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春晓》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2022-10-30 13:16: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春晓》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欢迎阅读!
春晓,古诗文,赏析,注释,原文
春晓 体裁:诗

题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者: 名字:孟浩然 年代:唐代

描述: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翻译: 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原文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赏析:

赏析一: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赏析二:思想内容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的时间展开描写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赏析三:艺术特色


《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因此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孟浩然的诗歌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 赏析四:语言赏析

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

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赏析五:诗歌结构

前两句写了诗人因春宵梦酣,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正是这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里的轻风细雨,送诗人入梦,然而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考点: 一、必背名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释: 关键词: 天刚亮的时候。 关键词:不觉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5c3125f08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