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欢迎阅读!
论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作者: 张晓亮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6期
张晓亮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摘要:教学环境是一种对话环境,对话表现在师生之间,要体现师生的相互理解。理解教育理论倡导师生的相互理解,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在这种对话环境中,接受才是更为重要的,理解并不能保证接受,理解了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接受学生的一些表现。文章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情境下,分析了理解与接受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当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理解与接受的缺陷,并提出教师理解与接受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教师;学生;理解;接受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042-02
一、理解与接受
伽达默尔“把理解和解释看作是人类世界经验的源泉”,[1]他认为“理解现象遍及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理解的过程发生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是整个人类经验的基础”。[2]由解释学可知,理解在人类社会中的至关重要性。那么同样在教学环境中,存在着众多的理解,师生之间的理解是最为重要的。我们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不是物。教育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主要就是关于他者的知识,理解社会和理解生活从根本上说就是理解他人”。[3]因此,在教学环境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关系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幸福。理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仅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培养学生乐观向上、保持天真的性情,还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改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中的良性循环。在理解教育理论的支撑下,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在不断地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做到理解学生的所思、所为。当然,我国相当部分的学校老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方式来对待学生,总是以教师自认为的所谓的“规则”、“纪律”来对待学生,没有对学生所作所为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即便教师做到了理解学生,但是“理解不保证接受”。[4]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非常理解你,但是……”这就是典型的“理解不保证接受”的句型。笔者认为,理解更侧重于针对智性行为,涉及到与主体价值观不同的行为,主体即便能够理解,但不能接受。因为对方的价值观或者态度影响了自身的利益或者影响了与自身相关事务的所应当有的效果。这样的情形同样可以发生在教学中,教师的学生观、价值观等影响着自己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如果学生所犯的所谓的“错误”与教师的价值观不同,认为这种行为影响了教学秩序或者教学效果,那么教师或许甚至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更不必说接受学生的行为。但并不是说教师必须接受学生所有的行为。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各方面都在形成于发展,所以,教师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或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教育学生。
二、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理解与接受
(一)对学生生长环境的理解
人周围的环境都会在人身上刻下深深的烙印,学生也不例外,尤其是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我们知道家庭教育中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而且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同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效果也不同。家庭教育的方式可以分为积极型、严厉型、溺爱型,教师要有区别地对
待受这三种家庭教育方式教育的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生长的家庭环境加以理解,针对不同家庭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
(二)对智力的理解
我们知道,人的智力水平有高低之分,大部分为普通智力水平,智障儿童和超常儿童只占小部分。再者,当今人们生活富裕,家长对儿童的营养很是重视,对大脑发育奠定了基础。那么一个班级里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差不会很大。教师不应该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对“聪明”的学生喜欢,而对“笨拙”的学生厌倦。因为,智力可以按照后天的教育不断地开发出来,智力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当教师遇到“笨”学生时,应该多方面地考虑什么影响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不应该对学生有好恶之分。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潜在功能开发出来。
(三)对学生心理过程的理解
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就被认为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所以教育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十分必要的。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清楚学生是如何认知的,便能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学生能够轻松有效地学会知识;情感有积极的情感和消极的情感,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关注亦必不可少,若学生存在消极情感,教师要通过必要的方式了解学生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并能够为学生做好心理疏导;意志过程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教师要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为自己的学习各个方面设定目标,要能激励学生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奋斗。
教师除了对学生生长环境、智力、心理过程的理解外,还要能够接受学生的各种现状(接受并不等于满足)。若只理解而不接受,教师便不能以包容的态度、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
三、教师对学生理解与接受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一)知识
作为教师,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知识是理解的基础。教师要有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教师能清楚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比如要清楚影响学生注意力的众多因素,是心理方面的还是生理方面的,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调节。同时,社会学知识能让教师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作为教育者,必要具备充足的背景知识作为铺垫,足以在教育教学中得心应手。
(二)包容
学生是未成年人,在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都缺乏稳定性,对“对”与“错”的判断还不成熟,所以有时会有令老师“生气”、“不满”的行为。面对这样的情形,教师不能以完美主义者的姿态来看待学生,否则只会产生“生气”、“不满”的情绪,对问题的处理便失去理智,导致师生关系出现冲突。所以,教师要学会包容,在发现学生问题的同时,能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合理地处理,既不伤害学生,还能让学生认识到不足,激励学生奋进,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三)智慧
智慧自古就是中西方不断探讨的话题,什么是智慧?教师怎样做才能达到智慧的标准?熊川武老师将智慧定义为“人们合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才智,简单地说,它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体”。[5]那么教学智慧就是教师合理认识和解决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才智。教师要拥有教学智慧,一方面要有教学知识,另一方面要有教学能力。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备范梅南提出的“教学机智”,表现出教学的灵活性,教学思维的敏捷性。
另外,教学智慧具有创造性的特点。我们知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程师”就体现着创造,“灵魂”的塑造更需要创造性。教师不能按照个人想法来塑造“灵魂”,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无疑为教师工作的创造提出了要求。
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理解是前提,接受是关键,以形成师生之间的对话模式,建立平等友爱、合作创新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熊川武,江玲.教育理解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7.
[2]熊川武,江玲.教育理解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7.
[3]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1.
[4]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2.
[5]熊川武,江玲.教育理解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46.
[6]程广文,宋乃庆.论教学智慧[J].教育研究,2006,(9 ):31.
作者简介:张晓亮,男,1987年11月生,山西省襄汾县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教学论方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567353ca0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0.html