇曳交叉,弯下身子拍手按掌。极言舞女身姿妖娆,场面盛大。但是,如果真的解释为衣襟,则绝不可能有交叉的效果。所以,楚人的不应该是平面形状的衣襟,而应该是立体的。屈子在此处描写舞姬舞蹈的场面,楚舞有着细腰长袖的特征,为整个中国古代舞蹈的美学风格定下了基调。在上衣、下裳、腋窝的交际处,随着舞姬长袖翻飞,交错而起,像纷飞的竹竿一样。盛大而明丽的场景自然也被勾勒出来了。 由于曾经考古素材的缺失,和的逐渐转变,或是消亡,在楚辞中始终被解释为前襟,尽管历朝历代的注家可能在作注时心存疑虑,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料,亦不得不解前襟的释疑,无疑证明了王国维先生所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在古籍考察中的重要性。 三、结语

跪敷衽以陈词起,屈原逐渐步入一个因上下求索而遭阻拒,幽独跪泣、仰天悲哭的状态,由此闡发了一个忠贞不移、宗族情怀深厚的形象。

跪敷衽描写的是屈原双膝跪地、双臂张开,举目向天,痛哭陈词的场景。尽管美政信仰和对忠贞的追求是在当时恶劣政治条件下的一种反抗,但是楚国当政者的放逐对一个有着浓厚宗族情怀的人来说仍然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辱,他只能以敷衽这样剧烈的肢体活动来表达自己的一腔愤懑,来与黑暗的政治抗争,来向神祖陈情。

结合对出土文物的考察和对相关书籍文献的阅读,我们可以判定的真实含义是楚人服饰中上衣、下裳、腋窝处的两块布片,即后世所称的小要(音腰),而非以王逸为首的诸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注中所提到的衣前前襟。笔者认为,这一释疑对《离骚》诸多注本纠正讹误,与《离骚》中屈原形象构建有着重要意义。屈原因仕途与理想所受的打击在此处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他的忠贞幽独的形象也因跪敷衽这一甚至置自己身份于不顾的举动更加鲜明,他遗世独立的高洁与深厚绵长的宗族情怀也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白化文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明)汪瑗.楚辞集解[M].董洪利点校.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M].(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周秉高.楚辞原物[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 [5]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6](南朝梁)顾野王.大会广义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清)朱彬.礼记训纂[M].饶钦农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77237a2ee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