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2022-07-03 10:45:5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欢迎阅读!
二轮,高三,复习,实验,生物
--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围绕一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少讲精练

坚持二原则:充分利用教材与学生已有的资料

充分研究海南生物高考考纲与高考真题

明确三(考试)方向:实验设计(整体)

实验分析(现象结果) 实验评价(方法过程)

1 必修教材实验概述

(参考步步高P80

求(实验与探究能力)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①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③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④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⑤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⑦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⑧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⑩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4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5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6模拟尿糖的检测

1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8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9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显微观察类实验P80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 2)转动[7]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11]光圈和[13]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2]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在显微镜操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①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正比或反比),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比;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如果某显微图标明放大倍数:640,这里的640指长度(长度或面积)放大了640倍。

②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若希望把视野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移向左上方。

③异物位置的判断:异物存在的位置可能在玻片标本、目镜、物镜等;转动目镜,异物不动,转动转换器,

--


--

异物仍在,则异物可能在玻片标本。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目的要求: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如酵母菌、水绵、叶的保卫细胞、蛙的皮肤上皮细胞等)比较几种细胞的异同点。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临时装片的制作(以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为例)

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在载玻片中央一滴清水—→

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目的要求:①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②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1.实验原理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它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 失水,使细胞壁和 原生质层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二者就会逐渐分离开来。 2.选材

选择紫色洋葱鳞片 外(内或外)表皮作实验材料,理由是 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 。注意所选细胞必须为有大液泡的活的植物 细胞,否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3.方法步骤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用低倍镜观察细胞中紫色的液泡的大小及原生质层的位置)→滴加蔗糖溶液(注意从盖玻片一侧滴入,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液泡变小,细胞液颜色 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大小基本不变)→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用清水做复原试剂)

1)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外因是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内因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同。 2)相对细胞膜,细胞壁具有什么特性? 全透性

3)实验常用0.3g/mL的蔗糖溶液。若浓度过高,细胞质壁分离速度很快,但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不能发生 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若浓度过低,则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或速度太慢。

4)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尿素等也能导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但随后植物细胞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三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目的要求:初步掌握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1.实验原理: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液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材料:

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3.实验步骤:

取材制片→水解 (用8%的盐酸溶液)→冲冼涂片→染色→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观察)

--


--

1)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载玻片要洁净,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NaCl溶液→ 消毒 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液滴中涂抹几下→将载玻片 烘干 2)水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质量分数为8% 盐酸 溶液中,用30℃水浴保温5min 3)冲冼涂片: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洗去 多余的盐酸

4)染色:滴2 吡罗红甲基绿 染色剂于载玻片上染色5min,吸取多余染色剂,盖上盖玻片。 5)观察:先低倍镜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调节清晰后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4.结论: DNA是主要存在于 细胞核 中,RNA主要存在于 细胞质中。 实验四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目的要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1.实验原理:

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呈 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要染色可直接观察。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 植物 细胞中,形态多样。 健那绿染液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2.实验材料:

新鲜的藓类、黑藻或菠菜的叶肉细胞(观察 叶绿体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 线粒体) 1)藓类或黑藻叶不需要切片,可直接制作装片,因为 叶片很薄

2)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 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所以要稍带叶肉

3)藓类、黑藻的叶细胞中也有线粒体,为什么不选作为观察线粒体的实验材料? 藓类、黑藻的叶细胞有叶绿体,细胞本身的颜色会干扰实验结果。

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目的要求:①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②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1.实验原理 1)染色体易被 碱性染料 着色。2)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 细胞。 3)在高倍镜下,根据 染色体 的存在状态,识别某个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2.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

2)装片的制作包括①解离② 漂洗 染色④ 制片 四个步骤。

☆解离:用 盐酸与酒精 混合液进行解离,目的是溶解细胞间质,使组织中的细胞分散开来。 ☆漂洗:用 清水 漂洗,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染色: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

☆制片: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

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避免细胞重叠,便于观察。

☆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高倍镜进行观察。

视野中数目最多是处于分裂间期 的细胞,原因是间期时间最长。可根据视野中每一时期的细胞数/计数细胞的总数,判断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实验六: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目的要求: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1.实验材料:蝗虫♀:24xx,个体大 ♂:23xo,个体小 2.方法步骤

⑴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72a241c7a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