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惯习浅谈近代中国社会内部主要矛盾》,欢迎阅读!
从惯习浅谈近代中国社会内部主要矛盾
布尔迪厄,当代法国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法国总理莱昂内尔在为其所致的悼词中说道:"布尔迪厄是当代法国的社会学大师,是一位伟大的知识分子。"布尔迪厄1930年出生于法国贝恩亚,他早年学术生涯一直未能摆脱结构主义的阴影,他试图以索绪尔为基点发展一种"普遍的文化理论"。在他批判性地重新思考了索绪尔的理论命题之后,尤其是思考了作为实践和言语对立面的文化和语言之后,他放弃了这一计划,并开始探索一种有关文化实践的理论。
早在1972年布尔迪厄就已出版了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实践理论概要》,1975年布尔迪厄创办了《社会科学的研究行为》杂志,1980年布尔迪厄出版了另一部重要著作《实践的逻辑》,这部著作的英译本出版于1990年,布尔迪厄80年代末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讲座内容《反观社会学的邀请》则发表于1992年。布尔迪厄的国际性学术影响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急速上升的,进入90年代后非但势头未减,而且后劲十足。
本文着重从惯习角度讨论中国社会内部主要矛盾,首先认识一下惯习。布尔迪厄把调节人们的理解、选择和行为的过程称为惯习。从辩证的角度看,惯习是人们对社会世界的结构进行内化的产物。在布尔迪厄看来,惯习是一种生成性结构,它塑造、组织实践,生产着历史;但惯习本身又是历史的产物,是一种人们后天所获得的各种生成性图式的系统,正因为这一点,布尔迪厄称惯习是一种体现在人身上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惯习是那些居于同一位置上的人的“集体无意识”,因为它提供了认知和情感的向导,使个人能够以共同的方式去描绘这个世界。
在理解惯习概念时,既不能将它与“主观”混淆起来,也不能将它等同于相对比较被动的“习惯”。必须同时考虑惯习概念的生成性和历史性。
布尔迪厄认为惯习是历史的产物,具有保守性和传递性。当然惯习也会产生不适当的后果,这被布尔迪厄称为“滞后现象”。
惯习既是由社会世界产生,又产生出社会世界。调节惯习和社会世界的媒介是实践,一方面,正是通过实践创造了惯习;另一方面,社会世界作为实践的结果而被创造出来。
从布尔迪厄的社会阶层理论为视角,惯习即代表着封建主义,那么如何从这个视角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内部主要矛盾呢?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有: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
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与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等。
其中,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演变,是上述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近代以来伟大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般来说,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的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时,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战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这两对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6f9cc3f6f1aff00bfd51e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